您的位置:首页 > 健康社区 > 轻松驿站 > 好文共赏 > 详细内容
--网站地图--
.
.
新媒体和我们的生活 编辑 增加 删除

http://www.100md.com   2001年6月25日 锦州女孩
    1999年11月5日,美国《科学》杂志主编鲁宾斯坦应清华大学国际传播中心邀请,在清华园作了题为《新媒体对我们这个星球和社会意味着什么?》的报告,并在现场配以电脑大屏幕演示。

    4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1995年的国庆节),我第一个参观的地方便是清华大学。当时来的目的是要寻找中国合作伙伴,怎样使中国有更多的科学家读到《科学》杂志。

    4年中大约有10次我来到中国,每次都留下愉快的印象,因为这常常使我想起我年轻的时候,那时美国有很多年轻人,非常热情,向往未来,现在的中国就是这样,热衷变革。

    今天我浅略地讲一讲新媒体对社会生活尤其是新闻工作带来的影响。主要讲三部分:一是新媒体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二是新媒体给《科学》杂志带来的变化;三是新媒体给新闻界带来的利与弊。

    今天演讲最大的挑战是如何使在座的年轻人相信这种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我们这种年龄的人能发现是成十倍增长的。为了说明网络给个人带来的影响,我想以一个中国青年的例子来说明。

    现在将时钟拨回3年前,那年由中国科协邀请,我8月份来中国。接待我的是一位小伙子,在送我去机场的路上,他问我:“你在中国的事情办得顺利吗?我听你和领导讲到internet,中国领导对internet很担心。”我说:“外国的领导也很担心,因为他们担心年轻人从上面找到制造炸弹的办法,还有一些男孩过早地去网上看女孩的照片。”小伙子于是问:“你能将这个网址告诉我吗?”(笑声)。

    时间推移到1997年。一天我去上班打开电脑,取出我的电子邮件,其中有一封信是这个小伙子写来的。他写道:“您好,我现在已经在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了6个月,我刚建立了一个站点……”这个年轻人在一年之风学会了做网站,网站上介绍名种他喜欢的国内外音乐,并和其他人展开讨论。

    再把时间推前1年,1998年,我又来到中国,依然是这个小伙子去接我,他对我说:“你猜我昨晚在网上看到了什么?”(屏幕连到相应站点)这就是他从网上看到的斯塔匀报告,调查我们的总统是否与一位年轻的女性有过性关系。我当时尴尬极了。这既是好事又是坏事。说是好事,国因为它让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到美国政府各种各样的事情;说是坏事,是因为这对于美国人来说已是浪费时间的事,现在让中国人也一块儿跟着浪费时间了。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认真的问题,在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中,3年前他对internet网、美国政府,甚至性(笑声)并不了解,但是3年后,他什么都知道了。

    我想用一些站点来说明这一变化对世界政治、人文、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屏幕连到美国中央情报局站点)现在要谈到一件令美国人比较尴尬的事。这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长向国会解释怎么会把中国驻南使馆给炸了。当然在座的很多人都不想念这是误炸。接着我们再看到的一个站点是丹麦和英国的一家报纸,说确实是故意炸的。在轰炸之前,我在网上和新华社的朋友讨论科索沃总是,通过这些讨论,我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采取这样的态度;轰炸后,我每天从朋友那儿收到很多电子邮件,表达愤怒和谴责。通过internet,大家可更近地交流,可以得到各个角度的观点,根据这些观点,形成你自己的看法。

    internet对科学的技术的改变大家可能比较了解,事实上它也对人文产生影响。我最喜欢的站点是一个网上虚拟博物馆,它收藏了几乎所以著名画家的作品,这在现实的博物馆来说是不可能的。我哪天上班如果心情不好佳,就去取一幅来放到我的电脑屏幕上,心情立刻就舒畅了。我再也不用去纽约、华盛顿等地的博物馆。而且你也可以教自己艺术史了。

    现在我们要看的是一个叫webmd的站点,即网络医生站点,提供健康信息。这样的站点投资较大,但很能赚钱,因为所有的人都愿意在这方面花钱,医药公司也愿意资助这样的站点。

    下一个站点是有关基因和疾病的,探讨这两都之间的关系。这个站点原本做出来是给科学家看的,但事实上其他人也感兴趣。15年前,美国政府开始了“基因组”项目,即把人类的整个基因图谱搞清楚。很多疾病是由于某种缺陷造成了,因此这个项目的意义在于搞清楚基因就能有效诊断治疗这些疾病。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每年《科学》杂志都有总结这个项目进展的专刊,过去每个专刊都会有一张列表,1996年时我们做了这个表的网站。这个网站主要面向科学家,其中包括老年疾呆症、乳腺癌、肥胖症等等及其有关的基因,后来我们发现,老百姓也光顾这个站点,找到相关信息后就拿去给自己的医生看,说:“《科学》杂志说这样,你怎么没告诉我?”并问:“这个信息对我来说应怎样看待?”

    下面我又要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通过从网上看到科学信息如何改变一些人的生活。1996年我们《科学》杂志商业部门的职员在一个刊物上发现了一篇短文,讨论为何这么多人共钱来看网上的信息。文中提到:有一天他和太太一起看NBC,有个报道说科学爱发现了一个办法,如何使声音通过耳机给小孩听,使那些听力有缺陷的小孩消除学习语言的障碍。当时他很兴奋,因为他有这么一个小孩。于是他给朋友们发E-mail,问他们是否知道哪位科学家发现这个方法,相应的论文在哪儿发表。他们都说不知道,说也许第二天的报纸会登出来,但事实上没有。于是他“Yahoo!”搜索,找到美国联社的站点有这么一篇简短的报道,这说篇文章登在一本他从未听说过的科学杂志上。虽然这篇文章充满了科学术语,他根本看不董,但地附有一段录音,可以给小孩试用,并有与该科学爱联系的方法。尽管他读不懂这篇文章,但还是花了700美元把它买下,并写文章说明为什么人们愿意花钱去浏览站上的东西。这个故事说明,通过这些网站,许多科学信息实际上对老百姓也是有用的,这样可以提高公众在这些方面的知识水平,也能帮助他们的医生提高水平。

    现在我们已经连上了有关基因图谱的站点,现在点周“老年痴呆症”。左边的信息主要提供给一般人,它告诉人们什么是老年痴呆症,还提到里根总统也患有这个病,网页底下有一些网络连接,包括到老年痴呆症协会的连接。其中有很多有关信息,帮助家里对患有老年痴呆症的病人进行护理。右边是专门给科学家提供的信息,哪些基因在序列上的变化可引起老年痴呆症,还有人脑的CT扫描图,政党的脑与患老年痴呆症的脑的比较等等。在这一站点上把各种各样现在已知的与疾病有关的基因都列出来了,而且以同样的方式公布出来,既提供给公众,也提供给科学家,这样的站点不用花很多钱就可以建成,但可以帮助整个公众提高健康意识和丰富知识。

    下面我离开健康这个话题,开始讲一讲《科学》。现在看一看我手里拿的两本杂志,左手是《科学》第一期,1880年出版;右手是上星期刚出的一期,即119年以后。杂志是由爱迪生和他的一些朋友办的,当他们有财政困难时,是贝尔救了它。

    在1880年-1995年这115年中,《科学》所做的都差不多:有一些科学新闻,有一些原始的论文,还有几篇科学评述文章,主要是为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介绍别的领域的进展。115年中,可以说做得很成功,但却做不到满足某个特定领域方面的需求,比如说提供更多的工程、生命科学或者建筑待方面的信息。因为如果每个领域信息都增加的话,这本杂志将会变得很厚,也就不会再有人订阅这个杂志了。

    现在的《科学》杂志做到了以前无法实现的事情。

    一个很小的进步就是把每篇文章的索引文献放到网上。现在你无需到图书馆去查这些文献,只要点击一下,就能联接到一个站点上找到这些文献的摘要。在我们杂志里比较新的如生命科学都能做到这点,物理类正在逐渐做到。

    为了显示变化有多大,我们现在回到8年前。1991年中国只有13份正版的《科学》杂志。可能那时中国还同有承认《伯尔尼版权公约》,这13份杂志在国内就被复制成百上千份,送到几千个订户手中。但是科学家们需要等多长时间才能读到一期《科学》呢?将这几份杂志寄回国内需要时间,复制也需要时间,后来中国政府禁止非法印制,这对于我们来说当然是好事,但对于中国的很多科学家来说却是个坏消息,因为他们就读不到《科学》杂志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现在已有600多个订户。但是要知道,日本有7000个订户,600与7000比起来是很少的数。订阅《科学》对于中国科学家来说很昂贵,而对于日本科学家却很便宜,中国科学家的钱比日本科学家少得多。

    但是现在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我们与中国自然科学基金会、中国科学院、教育部、科技部达成了协议:中国的科学家可以不订印刷版的《科学》杂志,而在网上读到全部内容。中国是全世界唯一可以这么做的国家。现在你们看到的就是《科学》的中文网页,上面有一些其他国家看不到的东西。在我看来,这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中国的科学家可以和世界任何其他国家的科学家一样及时地读到《科学》杂志。

    美国哥伦比亚新闻学院出的《新闻评论》杂志今年三四月份的一期中,有一个记者讲述了因特网如何改变了新闻工作者的采访和报道。1993年,当时万维网还不是这么普遍,旧金山有一个精神失常的人杀了8个人,这个记者想了解这个杀人狂的情况,于是在网上通过房产的记录找到他的地址,并由此找到他的邻居和同事,给他们发E-mail。后来这位记者由于这次成功的采访升任该报社墨西哥分社的主任。当上主任后他依然经常上网,在网上他又发现了美国政府将一种在本国已是非法的农药卖给墨西哥。

    美国现在流行一种掌上机,有一个小小的屏幕、一支笔和一个很小的键盘,可以用笔来点键盘,并可以和大的计算机连接、可以上网。这在美国非常流行。作为一个记者,你可以想象,如果他装备有这样的掌上机和一台数码相机,他就可以到世界各地去通过掌上机从网上得到各种信息,并用数码相机摄下照片送回总部,总部需要他做怎样的修改,他可以立刻做到,这样帮助他的人就少得多了,比如过去那些帮他做研究的、摄像的等等。

    以上我所说的是生成报道的过程在发生变化,而作为产物也在变化,这在我看来是件可怕的事。现在我们下载《新闻周刊》的网页。《新闻周刊》的一位记者写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关于世界上最有权的人。你们应该能猜到,即总统与一位年轻的女性在白宫发生性关系。这个报道他写好了,但编辑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他们认为这涉及个人隐私问题。你们知道最后怎么解决了吗?(台下人作答:把它挂到网上。)

    现在我告诉你是谁把它挂到网上的。这个人叫乔奇,住在华盛顿附近,专门搜集这种政治流言,然后放到网上。他听说《新闻周刊》有这么一个棘手的消息,于是把它搬上了网络。虽然如此,《新闻周刊》依然没打算要刊出这篇报道,但是一些广播电台的脱口秀节目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最糟的是那些报纸也开始报道,大报于是也不得不开始报道,各大电视台也开始上演,成为美国一个大丑闻。

    现在,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无论是成都也罢,西藏也罢,每个人都可以把信息放到网上,如果该信息的确有价值,就可以是慢慢地传播到很大的范围,最后成为轰动世界的消息,这很危险,但同时也很激动人心。

    这整个改变了印刷媒介的经济尺度,过去只有那些有经济实力的人才能买得起印刷机器,可以拥有印刷厂,可以印出东西,可以有一套管理系统,可以征到订户……这些人才可以在新闻界站住脚。但现在任何人只要建一个网站,就可以说很多东西。这种事情在各个领域发生,比如在好莱坞,过去需要上千万美元才能制作一部片子,但现在三个年轻人证明了用3000美元就可以制作一部影片。这三个年轻人没有钱雇演员,自己去演,没钱买道具,到树林里去拍出一部恐怖片,发出各种怪声,相机镜头四处晃动。现在美国有上千万的人在看这部电影。现在他们还要做一个费钱的事,即找发行商,由于这部电影在某个“节”上获了奖,发行商很感兴趣,于是发行到美国各大影院,赚了很多钱,这离不需要发行商而直接放到网上只有一步这遥了,当然这还需要带宽的加大。

    类似的变化在音乐行业也在发生。如今的一些年轻人已经不需要有专门的录音行来录制、发行。他们可以直接挂到网上,让所有人来听。

    有人的管这个叫住处交换的最大民主化的过程,这当然激动人心,但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在座的各位也就20多岁吧,我想讲一个我20多岁的时候的情况。当时我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读书,经常参加示威游行反对越战,因为我认为美国政府这一决策是错误的,而且我不想被送到越南去当炮灰,当时谁是我的支持者呢?其实是中国人。但是我们根本无法知道,我们对中国一点也不了解,直到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那天,我打开《纽约时报》,连篇累牍都是报道中国的历史、现状、中国的领导人等等。当时我问自己:他们早就拥有这些资料,为什么我今天才能看到?为什么在9月以前、一年以前不登出来呢?由于internet的出现,这个情况再不会重演,现在只要你想要得到你就可以得到各种信息。由于信息的不流通而导致的种族隔离、歧视或仇恨等,我希望可以通过信息的交流而消失。当然我也并非乐观,由于信息多,也有危险之处,比如小孩子可以从网上学会怎样制造炸弹。

    
 
*介绍给朋友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