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1053
生理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第一单元 细胞的基本功能

    1、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转运形式:

    单纯扩散:高浓度侧→低浓度侧 脂溶性物质O2 CO2

    易化扩散:借助膜上特殊蛋白质,高浓度侧→低浓度侧,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

    载体介导:结构特异性;Glycose,

    饱和现象;氨基酸

    竞争性抑制现象

    通道介导:特异性较载体蛋白差些; Na+、K+、Cl-、Ca2+离子

    功能状态可以迅速改变,开放;失活、关闭

    有专一阻断剂:可豚毒阻断Na+通道;四乙基铵阻断K+通道。

    主动转运:低浓度侧→高浓度侧

    消耗能量(ATP)

    Na+-K+泵:具有ATP酶活性的蛋白质,3 Na+ K+

    Na+泵活动造成:胞内K+浓度高

    胞外Na+

    势能贮备

    出胞与入胞:人分子物质或物质闭块进出细胞

    2、细胞的兴奋性及生物电现象

    兴奋性:细胞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兴奋)的能力,称之为兴奋必

    刺激的三个参数:强度 阈上刺激

    持续时间 阈刺激

    强度/时间变化率 阈下刺激→产生局部电位

    阈强度:固定时间和率化率,引起组织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用此代表该组织兴奋性高与

    低的简便指标。

    组织细胞接受一次刺激而兴奋,其兴奋性经历一系列有顺序的变化,最后恢复到正常水平,也称组织兴奋后,兴奋性(恢复过程)的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正常水平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内页叶正的电位差,称之为此时,膜的状诚为极化状态。

    动作电位:当细胞受到一次有效刺激以后,细胞膜在静息电位基础上,顺序发生快速的去极化和复极化的一系列膳电位变化,转之为动作电位。

    动作电位变化过程:

    st→膜→静息电位迅速减少→内正外负(超射)构成AP上开支→电位下降→负电位(复极化)构成AP下降支。

    动作电位特点:1)“全或元”现象

    2)二不融食 0.5-2.0→f:500H2

    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

    静息电位→钾离子平衡电位

    锋电位:→钠离子平衡电位(浓度差+通透视)

    膜内外Na+、K+ →Na+、K+泵活动

    细胞代谢→ATP供能

    兴奋的起始过程:

    K+外流

    IK+>INa+→局部电位→局部兴奋

    刺激→膜去极化→一部分Na+通道开放→Na+内流→

    IK+,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