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364
苗族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苗族医学概述及发展史

    内容简介:

    苗族是我国较大而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居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第4位,主要聚居于贵州、湖南、湖北、四川、广西、海南、云南等。苗族医药起源于苗族人民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历史悠久.苗族的巫医、医术,苗族人奇特的医疗技术,令人生畏的“见血封喉”毒药,都是它发展过程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详细内容:

    苗族医药的起源很早,民间有"千年苗医,万年苗药"的说法,虽然苗族本身无本民族文字和史实的记载,但苗族医药见诸史籍的时间很早。西汉刘向在>中就有苗父的记载.>中也记有不少"苗药".

    由于苗族早期迁徙频繁,所到之处大多是人迹罕至的荒僻山区和瘴疬之乡,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所以为了生存下去,苗族有了很多有名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经验,如古代苗人将"见血封喉"的剧毒药涂于弩箭类上,以猎取虎等凶猛动物,可见当时他们已经对药物有了一定的认识.到后来逐渐把这种方法引用到治病上,形成了现在具有苗族医药特色的"糖药针",这正是苗族医药起源于古代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有力佐证.
, http://www.100md.com
    在苗医的发展史上,有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着"巫医合一"的特点.此时的巫医治疗疾病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个历史现象.巫师是苗族早期社会的一种分工,他们又是苗族最早的知识分子,由于医药经验的积累,有一部分巫师掌握了一些医疗技术,施行巫术的同时,还用草药和其他方法治病,后来随着巫医社会地位的下降,部分巫医分化成了职业苗医.由于对许多疾病的发生无法解释,对危重病的发展无法理解,只好求助于鬼神而与巫"合作",即彼此利用,又互相对峙,形成"巫医一家、神药两解"的局面.据黔东南10个县的调查统计,巫与医并用的现象到现在某些局部地方仍然存在.

    苗族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被人们所认识和引起重视,还是近代的事,即苗族社会经济发展地位较高的时代。由于苗族与外界的交往增多才引起人们的注意。从19世纪开始,苗医治疗肚脐风的医术已经很高了,还能割取病人腹中的毒瘤,几天后伤口即可愈合。苗医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创造了简、便、廉、效的治疗方法20余种,其中外治法别具特色,最著名的有薰蒸疗法、滚蛋疗法、糖药针疗法、化水疗法、挑筋疗法等,均很有特色,而且疗效较好。
, 百拇医药
    由于苗族历史上无文字,对其医药的发展,历代文献记载甚少,但经过近年的实际调查,发现苗族医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苗族人以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民族形式,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医药,是我国各民族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内容简介:

    苗医对病因的认知和对疾病的命名、分类等,皆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体现了一定的规范性。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饮食不调、意外伤害等有重要关系。对于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苗医还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详细内容:

    苗医认为人体患病与不良的自然环境、气候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日、月、寒、暑、风、霜,雨、露、雾都可酿制风毒、气毒、水毒、寒毒、火毒等毒气侵犯人体而致病;另有饮食不调、意外伤害、劳累过度、房事不节、情志所伤、先天禀赋异常等也是导致各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 百拇医药
    苗医对疾病的命名具有朴素、生动的形象思维特点,他们根据疾病外观征象,多以动、植物形象、声音、金属色泽等取类比象命名,如双上肢抽搐象鹞鹰闪翅的叫“鹞子经”,膝关节红肿发亮、形如猫头的叫“猫头证”,色形如高梁的“高梁痘证”,色泽如铜、铁的“铜疗”、“铁疗”等。另有以主症、病因、病变部位命名或互为结合命名的,如“米黄证”、“雪皮风证”、“寒风经”、“白口菌”、“男色证”,“月家乐证”等。在苗族医生中流行着“病有一百单八证”的说法,但因地域及分支的不同,有将一百单八证分解为“三十六经、七十二证”、有叫“三十六证、七十二疾”、或称“四十九证、四十九翻、十丹毒”,据说这些数字只是为了应一百单八的概念,并非确切的定数。一般来说,苗医是根据各种疾病的某些共同属性而将疾病进行归类,分为经、证、翻、龟、小儿胎病、新生儿抽病、丹毒、疔、癀、花、疮等类。

    (一)经类

    凡以发病急骤、病势险恶,并以发热、抽搐、昏迷或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疾病大都归为“经”类,如36经有:仙麦经(马牙经),麦坐经(走马经),替谬经(鱼肚经),录慕经(录慕经),渣太经(天吊经)。
, 百拇医药
    凡以疼痛、吐泻、发热、咳嗽、出血、痘、疹等为主症,或某症状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的各种疾病,苗医将这一类疾病归为“证”类,如72证有:巴鼓干证(公鸡证)。沙谬证(青沙证)。昏拓证(头瘟证)、能钢证(钢蛇证)、沙体证(红沙证)。代公证(狗心证)、布容证(羊毛证)、巴转证(摆子证)、豪指证(黄病心)、孟朱替证(水臌证)等。操黔东方言的苗医补充了常见证如拿约证(黄鳝证)、嗯栾证(迷经证)、爱我证(乌鸦证)、胡西证(缩筋证)……等二十多种。

    (三)翻类

    因在烈日下久晒,或感受瘴岚秽浊之气所致的各种急证,如口鼻出血、心腹疼痛、厥逆吐泻、昏迷痉厥等,并伴见某种动物形态动作的,苗医统称为翻,包括朱砂翻(朱砂翻)、心经疔翻(心经疔翻)、巴古翻(乌鸦翻),代构翻(狗翻),界构翻(白眼翻)、大能翻(蛇翻)、松拿翻(哑巴翻)、姑宝姐翻(蛤蟆翻)……等49种。

    (四)胎病
, 百拇医药
    农村小儿中,常见因营养不良或微量元素缺乏所致的消瘦神疲、毛发干枯、厌食好哭、哭声细微、夜眠惊惕等症,苗医根据其不同见症及哭声称为小儿12胎病:胎麦(马胎)、胎育(牛胎)、胎容(羊胎)、胎干(鸡胎)、胎构(狗胎)、胎板(猪胎)、胎忙(猫胎)、胎诀(金胎)、胎呕(银胎)、胎崩(花胎)、胎奈(人脸)、胎慢(猴胎)。

    (五)抽病

    是初生小儿最常见的一类对各种有害环境不适应性或过敏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身热面黄、烦躁啼哭、吐奶厌食、喷嚏流泪、指纹色紫等,根据病因及表现不同而有不同的抽病,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几朗抽(日抽)、巧抽(烟抽)、靛抽(靛抽)、都抽(木抽),此外尚有月、露、风、雨、人、畜、水而致病者,但较为少见。

    (六)丹类

    本病发病急骤,初起有发热、恶寒、头痛、骨节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出现皮疹,皮疹略高于皮肤,色红如涂丹,边缘清楚,表面光亮灼热,其大如掌,继而扩散,甚者遍身,或痒或痛,发无定处,根据其初发部位及扩散路径不同,苗医将其分为10丹毒:昼买丹(飞灶丹)、昼买松丹(走灶丹)、昼麦丹(鬼火丹)、昼真度丹(天火丹)、昼汁斗丹(天灶丹)、昼卡煮丹(水丹)、昼替丹(葫芦丹)、昼劳丹(野火丹)、昼保斗丹(烟火丹)、昼漏丹(壶漏丹)。
, 百拇医药
    苗族特色治疗

    内容简介: 滚蛋疗法 薰蒸疗法 烧药火疗法 外敷疗法 热熨疗法 药针疗法 化水疗法

    饮食疗法 体育疗法 气角疗法 爆灯火疗法 生姜叭法

    详细内容:

    滚蛋疗法

    有滚生蛋和熟蛋二种,滚生蛋:取生蛋一只洗净晾干,然后用此蛋在前额、胸、背、腹部、手足心等处来回或顺时针滚动,至鸡蛋发热为止,主治热病。滚熟蛋:用治冷病的单药或具有重镇作用的金、银首饰与鸡蛋同煮,蛋熟后将蛋取出稍候片刻,然后用热蛋在患者前额、额角、背部、胸腹部不继滚动,便热力和药力透过皮肤入内达到治疗冷病的目的。

    熏蒸疗法

, http://www.100md.com     可根据病情分全身或局部熏蒸法。

    1、全身熏蒸法:在土坎边上挖个深洞,洞上架数根粗木棍(能够承受一个成人的重量),木棍下面置一口锅,放入药物加量水烧开产生蒸气后,将火撤去,然后在木棍上铺一些松枝,四周用席或布围住,令病人裸坐其中,头露出外,让药液蒸气熏蒸患者至全身汗出为止。主治全身风湿麻木、疼痛、皮肤病等。

    2、局部熏蒸法:用药罐将药煎好后从火上取下,将患处直接放于药罐口,或将药液连渣倒入盆中以药液热气重蒸患处主治局部疾患,还有用口鼻对着药罐口熏蒸治疗咳嗽。鼻塞不通等。

    烧药火疗法

    取绿豆大小的硫黄,或米粒大小的麝香置于选定的部位,用火媒子将其点燃,烧至患者不能忍受时去掉。此法具有较强的散寒除湿止痛之功。

    外敷疗法
, http://www.100md.com
    要据病情需要,采用不同的药物和制剂敷于选定的部位以治疗疾病

    1、用鲜药捣烂外敷患处或肚脐。可治皮肤、筋骨、关节、脏腑疾病。

    2、用桐油煎鸡蛋制成蛋饼,趁热敷于脐腹上。

    3、取活鸡一只,剖开胸腹趁热仆在患者胸腹上。此两法主要用于治疗冷病。

    4、将小鸡崽与鲜接骨药共同捣烂,敷于骨折部位,可以接骨。

    热熨疗法

    将颗粒状食盐炒热装主布袋内,趁热熨肚脐,胸腹 ,背心及其他病灶,也有医者直接用手掌蘸桐油后为患者熨以上各部位,本法主要用于各种病情轻微的冷病。

    药针疗法
, 百拇医药
    根据病情的不同有硫黄针和药针两种。

    1、硫黄针疗法:取缝衣针1枚,将针尾插入筷子头内,仅留出1.5毫米左右的针尖扎紧备用。在一粗瓷碗内燃烧硫黄,待熔化后用针尖蘸硫黄点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1至数针不等。

    2、药针(又名弩药针〕疗法:以川乌、草乌、南星、一支蒿、半夏、半截烂、断肠草等30多种鲜药榨汁,将药汁放于阴凉通风处晾浓缩成膏状,然后收于瓷瓶内备用。用时以竹签挑出一小点如黄豆大,用500毫升酒或冷开水稀释,并加入适量的虎尿,马蜂尿(蜂毒〕,然且用上述针具蘸药水刺患处,视患处大小点刺 1至数针。此两法皆主治风湿麻木、疼痛、偏瘫等。

    化水疗法

    取清水1碗,医者定神运气后,用手指在水面上空根据不同病情画符,并口中默念口诀或投入必要药物,然后将此水喷向病人患处,可止血、止痛、安胎、催产、清热、消肿等。此法类似于心理暗示、气功疗法的原理。
, http://www.100md.com
    体育疗法

    苗胞常利用节日或农闲时间,以家具或农具作体育器械,举行拳、棍、刀、弩、叉术、及板凳舞、儿鼓等项目比赛或表演,既娱乐了情志又锻炼了身体,起到了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作用。

    气角疗法

    用2~3寸长牛角类,在尖角处锉一小孔,治疗时将角的圆口紧按于患处,医者用嘴从小孔处将角内空气吸出,造成角负压,然后用蜂蜡迅速密封小孔,角即紧附于患处皮肤。主治麻木、疼痛、扭伤等。

    爆灯火疗法

    用灯草芯浸透桐油或菜油,在灯上点燃后在选定的部位迅速点灼,可听见轻微的爆炸声,被灼处皮肤可见高梁大小的白色焦点。

    生姜叭法

    医者将适量生姜嚼烂含于口中,以口对准患者穴位用力吸至发红,穴位有百会、印堂、风池、风府、肩井、神阙等。
, 百拇医药
    苗药介绍

    苗族居住的山区药物的资源种类之多,产量之大,品质之好,是许多平坝地区所不能及的。目前常见的药可达1500种之多,常用的约200种,最常见的药材,如:各种血藤、铁筷子、百金条、白龙须、蓝布正、地星宿、果上叶、黑骨藤、飞龙掌血、草乌、大风藤、八爪金、淫羊藿、海金沙、透骨香等等。另有部分珍稀品种如八角莲、九月生、金铁锁、一支箭、仙桃草、穿山甲、和气草、菌灵芝关药市上也偶有出售。

    近年来,在我国苗族聚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不少的药材种植生产基地,大力开发常用的药材。有的成为成药、保健品、化妆品等的原料。有的已进入民族地区医院供医院配方用药。有的省分还对部分苗族民间有效方剂进行了发掘、筛选、整理工作,一部分确有开发价值的成方制剂已被收入>中.即使如此,苗药中还有十分丰富的野生资源有待进一步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以造福人类.

    苗族医学机构
, 百拇医药
    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医院

    融水苗族自治县民族医院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州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所

    专家推荐

    潘兴华

    男,苗族。60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谷陇镇人,四代祖传名医。原籍黄平县黄飘乡。现任谷陇镇民族卫生院医师。其祖父,是当地一位善治刀伤、枪伤的名医,曾在苗汉战乱期间,身背药箱随军行医,并医治好许多伤病员。潘兴华自幼受祖辈影响,酷爱本民族医药,14岁跟随父亲学医,并曾随父到各地行医,至今已有40多年的医疗经验,除继承祖父辈医术外,还擅长医治扁桃体炎,胃肠炎等常见病。在诊病方法上,多采用一看、二问、三摸的诊法。用药以鲜药为主,并以症施药。因而见效快,疗效高,深受患者好评。
, 百拇医药
    熊文美

    男,苗族。61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人,三代祖传名医,原籍凯里凯圹乡,现住凯里市环城北路。其祖父名“勾丢”是当地一位擅长治儿科病症的名医。父亲熊德发,曾是两广交界处一司令部的医政官及凯里王猫山的医官,擅长医治枪、刀伤、妇科、结核等病症。熊文美自幼受祖辈影响,酷爱本民族医药。青年时代随父行医,1957年被吸收为黄平县卫生院医师,1985招聘为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医师,其后自办民族医诊所。他除继承祖辈医术外,还擅长医治高血压引起的中风症,乙脑及白血病等病症。在诊治疾病方法上多采用摸诊(摸冷、热),望诊(望头发、面色、耳廊、指甲〕,并对痧症,筋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治法有利血、利尿、宣散、解表、补益等多种方法。由于诊治疾病认真、医术好、深受患者好评。

    欧志安

    男,汉族,57岁,曾任凤凰县卫生局医师,湖南省民族医药研究会委员,1983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欧志安于1961年从师于凤凰县大田乡苗医吴宗杰,学习苗族医药,1965年出师,在一边学习一边为民防病治病时,掌握了苗医苗药的基本知识,自1962年以来,又长期坚持自学传统中医的经典医籍和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通过较为系统地学习苗族医药、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为后来研究苗医打下了较好的基础。30多年来,他走遍凤凰县的30多个乡镇及毗邻地区的山寨,多方投师求教,他边学习,边挖掘,边整理,在医药实践中探索和研究了苗族的传统医药,从中追溯苗族苗药发展的历史足迹。他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用苗语记载,有400多幅插图的>研究课题,该项成果获汀西自治州科技成果二等,该书由湖南岳麓出版社公开发行。特别是在“苗医史考”的研究中,对湘西苗医的起源、形成、发展及成就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多方面的材料论证了苗医有其悠久的历史。鲜明的特色和丰富的经验,内容涉及到基础理论、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知识,对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开发山区药物资源、丰富中华民族医药宝库做出了较大贡献。该项研究成果曾获州科技成果三等奖。他还先后完成关于苗族医药研究论文十几篇,在>>>>>等报刊杂志上发表或在省以上专业学术会议上交流。“苗医外治法”一稿,约五万字,被>一书收载,该书1995年由长春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一书,约10万字,现送有关专家审修待出版。

    苗族医学书籍

    《苗药汇编》

    《苗医方歌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