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味剂:安全与否全凭合理使用
我们每天都要吃到甜味食品,有些食品中添加的人工合成甜味剂是否安全?近日,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JECFA)、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有关专家,就人工合成甜味剂的安全与健康问题进行了研讨,他们得出的一致结论是:只要按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甜味剂,就不会对健康造成损害。
使用甜味剂是生产工艺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研究员陈君石教授介绍,因为合成甜味剂甜度高、热量低(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阿斯巴甜是蔗糖的200倍,甜蜜素是蔗糖的30倍,安赛蜜是蔗糖的200倍,三氯蔗糖是蔗糖的600倍;每克蔗糖产4千卡热量,而合成甜味剂的热量几乎为零),因此它被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工艺中。首先,它满足了一些消费者对低热量食品或饮料的需求;其次,它还被用于糖尿病病人的膳食中(吃糖并不会导致糖尿病,但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分的摄取)。还有一些特殊的食品,比如制作话梅也必须使用合成甜味剂,因为话梅本身酸度很高,如果添加蔗糖的话,使用数量将十分可观,而且会使话梅的体积异常膨大。
, http://www.100md.com
为了保证甜味剂的使用安全,国际、国内都制定了严格标准
成立已40多年的JECFA是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权威机构。据陈君石教授介绍,该委员会的专家要对所有的甜味剂进行毒性试验(包括急性、亚慢性、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慢性毒性)、代谢途径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ADI值(每人每天每公斤使用毫克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定ADI值时已将人种、性别、年龄等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因此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们常见的人工甜味剂的ADI值分别是:糖精0—5(每人每天使用量不能超过5毫克),阿斯巴甜0—40,甜蜜素0—11,安赛蜜0—15,三氯蔗糖0—15,阿里甜0—1。一般来讲,ADI值越高安全性越好,但也不尽然,像阿里甜,它的甜度过强(是蔗糖的2000倍),ADI值也不可能很高。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标准室主任张志强先生介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参照国际标准,明确规定了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如对糖精的规定是:可在酱菜类、复合调味料、蜜饯、配制酒、冷饮、糕点、面包中使用,但使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在每公斤食品0.15克以下。婴幼儿食品不得使用糖精。果酒、露酒、黄酒、啤酒、白酒和肉类、水产类、水果蔬菜类罐头中也禁止使用糖精。
, 百拇医药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时下被广泛看好的高强度天然甜味剂甜菊糖是惟一没有国际标准的甜味剂,陈君石教授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说,虽然甜菊糖是天然的,但由于它的纯度不高,还有一些杂质无法分析成分,因此,到目前它还没有明确的ADI值。
消费者应尽量选择使用品质优良甜味剂的产品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合成甜味剂中的阿斯巴甜(又称甜味素)作了很高的评价。陈君石教授介绍说,阿斯巴甜是由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蛋白质成分组成,我们日常所吃的所有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都存在这两种氨基酸。它经人体正常代谢途径代谢。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了阿斯巴甜,我国卫生部门于1986年批准使用阿斯巴甜,目前,它已被广泛用于除罐头食品之外的各类食品中。它是所有甜味剂中惟一没有规定生产使用量的甜味剂。据大量研究表明,阿斯巴甜不仅适合儿童使用(不会造成龋齿),孕妇合理使用也是安全的。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因此对苯丙氨酸代谢有障碍的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
, 百拇医药
专家指出,人工合成甜味剂本身无所谓有害或无害,关键在于合理使用。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针对目前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
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混合使用中消协在对全国121种碳酸饮料含人工合成添加剂的比较实验测试结果中发现,在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饮料中,多数使用两种以上的甜味剂,每种使用量都不超标,有的饮料多种甜味剂的分别用量都与国家规定的最大剂量非常接近。如国家标准对甜蜜素的使用含量要求小于等于650mg/kg,对糖精的使用含量要求小于等于150mg/kg,而某种饮料的使用量达到甜蜜素643.79mg/kg,糖精钠136.6mg/kg。这样一来,在单项甜味剂使用量不超标的情况下,甜味剂总量增加了许多,既降低了成本,又钻了法规的空子。
用“蛋白糖”的美名掩盖使用廉价甜味剂的真相
复配“蛋白糖”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混合型甜味剂,实际上与蛋白毫无关系。一些生产企业看到用这个名称可以吸引消费者,遂以少量蔗糖掺入大量的糖精、甜蜜素等低价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合成所谓的“蛋白糖”,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据前一阶段某权威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11种蛋白糖的抽测结果显示,这些蛋白糖无一例外都是以少量蔗糖添加糖精、甜蜜素等低价的甜味剂组成。
, 百拇医药
糖精使用泛滥据统计,我国糖精的消费量占世界首位。中国人每消耗100份含有甜味的食品,糖精的“贡献”就占到其中的60%。许多本该使用蔗糖的食品使用了价格低廉的糖精(两公斤左右糖精的甜度相当于一吨蔗糖的甜度,而价格仅为几十元),一些地方中小厂家生产的食品使用糖精时屡屡超标。据专家介绍,消费者如果短期内大量食用糖精,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性大出血,甚至造成脑、心、肺、肾脏等部位严重受损。
使用甜味剂不在食品标签中标注我国是糖精消费大国,可奇怪的是,市场上很少有食品标明使用了糖精作为甜味剂。有调查表明,市场有23.47%的饮料在生产中使用了糖精,但却未在标签中标明。有的则“挂羊头卖狗肉”,打着蔗糖的旗号却私下里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重新修订的《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配料表中的甜味剂必须标明具体名称,如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甜味素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等,消费者对此要多加留心。, 百拇医药
使用甜味剂是生产工艺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营养与食品研究所研究员陈君石教授介绍,因为合成甜味剂甜度高、热量低(糖精的甜度是蔗糖的300倍,阿斯巴甜是蔗糖的200倍,甜蜜素是蔗糖的30倍,安赛蜜是蔗糖的200倍,三氯蔗糖是蔗糖的600倍;每克蔗糖产4千卡热量,而合成甜味剂的热量几乎为零),因此它被广泛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工艺中。首先,它满足了一些消费者对低热量食品或饮料的需求;其次,它还被用于糖尿病病人的膳食中(吃糖并不会导致糖尿病,但糖尿病患者要控制糖分的摄取)。还有一些特殊的食品,比如制作话梅也必须使用合成甜味剂,因为话梅本身酸度很高,如果添加蔗糖的话,使用数量将十分可观,而且会使话梅的体积异常膨大。
, http://www.100md.com
为了保证甜味剂的使用安全,国际、国内都制定了严格标准
成立已40多年的JECFA是国际上对食品添加剂安全性评价的最高权威机构。据陈君石教授介绍,该委员会的专家要对所有的甜味剂进行毒性试验(包括急性、亚慢性、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慢性毒性)、代谢途径和代谢动力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ADI值(每人每天每公斤使用毫克量)。值得一提的是,在制定ADI值时已将人种、性别、年龄等各种因素考虑进去,因此它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我们常见的人工甜味剂的ADI值分别是:糖精0—5(每人每天使用量不能超过5毫克),阿斯巴甜0—40,甜蜜素0—11,安赛蜜0—15,三氯蔗糖0—15,阿里甜0—1。一般来讲,ADI值越高安全性越好,但也不尽然,像阿里甜,它的甜度过强(是蔗糖的2000倍),ADI值也不可能很高。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标准室主任张志强先生介绍,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参照国际标准,明确规定了我国允许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如对糖精的规定是:可在酱菜类、复合调味料、蜜饯、配制酒、冷饮、糕点、面包中使用,但使用量必须严格控制在每公斤食品0.15克以下。婴幼儿食品不得使用糖精。果酒、露酒、黄酒、啤酒、白酒和肉类、水产类、水果蔬菜类罐头中也禁止使用糖精。
, 百拇医药
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时下被广泛看好的高强度天然甜味剂甜菊糖是惟一没有国际标准的甜味剂,陈君石教授在解释其中的原因时说,虽然甜菊糖是天然的,但由于它的纯度不高,还有一些杂质无法分析成分,因此,到目前它还没有明确的ADI值。
消费者应尽量选择使用品质优良甜味剂的产品
研讨会上,专家们对合成甜味剂中的阿斯巴甜(又称甜味素)作了很高的评价。陈君石教授介绍说,阿斯巴甜是由天门冬氨酸和苯丙氨酸两种蛋白质成分组成,我们日常所吃的所有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都存在这两种氨基酸。它经人体正常代谢途径代谢。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批准使用了阿斯巴甜,我国卫生部门于1986年批准使用阿斯巴甜,目前,它已被广泛用于除罐头食品之外的各类食品中。它是所有甜味剂中惟一没有规定生产使用量的甜味剂。据大量研究表明,阿斯巴甜不仅适合儿童使用(不会造成龋齿),孕妇合理使用也是安全的。值得消费者注意的是,阿斯巴甜含有苯丙氨酸,因此对苯丙氨酸代谢有障碍的苯丙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
, 百拇医药
专家指出,人工合成甜味剂本身无所谓有害或无害,关键在于合理使用。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针对目前人工合成甜味剂使用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向消费者发出消费提示:
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混合使用中消协在对全国121种碳酸饮料含人工合成添加剂的比较实验测试结果中发现,在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的饮料中,多数使用两种以上的甜味剂,每种使用量都不超标,有的饮料多种甜味剂的分别用量都与国家规定的最大剂量非常接近。如国家标准对甜蜜素的使用含量要求小于等于650mg/kg,对糖精的使用含量要求小于等于150mg/kg,而某种饮料的使用量达到甜蜜素643.79mg/kg,糖精钠136.6mg/kg。这样一来,在单项甜味剂使用量不超标的情况下,甜味剂总量增加了许多,既降低了成本,又钻了法规的空子。
用“蛋白糖”的美名掩盖使用廉价甜味剂的真相
复配“蛋白糖”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混合型甜味剂,实际上与蛋白毫无关系。一些生产企业看到用这个名称可以吸引消费者,遂以少量蔗糖掺入大量的糖精、甜蜜素等低价的人工合成甜味剂,合成所谓的“蛋白糖”,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据前一阶段某权威机构对市场上销售的11种蛋白糖的抽测结果显示,这些蛋白糖无一例外都是以少量蔗糖添加糖精、甜蜜素等低价的甜味剂组成。
, 百拇医药
糖精使用泛滥据统计,我国糖精的消费量占世界首位。中国人每消耗100份含有甜味的食品,糖精的“贡献”就占到其中的60%。许多本该使用蔗糖的食品使用了价格低廉的糖精(两公斤左右糖精的甜度相当于一吨蔗糖的甜度,而价格仅为几十元),一些地方中小厂家生产的食品使用糖精时屡屡超标。据专家介绍,消费者如果短期内大量食用糖精,会导致血小板减少性大出血,甚至造成脑、心、肺、肾脏等部位严重受损。
使用甜味剂不在食品标签中标注我国是糖精消费大国,可奇怪的是,市场上很少有食品标明使用了糖精作为甜味剂。有调查表明,市场有23.47%的饮料在生产中使用了糖精,但却未在标签中标明。有的则“挂羊头卖狗肉”,打着蔗糖的旗号却私下里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在重新修订的《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明确规定,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所有预包装食品标签,配料表中的甜味剂必须标明具体名称,如糖精钠、甜蜜素、安赛蜜、甜味素或阿斯巴甜(含苯丙氨酸)等,消费者对此要多加留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