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99938
看心病不丢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7日 北京青年报
     如今许多原来不把情绪问题当回事的人,已意识到自己有心理疾患,还产生了主动求助于心理医生的愿望。但不少人的认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对心理医生产生一些曲解,而使“心理淤积”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人们对心理咨询仍有一种神秘感。来咨询者都是左顾右盼,鼓足了勇气才走进诊室,在医生反复保证下,才肯倾吐愁苦;或是绕了很大圈子,才把真实的情况暴露出来。因为在许多人眼里,来咨询的人往往怕被他人认为患了精神病或是被当做怪人,去咨询就是有见不得人的隐私或思想道德品质方面有问题,表露出情感上的困苦是软弱无能的表现。因而不少人宁愿饱受精神上的痛苦折磨,而不愿去就诊。

    其实在人们眼里的心理障碍、“隐私”等,在医生看来往往就是大众较普遍的心理障碍和症结。医生不会取笑你,并为你保密。因而咨询者丢下包袱、充分信任医生是诊疗的关键所在。在心理学界常引用这样一则故事:一对西方男女青年约会,男方迟到了,当问及原因,自陈看心理医生耽搁了时间,女方不但不责怪,反而更欣赏他,因为一来表明他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二来他有向上的精神,有改变生命质量的强烈愿望,不愿混混沌沌虚度一生。在我国,同样的情形,女方则可能猜想男友是不是精神病人,会不会遗传,我还跟他谈下去吗等问题。不同的国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认知,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文/刘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