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1548
平抑药价关键还在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7日 北京青年报
     药价虚高的问题被媒体“狂轰滥炸”之后,政府出面开始了大规模的药品招标采购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挤掉了药价中的水分。就在社会各界有点沾沾自喜的时候,本报披露的消息又让大家心凉了半截:药价虽然降了点,患者却没有得到实惠,相反,老百姓看病花钱更多了。根本原因是“以药养医”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医院各科室和个人收入与药品等销售收入挂钩,强化了多卖药,卖高价药的机制。

    药品招标采购当然是好事,也的确让一些医院的常用药的价格降了一点,但是,这并不能解决根本性的问题。药品招标让药厂与医院“面对面”,的确是建立了一种新的流通机制,解决了批发环节过多的问题,然而,医院内部的一些弊端仍然存在。

    我们应该看到,医院是药价虚高的中心环节。正是因为医院从药品中追求高额利润,医生从药品使用中获得灰色收入,这才刺激了医药市场的畸形发育。药厂的重复建设,药名的花样翻新,药价的不断攀高,都是因为医院环节出了问题。如果药品使用不再与医院的福利、医生的收入紧密挂钩,医药代表就没有用武之地,药品批发公司就只能关门大吉,而“高烧”的药价自然也就降温了。只要医院“以药养医”甚至“以药养医生”的弊端仍然存在,无论是多么美好的招标采购都无法给广大患者带来实惠。

    要解决医院的用药弊端,首先必须加快进行“医药分离”。各个方面都应该以大局为重,抛开利益本位,积极推动医药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只有把药价和医院利润的利益链彻底切断,药品暴利的整个“生态圈”才会崩溃。这个手术是关键的、急迫的,无论谁会因此感到“阵痛”,这个手术都非做不可。拖得越久,医疗体制的痼疾就会越发沉重,患者的不满就越发强烈,医院的作风和医生的职业道德也会蒙上阴影。

    除了加快医药分离的改革,卫生部门也应该对医生的执业资格进行更严厉的管理,凡是一再被患者投诉而又证据确凿的,应该取消处方权,甚至取消从业资格。审计部门应该加大对医院账务的审查,税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某些关键岗位的医务人员的个税缴纳监管,一旦发现触犯法律的问题,必须依法处理。

    不从根本上改革“以药养医”体制,不把药价降下去,不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一切工作就都是表面文章。

    本报评论员

    蔡方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