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输液器触目惊心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1月22日
据人民网报道,根据举报线索,江苏南部某些村庄,存在着非法生产、贩卖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的现象。有关部门从今年3月以来多次组织严打,但仍有大量假冒伪劣产品从那里被贩卖到全国各地。为了掌握真实情况,10月20号到11月15号,中央台《新闻纵横》记者装扮成采购人员,前往调查。25天的明察暗访中,记者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配合下,周旋于造假者产销链条内外的各种角色之间,记录下大量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第一篇:乔装暗访
10月20日,记者来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头桥镇的医疗器械批发市场。头桥镇口有一条笔直的五六百米的街道两边,批发销售医疗用品的小门市一个接着一个。一位知情者透露说,在江阴市和武进市的交界处是一个制假的中心,记者决定第二天去看一看。
10月21日,记者冒雨赶到四河口镇一个名叫野山州的村庄,发现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路上到处都有散落的一次性输液器的塑料配件。恰巧一个中年村妇抱着一大包输液器成品从一间房子起走出来,记者问她,你这输液器什么价钱?村妇回答说,她只是帮人干活,别的不知道。记者又紧跟着她进了另一户农家。看见这家屋里堆着几袋输液器成品,几个村民正在打牌。记者问,输液器卖不卖,他们抬头看了一眼没有理会。送我们来的司机透露说,现在没熟人介绍,老板们不敢和生人做生意。这时送我们来的司机突然说,他可以帮我们介绍一个老板。
, http://www.100md.com
10月21日下午,司机把我们带到江阴市月城镇河岸村一位姓姚的村民家里,记者在后院一间旧房子里见到了姚老板。姚老板看上去30多岁,中等身材,很瘦。后院的这间二三十平米的房子是他的一个生产车间,一台注塑机发出轰轰的响声。机器末端源源不断冒出一寸长短的塑料管,一看便知道那是一次性输液器的滴管。这个制造假冒输液器配件的旧房子,地面很潮湿,墙上积满灰尘,还有一团一团的霉斑。姚老板一边操纵着机器一边说,光是这个滴管他一天就能生产十几万个,装配成品输液器以后,价钱便宜,销路很好。仅东北的几个买主每个月就要从他这里买走输液器700多件,将近40万个。
过了一会儿,姚老板停下手中的活,把我们请到前院的房间,那里有几个年轻妇女正拿着箩筐象炒栗子一样筛选着又黑又脏的输液器滴管。我们上前摸了摸,粘乎乎的。姚老板说,他在这里只生产配件,因为执法部门最近抓得紧,组装成品的地方在100公里以外的一个苏北村庄。
姚老板做的假货价格非常低,新标准的一次性输液器3角4分一个,10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1角7分一个。而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分别在5角和3角钱以上。姚老板告诉记者可以放心地买他的产品,因为他能从某些正规厂家弄到增值税发票和三个配套的许可证。这三个证件包括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证、卫生许可证。
, 百拇医药
记者想在在姚老板这里订购一批货,看看他能拿到哪个厂家的发票和证件,以便进一步调查。生意基本谈成了,姚老板骑着摩托车独自去库存房拿样品。大约10分钟后,他拎着两包样品回来了。一包是仿冒江苏常州回春医疗器材厂的一次性输液器,另一包是仿冒常州医疗器材总厂的一次性注射器。记者离开河岸村的时候,让姚老板留下了家中电话,说回去商量一下订货的数量再和他联系。
姚老板通过什么办法从正规厂家弄来发票和许可证?背后是不是大有文章?是制假的神通广大?还是厂里有人里应外合?
10月22号,记者带着姚老板生产的输液器样品,前往常州市回春医疗器材厂。副厂长谢雪芳戴上花镜,仔细比较。结果是,这批产品的商标是假冒的。他说,有的假冒的跟我们的一模一样的,一般用户看不出,很难辨认的。记者问:以前有没有发现假冒你们厂产品的呢?副厂长说:有,多了。从80年代建厂以来,假冒产品给他们的损失不下1000万。虽然最近打假打得很厉害,市场上买不到假货了,但是他们的销售、生产却没有上来。
, 百拇医药
谢副厂长说,查假冒伪劣,工商所应该是职能部门。可他们的执法人员跟制假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所以猖獗、越做越大跟这有关系。上面一来人要打假,他们就给制假者通风报信。我们企业还不知道打假,那些制假者早已知道了,早就转移了。抓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就又通过其他方式还给制假者。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打假的”给“造假的”通风报信,这种听起来极为荒唐的事情,却让我们大吃一惊。是地方保护?还是个人的权钱交易?
10月22日,记者采访江苏省药品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他说制假者十分精明,很难抓到。一个个造假窝点也使执法感到人力不够,掌握线索后前去执法,那里已是人去楼空,根本找不到了。没有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的配合,难度太大了!
假冒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出现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国家早在80年代就对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作了严格规定。到现在,假冒伪劣一次性医疗器械还在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不知道有关监管部门和他们的上级什么时候才能消灭那些10多年来的打假困挠他们的理由?
, 百拇医药
11月6日,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再次与那个姚老板联系,商定11月9日交易一批货。国家药品监督局派员与记者一道前往江阴,准备在交易中当场查扣姚老板等一干违法人员。
第二篇:地下交易
11月8号晚上,江苏省常州市。记者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员一行4人,匆匆下了飞机,在一家并不显眼的宾馆里住下。
11月9日清晨,记者来到月城镇河岸村。姚老板的母亲早已等在村口,她把我们接到一间陌生的房子里。从姚老板母亲的口中得知,她有三个儿子,如今都在做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家里的耕地早就不种了。在三个兄弟中,老三抓生产,老二抓销售,老大抓全面,负责一切事务。和记者谈生意的就是老大,名叫姚国英。
说话间,姚国英――姚老板骑着摩托车到了。据他说,这几天村里人都在割稻子,做输液器人手不够,我们要的10万只输液器没有备齐。不过,他从另外一个人那里调了一百箱也就是5万只输液器。如果我们要的话,价钱要加一点。至于注射器,他手头倒是有一批现成的货。他向记者保证可以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拿到“三证”。
, 百拇医药
商量好价钱和数量等一些细节,姚老板突然问我们的地址和电话。我们赶紧找别的话题支开了。但姚老板似乎开始有些怀疑,说话变得很谨慎了。我们说当天就要取货。姚老板看了我们一眼,然后说,货要拉到消毒站消毒,明天凌晨3点来取。
10日凌晨,打电话给姚老板,他又说货还没到。可上午9点,记者再次来到姚老板的家,故意将包里的现金让姚老板看了看。姚老板突然显得很热情。他说,货还在消毒站,还要再等等。我们一边装做很着急,一边和姚老板闲聊,想套出更多的线索。原来,他生产的是早已禁止使用的旧式输液器,却在东北销路很好。哈尔滨、沈阳,江苏常州等地的很多正规厂家也从他这里购买价格低廉的输液器配件。最后我们约定交货时间:12日凌晨3点。
12日凌晨3点,姚老板让记者中午去提货。12日10点半,记者来到姚老板的家。我们将事先准备好的19700元钱货款付给他,又给他2000元钱当做第二批货的订金。这时姚老板才笑逐颜开,和我们一起坐上货车去金坛市提货。
, 百拇医药
两个多小时后,车竟然开进了一家国家颁发许可证的正规厂家――金坛市金城输液器厂。厂长荆福生早已等在那里。一百箱货从厂里库房取出来顺利装上了车,这个厂还提供了正式的三证和发票。正当记者上车要走的候,荆福生厂长把我们拉到旁边,悄悄地说,以后可以直接和他联系,发货既便宜又安全。
交易完成,证据到手。国家药监局和江苏省有关部门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整装待发,一场打假行动将在13日凌晨展开。
第三篇:姚老板跑了
本以为行动可以顺利开始,没有想到,几家坐到一块,连行动计划的确定都那么费周折。从12号晚上10点多到13号凌晨,行动小组中各方面对行动计划意见不一。省药监局的人说,行动涉及到抓人,应该由公安厅的人统一指挥;省公安厅的人说,他们主要是配合打假,行动应该由于省药监局牵头。后来有人提出让国家药监局的人做总指挥,可国家药监局的人也为难,这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个指挥法?最后又有人说,让记者在现场统一指挥,记者顿时很尴尬。虽然我们对姚老板和制假窝点的情况比较熟,但采访归采访,执法归执法,这根本就是两个不相关的职权和责任。
, 百拇医药
地方执法部门的互相推诿的确令人不解。最后好不容易确定了行动计划:由省公安厅治安处的一位副处长指挥,直扑制假窝点,先抓姚老板,然后查封假货和制假工具。
11月13日凌晨4点20分,刚刚统一了意见的打假行动小组的车队从南京前往无锡地区江阴市。车开到无锡地段,无锡市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接到通知,派人参与行动。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开往月城镇河岸村——姚老板的家。
为避免“打草惊蛇”,行动小组分成两批,第一批由记者带领先进村,确定目标,第二批执法人员后进村,进行查处。于是记者等一行七八个人乘坐两辆轿车先进了村。指认了姚老板的家和制假窝点后,电话联系后面的执法小组。可左等右等,过了一个多小时,由无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才出现。查处终于在上午10点开始了。
在姚老板的制假窝点,查出了一批假冒输液器和制假的机器。但姚国英——姚老板却没抓到。有人悄悄告诉记者,就在第二批执法人员进村的时候,姚老板已经跑了。
, 百拇医药
江苏省药监局稽查处一位负责人说,这位姚国英——姚老板制造的假货,仿冒正规厂家的包装和样式,一般很难辨认。
记者问:你们以前查的时候有没有这么严重的情况?成品、半成品就这么散放着,这好像有点不掩人耳目的感觉了。无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人说,月城镇这一带的制假窝点,他们以前打过多次,但这回一看,还是整治以前的样子。
在执法人员进行查处的时候,记者发现,姚老板所在的河岸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拉着380伏电压的工业动力线。很多村民家的房子上了锁,门前用稻子堵着。而记者在前一天还看到这些门大敞四开,人出人进。有人说,这些用稻子堵住的门里,都是制造假冒伪劣一次性输液器的小型工厂,但执法人员仅仅查了姚老板的家,村里其他人家连进都没有进。
经过一天的查处,执法人员在姚老板的制假窝点共查获假冒伪劣一次性输液7.8万套,查获制假设备35台。而造假的姚氏三兄弟一个都没有抓住。本来,姚老板的三弟,已被公安人员抓住,可奇怪的是,没过一会儿这位姚家老三却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这次打假行动给我的感觉是:有点乱。如果当地的公安部门行动再迅速一点,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态度再坚决一点,当地的药监部门再负责任一点,姚老板恐怕插翅难逃。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本已经抓获的姚老板的弟弟又在执法人员的眼皮底下逃脱了,使接下来的查处工作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之中。
但是,始终跟随记者采访的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姚老板留下的蛛丝马迹,开始了艰苦的追查., http://www.100md.com
第一篇:乔装暗访
10月20日,记者来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县头桥镇的医疗器械批发市场。头桥镇口有一条笔直的五六百米的街道两边,批发销售医疗用品的小门市一个接着一个。一位知情者透露说,在江阴市和武进市的交界处是一个制假的中心,记者决定第二天去看一看。
10月21日,记者冒雨赶到四河口镇一个名叫野山州的村庄,发现村民房前屋后的小路上到处都有散落的一次性输液器的塑料配件。恰巧一个中年村妇抱着一大包输液器成品从一间房子起走出来,记者问她,你这输液器什么价钱?村妇回答说,她只是帮人干活,别的不知道。记者又紧跟着她进了另一户农家。看见这家屋里堆着几袋输液器成品,几个村民正在打牌。记者问,输液器卖不卖,他们抬头看了一眼没有理会。送我们来的司机透露说,现在没熟人介绍,老板们不敢和生人做生意。这时送我们来的司机突然说,他可以帮我们介绍一个老板。
, http://www.100md.com
10月21日下午,司机把我们带到江阴市月城镇河岸村一位姓姚的村民家里,记者在后院一间旧房子里见到了姚老板。姚老板看上去30多岁,中等身材,很瘦。后院的这间二三十平米的房子是他的一个生产车间,一台注塑机发出轰轰的响声。机器末端源源不断冒出一寸长短的塑料管,一看便知道那是一次性输液器的滴管。这个制造假冒输液器配件的旧房子,地面很潮湿,墙上积满灰尘,还有一团一团的霉斑。姚老板一边操纵着机器一边说,光是这个滴管他一天就能生产十几万个,装配成品输液器以后,价钱便宜,销路很好。仅东北的几个买主每个月就要从他这里买走输液器700多件,将近40万个。
过了一会儿,姚老板停下手中的活,把我们请到前院的房间,那里有几个年轻妇女正拿着箩筐象炒栗子一样筛选着又黑又脏的输液器滴管。我们上前摸了摸,粘乎乎的。姚老板说,他在这里只生产配件,因为执法部门最近抓得紧,组装成品的地方在100公里以外的一个苏北村庄。
姚老板做的假货价格非常低,新标准的一次性输液器3角4分一个,10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1角7分一个。而正规生产厂家的产品分别在5角和3角钱以上。姚老板告诉记者可以放心地买他的产品,因为他能从某些正规厂家弄到增值税发票和三个配套的许可证。这三个证件包括生产许可证、市场准入证、卫生许可证。
, 百拇医药
记者想在在姚老板这里订购一批货,看看他能拿到哪个厂家的发票和证件,以便进一步调查。生意基本谈成了,姚老板骑着摩托车独自去库存房拿样品。大约10分钟后,他拎着两包样品回来了。一包是仿冒江苏常州回春医疗器材厂的一次性输液器,另一包是仿冒常州医疗器材总厂的一次性注射器。记者离开河岸村的时候,让姚老板留下了家中电话,说回去商量一下订货的数量再和他联系。
姚老板通过什么办法从正规厂家弄来发票和许可证?背后是不是大有文章?是制假的神通广大?还是厂里有人里应外合?
10月22号,记者带着姚老板生产的输液器样品,前往常州市回春医疗器材厂。副厂长谢雪芳戴上花镜,仔细比较。结果是,这批产品的商标是假冒的。他说,有的假冒的跟我们的一模一样的,一般用户看不出,很难辨认的。记者问:以前有没有发现假冒你们厂产品的呢?副厂长说:有,多了。从80年代建厂以来,假冒产品给他们的损失不下1000万。虽然最近打假打得很厉害,市场上买不到假货了,但是他们的销售、生产却没有上来。
, 百拇医药
谢副厂长说,查假冒伪劣,工商所应该是职能部门。可他们的执法人员跟制假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之所以猖獗、越做越大跟这有关系。上面一来人要打假,他们就给制假者通风报信。我们企业还不知道打假,那些制假者早已知道了,早就转移了。抓到了假冒伪劣产品,就又通过其他方式还给制假者。这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
“打假的”给“造假的”通风报信,这种听起来极为荒唐的事情,却让我们大吃一惊。是地方保护?还是个人的权钱交易?
10月22日,记者采访江苏省药品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他说制假者十分精明,很难抓到。一个个造假窝点也使执法感到人力不够,掌握线索后前去执法,那里已是人去楼空,根本找不到了。没有地方政府和公安部门的配合,难度太大了!
假冒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出现已经有10多年历史了,国家早在80年代就对这类产品的生产销售作了严格规定。到现在,假冒伪劣一次性医疗器械还在侵害消费者的健康,不知道有关监管部门和他们的上级什么时候才能消灭那些10多年来的打假困挠他们的理由?
, 百拇医药
11月6日,记者以购买者的身份再次与那个姚老板联系,商定11月9日交易一批货。国家药品监督局派员与记者一道前往江阴,准备在交易中当场查扣姚老板等一干违法人员。
第二篇:地下交易
11月8号晚上,江苏省常州市。记者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官员一行4人,匆匆下了飞机,在一家并不显眼的宾馆里住下。
11月9日清晨,记者来到月城镇河岸村。姚老板的母亲早已等在村口,她把我们接到一间陌生的房子里。从姚老板母亲的口中得知,她有三个儿子,如今都在做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家里的耕地早就不种了。在三个兄弟中,老三抓生产,老二抓销售,老大抓全面,负责一切事务。和记者谈生意的就是老大,名叫姚国英。
说话间,姚国英――姚老板骑着摩托车到了。据他说,这几天村里人都在割稻子,做输液器人手不够,我们要的10万只输液器没有备齐。不过,他从另外一个人那里调了一百箱也就是5万只输液器。如果我们要的话,价钱要加一点。至于注射器,他手头倒是有一批现成的货。他向记者保证可以开出增值税发票并拿到“三证”。
, 百拇医药
商量好价钱和数量等一些细节,姚老板突然问我们的地址和电话。我们赶紧找别的话题支开了。但姚老板似乎开始有些怀疑,说话变得很谨慎了。我们说当天就要取货。姚老板看了我们一眼,然后说,货要拉到消毒站消毒,明天凌晨3点来取。
10日凌晨,打电话给姚老板,他又说货还没到。可上午9点,记者再次来到姚老板的家,故意将包里的现金让姚老板看了看。姚老板突然显得很热情。他说,货还在消毒站,还要再等等。我们一边装做很着急,一边和姚老板闲聊,想套出更多的线索。原来,他生产的是早已禁止使用的旧式输液器,却在东北销路很好。哈尔滨、沈阳,江苏常州等地的很多正规厂家也从他这里购买价格低廉的输液器配件。最后我们约定交货时间:12日凌晨3点。
12日凌晨3点,姚老板让记者中午去提货。12日10点半,记者来到姚老板的家。我们将事先准备好的19700元钱货款付给他,又给他2000元钱当做第二批货的订金。这时姚老板才笑逐颜开,和我们一起坐上货车去金坛市提货。
, 百拇医药
两个多小时后,车竟然开进了一家国家颁发许可证的正规厂家――金坛市金城输液器厂。厂长荆福生早已等在那里。一百箱货从厂里库房取出来顺利装上了车,这个厂还提供了正式的三证和发票。正当记者上车要走的候,荆福生厂长把我们拉到旁边,悄悄地说,以后可以直接和他联系,发货既便宜又安全。
交易完成,证据到手。国家药监局和江苏省有关部门组成的特别行动小组整装待发,一场打假行动将在13日凌晨展开。
第三篇:姚老板跑了
本以为行动可以顺利开始,没有想到,几家坐到一块,连行动计划的确定都那么费周折。从12号晚上10点多到13号凌晨,行动小组中各方面对行动计划意见不一。省药监局的人说,行动涉及到抓人,应该由公安厅的人统一指挥;省公安厅的人说,他们主要是配合打假,行动应该由于省药监局牵头。后来有人提出让国家药监局的人做总指挥,可国家药监局的人也为难,这人生地不熟的怎么个指挥法?最后又有人说,让记者在现场统一指挥,记者顿时很尴尬。虽然我们对姚老板和制假窝点的情况比较熟,但采访归采访,执法归执法,这根本就是两个不相关的职权和责任。
, 百拇医药
地方执法部门的互相推诿的确令人不解。最后好不容易确定了行动计划:由省公安厅治安处的一位副处长指挥,直扑制假窝点,先抓姚老板,然后查封假货和制假工具。
11月13日凌晨4点20分,刚刚统一了意见的打假行动小组的车队从南京前往无锡地区江阴市。车开到无锡地段,无锡市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接到通知,派人参与行动。十几辆车浩浩荡荡开往月城镇河岸村——姚老板的家。
为避免“打草惊蛇”,行动小组分成两批,第一批由记者带领先进村,确定目标,第二批执法人员后进村,进行查处。于是记者等一行七八个人乘坐两辆轿车先进了村。指认了姚老板的家和制假窝点后,电话联系后面的执法小组。可左等右等,过了一个多小时,由无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医药管理局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才出现。查处终于在上午10点开始了。
在姚老板的制假窝点,查出了一批假冒输液器和制假的机器。但姚国英——姚老板却没抓到。有人悄悄告诉记者,就在第二批执法人员进村的时候,姚老板已经跑了。
, 百拇医药
江苏省药监局稽查处一位负责人说,这位姚国英——姚老板制造的假货,仿冒正规厂家的包装和样式,一般很难辨认。
记者问:你们以前查的时候有没有这么严重的情况?成品、半成品就这么散放着,这好像有点不掩人耳目的感觉了。无锡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负责人说,月城镇这一带的制假窝点,他们以前打过多次,但这回一看,还是整治以前的样子。
在执法人员进行查处的时候,记者发现,姚老板所在的河岸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拉着380伏电压的工业动力线。很多村民家的房子上了锁,门前用稻子堵着。而记者在前一天还看到这些门大敞四开,人出人进。有人说,这些用稻子堵住的门里,都是制造假冒伪劣一次性输液器的小型工厂,但执法人员仅仅查了姚老板的家,村里其他人家连进都没有进。
经过一天的查处,执法人员在姚老板的制假窝点共查获假冒伪劣一次性输液7.8万套,查获制假设备35台。而造假的姚氏三兄弟一个都没有抓住。本来,姚老板的三弟,已被公安人员抓住,可奇怪的是,没过一会儿这位姚家老三却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这次打假行动给我的感觉是:有点乱。如果当地的公安部门行动再迅速一点,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态度再坚决一点,当地的药监部门再负责任一点,姚老板恐怕插翅难逃。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本已经抓获的姚老板的弟弟又在执法人员的眼皮底下逃脱了,使接下来的查处工作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之中。
但是,始终跟随记者采访的国家药监局有关负责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凭借姚老板留下的蛛丝马迹,开始了艰苦的追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