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期刊: 微信文章 在线书籍 资料下载 健康杂志 报刊选编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药学 学报 中国医学 卫生总论
保健: 新闻 评论 视点 常识 疾病 症状 养生 用药 护理 急救 健身 美容 两性 育儿 四季 读物 更多
中医: 常识 教材 思考 中药 医理 临床 针骨 民族 文化 著作 验方 图谱 食疗 药物 药业 药市 新药 搜索 英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呼吸内科 > 正文
编号:100530
美国科学家发现缺氧“感应器”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15日 医学空间

     据科技日报报道:在登山或者爬楼梯之后人的呼吸会变得急促,那么大脑是如何应对这种缺氧状况的呢?美国《科学》杂志报道说,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专家加斯顿先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机体缺氧时,血色素中的氧化氮会与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生成一种叫做SNO的物质,它能提醒大脑发出指令加快呼吸频率,同时帮助肺部血管扩张,增加血液的携氧量。

    据悉,加斯顿领导的研究小组首先在老鼠的血液中注入了一定量的SNO,结果发现,虽然老鼠体内的氧气含量很正常,但它们的呼吸却加剧了。为了证实SNO确实存在于血液中,研究人员们接着做了一个实验。他们从老鼠体内取出两种血液,一种含有携带着氧气的血色素分子,另一种血液内的血色素则不含氧气。由于SNO比蛋白质轻,研究人员便分别将两种血液中较重的成分分离出来,然后将比重较轻的血液注入老鼠脑干。结果显示,含有携氧血色素分子的血液对老鼠的呼吸毫无影响,而不含氧的血液却使老鼠呼吸强度加大。这表明血液输送完氧气后会产生SNO,而当氧气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即机体处于缺氧状态时,SNO就会对大脑发出信号。

    研究人员们表示,今后他们将进一步研究SNO在机体内的传输情况,并希望能开发出将SNO引导至脑部的药物。这对于出现呼吸异常新生儿以及目前只能依靠人工呼吸器的危急病人来说将是个福音。

    《科技日报》
    信息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文章版权属于原著作权人,若您认为此文不宜被收录供大家免费阅读,请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我们收到通知后,会立即将您的作品从本网站删除。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