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恋爱时节 > 婚恋男女
编号:118155
20世纪名人婚恋大聚焦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4日
     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1894-1972)狂热地爱上一名女子,而英国王室却拒不接纳这位曾两度离异、名叫沃丽丝-辛普森的美国人。国王无奈,只好于1936年12月11日逊位,他在电台向臣民宣布退位时说:“没有这个我所爱恋的女人的帮助和支持,我将无法行使自己的国王职责。”王位由其弟继承,他则被封为温莎公爵。

    虽说温莎公爵因姑息纵容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而被斥为目光短浅的政治庸人,虽说这位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公爵一度因其宽大男裤配以条纹短袜的时装而贻笑大方,虽说世人对公爵夫人首饰熠熠颇多微词,但他们却因勇开恋爱婚姻之先河、宣告西方包办婚姻之寿终正寝而被誉为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夫妻。

    1979年5月,出身于杂货商家庭的玛格丽特-撒切尔入主伦敦唐宁街10号,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

    “铁娘子”治国有方、业绩斐然,固然缘于她本人才华横溢和魄力超群,但其夫亦功不可没:在商海度过大半生的丹尼斯-撒切尔抛却世俗偏见,誓作妻子的坚强后盾,使其在政治舞台上纵横驰骋而无后顾之忧。
, 百拇医药
    科学史上最令人艳羡的伉俪当属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居里(1857-1906)和原籍波兰的法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玛丽-居里(1867-1934)。夫妻俩通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努力,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放射性比铀强400倍的元素外,继而又发现放射性更强的元素镭。尔后,又呕心沥血苦战数载,从几吨铀废矿渣中提炼出0.12克纯氯化镭。为此,他俩双双荣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皮埃尔-居里逝世后,居里夫人继续从事放射性研究工作,并于1911年再度获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妇志同道合,硕果累累。他们的女儿伊蕾娜-居里和女婿约里奥-居里亦因发现人工放射性元素而共获诺贝尔奖。“居里王朝”的佳话直到今天仍被人们传诵。

    美国科学家卢森堡夫妇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同样感人至深:1950年,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美国当局悍然以间谍罪将两人逮捕。1953年6月19日两人遇害。在凄风苦雨的三年中,夫妻俩互致情书,其辞感人肺腑、催人泪下。埃塞尔-卢森堡在写给妻子朱丽叶斯的一封信中说:“与你共度一世,我不虚此生!”妻子则复信道:“即使在砖块、混凝土和钢铁中,我们的爱情之树也能扎根开花结果!”
, 百拇医药
    由两位科学家组成的家庭,景况却与居里夫妇大相径庭:大名鼎鼎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 16岁破格进入瑞士苏黎世综合科技学院,结识长其4岁的同班同学米列娃-马利奇。1902年,这位塞尔维亚姑娘在巴尔干半岛为他生下了女儿莉泽尔。次年,24岁的爱因斯坦违背家人意志娶米列娃-马利奇为妻。

    马利奇大学期间的学习成绩与爱因斯坦不相上下,数学功底深厚扎实,婚后一面操持家务照看孩子(结婚第二年生长子汉斯,1910年又添次子爱德华),一面同丈夫合作,从事研究工作,并成功地论证了其夫提出的相对论。孰料,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与贤内助通力合作的科研成果日趋辉煌,爱因斯坦变了。在仰慕他的年轻女性面前失于庄重,对妻子则冷漠无情:不准她再参与科研工作,甚至不许她在外人面前开口讲话,强迫她埋头家务。1919年,两人结婚16年之后,爱因斯坦终于抛妻弃子,与他的表妹结为夫妇。离婚后,马利奇身心遭受重创,不幸患了精神病。1948年,缠绵病榻的马利奇孤独地离开尘世。

    文艺界不乏幸福美满的家庭。但不少名人家庭或因相貌反差过大,或因志趣性格相去太远,最后以破裂告终。
, http://www.100md.com
    美籍希腊女高音玛丽亚-卡拉斯(1923-1977)一生演出歌剧多达百部,她音域宽广,不论是俏丽灵活的花腔女高音,还是极富表现力的戏剧性声部均能胜任。这位世界公认的全能女高音歌唱家不仅歌喉婉转,且丰姿绰约。而其夫希腊船王亚历斯多德-奥纳西斯虽富可敌国,但身材矮小。后来,其位置终被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取代。

    1955年春,刚刚结束与棒球明星乔-迪-马吉奥仅仅一年的短命婚姻后,玛丽莲-梦露(1926-1962) 便毅然离开好莱坞飞赴纽约。在那里,这位红得发紫的美国影星与大名鼎鼎的作家阿瑟-米勒(1915-)不期而遇,共坠爱河。

    梦露为自己能与仰慕已久的大作家结为连理欣喜若狂。而米勒与新娘相处一段时日后的感受却并非如此。记者没完没了地采访拍照,常使性素好静的米勒心烦意乱。而狂热的影迷争先恐后地围观梦露,更令这位恃才傲物、睥睨群雄的名人无法忍受,因为影星妻子的耀眼光辉,使他作家的桂冠黯然失色。
, 百拇医药
    1960年,这个由两位性格相悖的名人组成的家庭终于土崩瓦解。两年后,超级性感明星玛丽莲-梦露服用过量安眠药后玉殒香消,永远告别了银幕,年仅36岁。

    影星夫妇坚如磐石、韧如蒲苇者也有,如1934年因主演《一夜风流》而登上好莱坞影帝宝座的克拉克-盖博(1901-1960)与当时薪俸最高的女演员卡罗尔-朗巴德,他们被誉为30年代好莱坞模范夫妻。1942年朗巴德因所乘飞机坠毁不幸殒命,盖博不胜悲切地说:“世人向往的一切我都应有尽有。只有一件事令我终身遗憾--我未能使妻子长命百岁、永驻人间!”

    文艺界某些名人的夫妻生活则离奇得让人费解:

    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法国哲学家和文学家、“存在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1964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但他以“谢绝任何来自官方的荣誉”为由断然拒绝。其终身伴侣西蒙娜-德波伏娃也是位著作等身的作家。他俩均时不时地与异性调情寻欢,毕生不曾共进过一次早餐。而女权主义者声称,这正是他俩功成名就的原因所在,并且一直将这两位作家奉为样板夫妻。

    美国著名电影艺术家伍迪-艾伦执导的影片《安妮-霍尔》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他与在影片《尼罗河上的惨案》中有过出色表演的女演员米娅-法罗,拍片时是理想的搭档,生活中是热恋的情侣。然而,由这样两位都曾两度结婚又都迅即离异的影坛名人组建的家庭却极为奇特:艾伦子然一身,法罗儿女成群(除3个亲生子女外,还收养了5个来自第三世界的孩子 );两人既未正式结婚,亦未同居,各自拥有自己的住所。这种关系一直持续了十几个春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