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焦点透视
编号:106171
医院收到匿名信 声称低价购药品
http://www.100md.com 2000年12月12日 金羊网
     记者廖怀凌、实习生李杏华报道:9日下午,有读者报料:有人向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出多封匿名信,表示要收购片剂、针剂、进口药品共98种,动机可疑。记者接报后马上展开调查。

    据反映,中山一院几十名专家、教授9日收到同样规格的信件,上面详细列出98种药品的名称,表示要以现金回收,还留下了传呼机号码。这些药品中六成以上是抗菌素,市面售价从10多元到上千元不等。

    记者按信件上的传呼号与一名自称黄先生的男子取得联系。据他称,他是从医院的《专家榜》上得知各医生的详细资料的。

    见面后,记者以医生的口吻问:“你要的这些药都不便宜呀,比如罗氏芬(一种抗菌素针剂),我们医院要卖160元一支,你给什么价钱?” “黄先生”说:“60块行不行?” “那我岂不是亏了?”记者糊涂了。 “你自费买当然亏,要用公费医疗证去开才能赚。”黄先生道破玄机。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黄先生的收购价是医院售价的3—5成。零售价13.5元的“百忧解”,回收价是5元;零售价35.7元的“惠加强”,回收价是10元;扣除公费医疗的自负药费部分,还是可以赚钱的。这无疑是挖公费医疗的墙角!

    黄先生教记者“要和病人合作,多开药拿来卖”,或者扣减住院病人的药品再转卖。至于收购药品的去处,他说是转手卖给一些个体医疗诊所,后者大多从事性病的治疗,由于规模较小不可能到正规的医药公司批发药品。

    记者又问:“我还有一些过期的药和前一段时间禁用的含PPA的感冒药康泰克和康得,你要不要?”

    黄先生说:“没关系呀,换个包装就可以用了。”

    听到这,记者不寒而栗。

    据中山一院介绍,接到匿名信后,没有一个医生买黄先生的账。,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