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康复中心 > 养生专辑 > 长寿
编号:111740
衰老起因与抗衰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孟景春

    关于衰老的原因,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无统一的认识,如现代医学关于衰老的起因学说已达300多种,其倾向性较多者有:环境因素、体液失衡、死亡激素、人体衰老骨先衰、遗传决定、自由基说、微量元素说、生物钟学说、蓄积中毒说、交联学说、体细胞突变学说、湿热学说、磨损学说、代谢速变学说、性腺功能衰退、氧化还原论……等30余种假说。人到了老年期其衰老现象基本上是相类同的,为何还有诸多不同的衰老假说呢?很可能是从某一种衰老现象而作的假说。

    衰老的内外因说

    中医学理论对衰老的原因也有较为系统的论说,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1、致衰老内因 总的可概括为“五脏衰退”说,这一观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例如《灵枢·天年》篇说“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从这些论说中可见寿命的长短,以及人的患病与否、人的死亡,都是决定于五脏虚衰的程度。在此应该指出的,在五脏中的肾和脾更为重要。因肾为先天之本,它又是其他脏器滋生的根本,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同时又能资助肾气。五脏的虚衰,亦有先后之序。中医学认为,衰老的年龄从40岁开始,衰老的脏器从肾开始;相继衰老的脏器是肝、心、脾、肺、肾(二次再衰)的次序。这一点,可能带有推测,是以五行相生的次序排的,但事实上衰老的种种表现是存在的,未必吻合其出现的先后,而脏器之衰老也是肯定无疑的。
, http://www.100md.com
    2、致衰老外因 这包括多方面的因素,在《黄帝内经》中有:“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起居无节”等,这些因素在今天来看都属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并都认为是致病的因素,对衰老来说是因病致衰。综上所述,导致人身衰老有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且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交叉的关系,其间相互影响。

    延缓衰老的措施

    中医学认为延缓衰老的措施应当针对其因素和相关脏器的调养,有的放矢,或可收到预期的效果。

    1、固本扶元,延缓内脏衰退。由于五脏的衰退而导致外在组织器官,以及思维活动的退化,呈现出种种衰老现象,其中尤以肾和脾为关键,若肾、脾的功能不衰,则其余诸脏亦能保持功能的正常,因而提出了“固本扶元”的原则。固本之“本”,即固先天、后天之本,而其具体固本的方法,应根据实际情况而调补之。即虚者补之,阴阳失衡者则调之。

    2、延缓衰老的方、药。目前对养生保健方的整理,已有专著出版,所整理的方剂,不下数千首。其分类的名称除直接用补脾、补肾方外,还有健脑益智、提神醒脑、强力轻身、聪耳明目、乌发固齿、轻身延年等,究其实质,仍不离补肾、健脾两大类。至于单味药物,现在研究公认并实验证明有延缓衰老功效的是:人参、制首乌、鹿茸、阿胶、黄精、黄芪、枸杞子、白茯苓、灵芝、菖蒲、杜仲、菟丝子、天冬、生地、熟地等。这些药物多有补肾、补脾的功效。从方剂来说,具有延年益寿的方剂已筛选384首,其中补肾方占62.7%,脾肾双补方占18.8%。延缓衰老的著名方剂,有曾作宫廷秘方的如仙丸、龟灵集;常用的丸剂如左归丸、右归丸等;现在还有人把过去一直认为消导、泻下、解毒的药物如大黄、山楂、葛根、决明子、泽泻等列入。这并不是说大黄的性能变了,而是从其轻泻作用有利于健康而言,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的。
, http://www.100md.com
    3、增加营养。食物营养古称食养,食养的主要功用是对脏器增加营养物质,有利于脏器正常功能的延长。现代营养学家提出平衡膳食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吸取多种营养素。但营养的消化吸收,必须以脾胃功能的正常为前提。

    4、运动按摩。如太极、八段锦、养生十六宜等,其中有不少动作,都是有利脾、肾的。

    5、灸法健身。灸气海、关元、命门、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肾俞等穴位,都有补元气和强壮脾(胃)、肾的功能,尤其是足三里,更为古今中外医家所推崇,如张杲说:“若要安,三里常不干”,日本人把足三里,称为“强壮穴”、“长寿穴”。

    以上诸法,若能综合应用,并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对推迟内脏的衰退,不无小补。

    6、戒除不良嗜好,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防止对内脏的损害。在前论及致衰老的外因中,包括经常酗酒、房室过度、用脑或思虑过度、生活无规律;此外,还有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偏食等,可引发多种疾病,造成早衰。

    延缓衰老,要从多方面着手,凡对延缓衰老有利的必须综合应用,不利的则努力摒弃,如此趋利避害则延缓衰老的目的就有可能达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