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耳鼻喉科 > 咽喉疾病 > 喉疾病
编号:101487
中药贴敷天突穴治疗咽喉疾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31期
中药贴敷天突穴治疗咽喉疾病

     郑岩博

    咽喉疾病常以内治法为主,笔者用中药贴敷天突穴治疗此病,有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穴选药原理

    天突穴,居位正中且高,靠近咽喉,外邪易由此侵袭人体,而外敷使药物容易被吸收,而集中发挥作用,避免了内服药在体内分布分散,易被消化酶破坏和肝脏灭活的缺陷,从而使药物的有效利用升高。

    天突穴,隶属任脉。此处给药,可使药力沿任脉循行扩散,上可至鼻窍,下可至胸膈。此外,颈部乃人体“交通要道”,广泛与全身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发生联系。据《灵枢·经脉第十》可知,除手厥阴、足太阳经外,其他经脉循行过程中都分别或挟咽、或循喉、或入喉。天突穴给药,还可使药力通过皮部、络脉等渗灌他经,调节他经气血阴阳的平衡。

    就天突穴本身作用而言,《针灸大成》谓其“主面皮热,上气咳逆,咽肿咽冷,声破,喑不能言,胸中气梗梗”。一些药物通过对穴位的刺激作用,连同药物本身的偏性,产生双重的治疗作用,其中,穴位起引导作用,药物起主导作用,也就是说,药物利用自身的偏性来调节人体的阴阳失衡,而穴位,由于所属经脉的不同,联系脏腑的不同,针对经气的流注、邪气的留驻的部位,起着引导药物归向的重要作用。
, 百拇医药
    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有“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之语,主张遵循内治法的法则遣方用药。但笔者认为,外治法的药物是通过皮肤吸收的,由于皮肤的吸收功能是有限的,并且很多药物是无法透皮吸收的,这就要对用药进行筛选。所以,药物的配伍无论多么精当,如果不能透穴通经,则无视其效。笔者常以“香窜药”为首选,气香,性走,方能行窜,通经达关,同时,有走而不香的,有香而不走的,应酌情配合使用。

    药物制作及贴敷方法

    将药物研为极细粉,取适量固定在滤纸(1.5厘米×1.5厘米)与脱敏胶纸(2厘米×2厘米)之间。以生姜擦拭天突穴后粘贴。每贴敷72小时停24小时,贴敷天数视病情而定,一般在症状消失后继用3~7天。皮肤易过敏者及皮肤有破损者忌用。

    一、慢性咽喉炎
, 百拇医药
    慢性咽喉炎的患病人群广泛,目前,最多见的原因是用声过度、烟酒或粉尘等局部刺激。加之嗜食辛辣厚味、暴怒烦劳蕴生痰火而致。很多时候,患者舌、脉未见其异常,而只见局部症状,此者病情尚轻,未传经入脏,正气活跃,病邪局限。所以,局部辨证亦不容忽视。

    慢性咽喉炎以气阴两亏型居多,常伴有痰凝气滞,君药多以入肺、胃经为主,也即“咽为胃之系”、“喉属肺系”之义。

    就慢性咽喉炎的治疗而言,行气活血法,实为治标之法。气亏,要配膻中、气海等具有补气作用的穴位,以求其本,尚可得到如期效果。此外,行气活血可使局部血流量增多,血中津液便可渗出脉外以补其不足而达养阴增液的效果,局部组织得到滋养,从而促进损伤的修复。

    此外,也可以配伍温热药,温热药可引热外达,所谓“同气相求”;并防止寒凉药闭塞毛窍、凝滞脉络,利于其他药物入血络逐邪,并使损伤得以修复。

, 百拇医药     症状:喉中或痒或痛,甚则声音嘶哑,吭喀声频作。声带红肿,边缘增厚,咽部微红,喉底脉络扩张,有散在颗粒或连成片。口渴咽干,小便短少,常伴有颧红唇赤,头晕耳鸣,虚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则: 清热活血

    方药:天花粉6克、白僵蚕2克、薄荷冰4克、草红花2克、川芎2克、紫苏叶2克、冰片2克。

    方解:花粉清热滋阴,配红花、川芎入血逐邪,使脉络得通,阴液得充;白僵蚕、薄荷冰及冰片清热开窍;苏叶舒肝理肺。以姜汁做引,可行热,利于药力透达。配苏叶辛散之性可防止“冰伏”,并引热外行。

    二、声带小结、声带息肉

    症状:

    声嘶日久,喉中不适,常有清嗓动作。喉镜检查,有小结或息肉,常有黏痰附在上边。舌边尖有瘀点,苔白脉涩。
, 百拇医药
    治则: 行气活血、化痰开音

    方药:皂角5克、石菖蒲5克、守宫5克、三棱2克、莪术2克、穿山甲2克、血竭3克、威灵仙3克、冰片3克。

    方解:皂角、守宫、威灵仙化痰、散结。三棱、莪术、穿山甲、血竭活血化瘀。石菖蒲、冰片开音。

    三、咽部神经官能症

    症状:也即中医所说的梅核气。喉中如有痰状,咽喉如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大多伴有精神紧张、易怒。舌胖苔白或黄腻,脉弦。

    治则: 解郁化痰

    方药:儿茶5克、苍术3克、厚朴3克、川芎3克、青皮3克。

    治法同前,另可加几滴酒在药芯里,增强活血通脉之力,也可加快有效成分的溶出。
, 百拇医药
    方解:

    儿茶消痰生津,化湿而不燥,配厚朴行气化湿;青皮、川芎活血行气解郁;脾为生痰之源,苍术可入脾经化湿祛痰。如若咽喉干燥明显,可饮水解之。停药后,便可消失。

    四、咳嗽

    可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包括上感、慢性支气管炎、咽喉炎、肺炎等所引起的咳嗽。天突穴敷药,可直接降低气管黏膜的兴奋性、激惹性。选药应以虫类药为主,全蝎、蜈蚣有很好的散风解痉作用,随证加减变化。配穴,可选大杼、风门、肺俞、膻中、阿是穴、罗音区等。

    方药:全蝎3克、 蜈蚣2克、穿山甲2克、冰片2克、生姜汁(适量)。

    以上方为基础加减:热者,加五倍子6克、薄荷冰3克 、大黄5克;寒者,加细辛3克、干姜3克;燥者,加花粉5克、红花3克;痰多,加皂角5克。
, 百拇医药
    治则:解痉镇咳

    方解:全蝎、蜈蚣通络息风止痉;穿山甲活血通络,以利血气;生姜、冰片开窍。可配合神阙、第4胸椎下(上下取压痛点)、肺俞等穴位或敏感点贴敷。咳甚者可扩大敷药面积。

    五、急性扁桃腺炎

    适用于急性扁桃腺炎初期,相当于风热乳蛾,治以清热解毒法。烟酒过度、心火亢胜、风热感冒等造成咽部红肿疼痛可用此方治疗。

    症状:

    咽喉疼痛,喉核红肿,咳嗽吞咽时加剧,牵连咽部周围。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咳嗽。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则: 疏风清热、消肿利咽

    方药:六神丸3克、荆芥穗2克、生姜汁适量。
, 百拇医药
    方解:

    六神丸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配荆芥穗、生姜汁增强疏散之力。

    小结

    穴位贴敷治疗方法,给药持久,用药安全而方便。用药结合穴位本身的位置、解剖、主治、经属等特点,可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其中急性病症或药物透皮效果差时,可以采取扩大敷药面积的办法,甚至覆盖多个穴位,以此增加药物的吸收量。

    笔者还体会到以下用药原则也很重要:

    活血补阴在“津血同源”的理论和特点指导下,用行气活血法提高局部组织的血流量,间接补充津液。

    重视血络久病在血、在络。采用热药、辛味药、活血行气药的开、行、散的特点,辅助君药入血络逐邪,并利于修复损伤。

    行者为佳笔者常选用具有较好的透皮(行窜)能力的中药。如血肉有情之品、芳香开窍药、行气活血药。或在行窜能力差的药物中,配以行、开药为引。

    以天突穴为主的外敷药方法,还可以治疗诸如声带麻痹、气管炎、哮喘等相关疾病,和改善各种疾病造成的咽喉、气管、胸部不适的症状。在临床应用时,如果条件允许,与内治法结合效果更好。从而达到治本与治标结合、整体与局部结合,取得更完善的治疗效果。,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中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