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胺碘呋酮
http://www.100md.com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
有报道起始负荷剂量800-1200mg/day,平均起效时间为4.6±0.6day,血药浓度。18±0.11ug/ml,抗心律失常有效浓度在0.7-1.6ug/ml之间,治疗房颤、风心病可能要大于2.5ug/ml,但超过2.5ug/ml易出现中毒现象。也有报道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在1-10ug/ml之间。我们以纠正心律不齐和早搏基本消失为指标,经统计有效浓度1.66±1.06ug/ml(n=34),个体差异大。最小的有效34ug/ml,最高的5.86ug/ml。但超过5ug/ml者都表现为停搏、Q-T波延长,对光敏感,角膜碘沉淀,许美玲报告了一例每天误服乙胺碘呋酮1200mg的病人,共28天,产生了明显的心脏毒性病状,表现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扭转性室速,其时血药浓度为3.46ug/ml。
测定方法
近年来国外较多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血清)中乙胺碘呋酮浓度。国内也有报道。
用正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乙胺碘呋酮浓度,本法对液相色谱泵系统要求比较低,样品处理也简单,满足了临床测定要求,利用此法对乙胺碘呋酮有效浓度范围,毒副反应浓度和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色谱条件和操作步骤如下,色谱柱5×250mm不锈钢柱,内填YWG80-5微粒硅胶,流动相;0.25ml的25%-28%的氢氧化铵加3ml甲醇,最后加氯仿至500ml,紫外吸收254nm检测。生物样品预处理:肝素抗凝血浆0.5ml,加入内标安定99.4ng,混匀,加入甲醇一氯仿(9:1)3ml,、离心(3000rpm,15’),取上层液在80度下空气吹干,用流动溶解进样50ul。最小检知浓度0.2ug/ml,相当于1×10-8g。线性范围0.2-10ug/ml,回收率在95%以上,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以上。精度和重复性好,日内误差试验CV%小地1.52%,日间误差试验CV%小于3.85%.
Plomp等用反相色谱分析测得去乙基乙胺碘呋酮的保留时5分钟左右,而乙胺碘呋酮的保留时间在7分钟左右。
给药方案
心肌与血浆药物浓度较易到达平衡,给药后17.5小时就能完成药物对心肌的分布,但实际效果要在服药后4.4天±0.6才能反映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乙胺碘呋酮作用部位可能不在心肌,我们给正常人单剂量600mg,给药后5-6小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在临床上如果起始剂量600mg/日,3-5天起效,这与文献报导差不多。当然也有第二天就起效的,最长的到第八天才起效。
虽然乙胺碘呋酮的心肌浓度与血药浓度很快到达平衡,但起效时间慢,体内积累多消除慢。根据这些特点,临床上开始都给予比较大的负荷 剂600-800mg/日,服3-5日见效后再逐步减少,接着服一个相当长的维持剂量,共1-2月,100mg/日或500mg/7日,最后停药一个时期。我们为一心律不剂患者拟定的给药方案:200mg3/日×4,200mg2/日×3,100mg2/日×40,100mg1/日×10,100mg1/2×10,停药25-30天,然后再从头开始服,一个周期约100天,总剂量13.1g,患者按此服用二个周期,效果很好。乙胺碘呋酮的个体差异大,对具体病例应运用血药浓度监测手段,结合临床指征一起考虑,拟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http://www.100md.com
有报道起始负荷剂量800-1200mg/day,平均起效时间为4.6±0.6day,血药浓度。18±0.11ug/ml,抗心律失常有效浓度在0.7-1.6ug/ml之间,治疗房颤、风心病可能要大于2.5ug/ml,但超过2.5ug/ml易出现中毒现象。也有报道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在1-10ug/ml之间。我们以纠正心律不齐和早搏基本消失为指标,经统计有效浓度1.66±1.06ug/ml(n=34),个体差异大。最小的有效34ug/ml,最高的5.86ug/ml。但超过5ug/ml者都表现为停搏、Q-T波延长,对光敏感,角膜碘沉淀,许美玲报告了一例每天误服乙胺碘呋酮1200mg的病人,共28天,产生了明显的心脏毒性病状,表现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扭转性室速,其时血药浓度为3.46ug/ml。
测定方法
近年来国外较多道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血清)中乙胺碘呋酮浓度。国内也有报道。
用正相色谱法分析血浆中乙胺碘呋酮浓度,本法对液相色谱泵系统要求比较低,样品处理也简单,满足了临床测定要求,利用此法对乙胺碘呋酮有效浓度范围,毒副反应浓度和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色谱条件和操作步骤如下,色谱柱5×250mm不锈钢柱,内填YWG80-5微粒硅胶,流动相;0.25ml的25%-28%的氢氧化铵加3ml甲醇,最后加氯仿至500ml,紫外吸收254nm检测。生物样品预处理:肝素抗凝血浆0.5ml,加入内标安定99.4ng,混匀,加入甲醇一氯仿(9:1)3ml,、离心(3000rpm,15’),取上层液在80度下空气吹干,用流动溶解进样50ul。最小检知浓度0.2ug/ml,相当于1×10-8g。线性范围0.2-10ug/ml,回收率在95%以上,标准曲线相关系数0.999以上。精度和重复性好,日内误差试验CV%小地1.52%,日间误差试验CV%小于3.85%.
Plomp等用反相色谱分析测得去乙基乙胺碘呋酮的保留时5分钟左右,而乙胺碘呋酮的保留时间在7分钟左右。
给药方案
心肌与血浆药物浓度较易到达平衡,给药后17.5小时就能完成药物对心肌的分布,但实际效果要在服药后4.4天±0.6才能反映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乙胺碘呋酮作用部位可能不在心肌,我们给正常人单剂量600mg,给药后5-6小时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在临床上如果起始剂量600mg/日,3-5天起效,这与文献报导差不多。当然也有第二天就起效的,最长的到第八天才起效。
虽然乙胺碘呋酮的心肌浓度与血药浓度很快到达平衡,但起效时间慢,体内积累多消除慢。根据这些特点,临床上开始都给予比较大的负荷 剂600-800mg/日,服3-5日见效后再逐步减少,接着服一个相当长的维持剂量,共1-2月,100mg/日或500mg/7日,最后停药一个时期。我们为一心律不剂患者拟定的给药方案:200mg3/日×4,200mg2/日×3,100mg2/日×40,100mg1/日×10,100mg1/2×10,停药25-30天,然后再从头开始服,一个周期约100天,总剂量13.1g,患者按此服用二个周期,效果很好。乙胺碘呋酮的个体差异大,对具体病例应运用血药浓度监测手段,结合临床指征一起考虑,拟定合理的给药方案。,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