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772
关注西北干旱区生态与发展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7日 科学时报
     占我国陆地总面积1/6的新疆省,几乎全境都被干旱区覆盖。今年8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新时率领的考察团对新疆进行的科学考察显示:其生态与环境问题十分严峻:山地冰川萎缩;山地森林水源涵养功能衰减;山地草地严重退化;农业绿洲结构单一、生产力低、易受荒漠化侵袭。

    日前,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委员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咨询项目研讨会。研讨会对西北干旱区山盆系统的生态保育与可持续农业系统;塔里木河、额济纳河、罗布泊、艾比湖等生态整治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地探讨。

    研讨会由张新时院士主持。刘东生、陈述彭、郑度、魏江春、孙枢、王弥力、许鹏、史培军、葛剑平等42位专家学者,以及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杜生明、中科院学部联合办公室副主任陈丹参加了会议。张新时院士还特别邀请了新疆生地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环保局、新疆建设兵团科委、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新疆大学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出席研讨会,共同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 http://www.100md.com
    张新时院士

    提出将新疆的山盆系统划分为“三圈九带”,按三圈九带来解决山地水源涵养、放牧、森林、绿洲、扇缘带、荒漠生态问题和可持续农业格局分配问题,将其作为新疆生态环境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框架。

    他认为西北干旱区山盆系统生态保育与可持续农业系统的山地以生物基因库保育,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水文与气候调剂以及文化保健功能为主;山地林业与畜牧业的转移;绿洲农业的结构调整;扇缘带新产业带的建立;盆地速生人工林的前景;准噶尔沙漠的保育;塔里木河的生态建设;罗布泊的恢复;艾比湖的前景等观点和急需解决的生态问题。张新时院士提出建议,在新疆实施两个转移。畜牧业由山上向山下转移;用材林由山上向山下转移,将人工扇缘带改变成人工草地、饲料地,建立一个新的产业带,将山地和荒漠的牲畜转移到扇缘带,实现生态产业置换。

    刘东生院士

    科学家应该为西部大开发提供基本情况,目前需要的是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制作西部全区1:100万的中国西部可持续发展分区评价图。目的是提供指定建设措施、经济规划、社会投资、科学研究等,为制定政策、进行规划提供基本工具。内容包括1:100万地质图、地理图、地形图、地势图、水系图、地下水分布图、植被图、土壤图、林业图、草场图、人口图、工程建设图等等,将现有的全搜集起来作为基本图。另外做分析图,生态地理分布图、生物地球化学分布图、土壤的生产力分布图、城市发展趋势图、人口增长趋势和人口流动图、经济发展趋势图和风险评价。
, 百拇医药
    中国地质科学院王弭力教授

    谈了有关罗布泊的恢复的有关问题。他分析了罗布泊干涸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因素,认为罗布泊大面积区域上决定了该地区地貌形态、生物分布格局、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可能性。王弥力教授说,通过研究发现,120万年以来罗布泊经历了温凉、干旱和半干旱的交替变化,总趋势是向干旱方向发展。地质构造上的是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阻挡了西南湿润气流向北运行,所以气候从大环境来说这样变化。现代气候变化趋势以波动为主,多雨期和少雨期交替出现。资料显示,新疆南部50年代初雨量偏多,60年代末雨量减少,70年代以后又回升,可见气候环境恶劣,自然因素不是唯一的原因。另外,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人为因素也起重要作用。王弥力教授认为,人工绿洲规模的发展和扩大是罗布泊干枯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60-70年代是塔河全流域农垦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大量河水被截留在上、中游垦区,下游水日益减少,以至断流。水库的大量修建也是原因之一。近50年来,水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塔河水系的瓦解进程。修建的大量水库都裸露着,新疆蒸发量特别强,所以整个水源消耗非常大。
, 百拇医药
    如果要恢复罗布泊的原貌,必须先恢复最后70年代消亡水的新湖区。他解释说,该地区海拔最低,塔河、孔雀河向东有个地形的坡度,不需要外加动力。且需水不多,水灌到这个地区还是有可能的。另外罗布泊有钾盐、硝石、钾硝、石等许多矿业、矿产基地,有了水的注入,对它们的发展更便利。此外,上游对罗布泊放水量的规定应充分论证流域的水资源总量,并明确调水的阶段性目标,研究并优化水质、水量和环境效益的关系,使干旱区十分宝贵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保局副局长谢志强

    就向罗布泊调水的问题与专家交换了意见,认为塔里木河下游的水现已流到台特玛湖,但有没有必要流到罗布泊需要经过多方论证。谢局长说,塔河下游从1999年开始三年来放水,主要因为开都河向博斯腾湖的输水量增加了36%,博斯腾湖的水溢出。这主要是因为这三年降雨量持续增加,但关于这个现象是周期性的,还是可以永远保持的,为此,谢局长提出疑问。对于艾比湖的调水的问题。他说,1984年提出向艾比湖调水,但艾比湖是一个含盐量在87毫克每升水的咸水湖,又处在阿拉山的大风口,很浅仅4米深。而额尔济斯河的水为一级水,调入不恰当。从塞里木湖调水,因为塞里木湖本身保持着平衡,如果调水到艾比湖只会造成塞里木湖的灭亡。从伊犁河上游调水,只为救济一个湖泊也不适合。谢局长还建议将“西水中调”提到日程上来。额尔济斯河北水南调,现已向克拉玛依调了8亿立方米水,将来还会调20亿立方米水。这个工程项目是建立在“西水中调”的基础上。在额尔济斯河临出国境时,有布尔津河汇入。调水至克拉玛依工程已经实施,从克拉玛依调水到乌鲁木齐的工程也已开始,水源的问题必须解决。这个水源便是布尔津河。
, 百拇医药
    郑度院士

    人类活动应符合自然规律,从人类长期发展看,应非常重视生态伦理观念。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植物资源进行开发。从长远看应进行动态监测。

    新疆农业大学许鹏教授

    针对新疆发展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表示,认为应考虑用高效的人工手段做为主体。灌溉农业应是一个旱涝保收的高效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开发农田一定是非常有水的、规划的、高效的开发,但同时也可以搞一点耗水量比较灵活的林草牧带,它本身是一个次一级生产水平的绿色生态保护带,是一个生态经济带,但更重要的是绿色经济保护带。许鹏教授又谈了对塔里木河的治理的看法。认为塔河的治理的重点应在干流的中游,因为中游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本源,也是现在河流改道、泛滥、浪费水源的一个主要地方,而它又是我们从库尔勒到轮台的一个绿洲带的前哨阵地。南疆从阿克苏到库尔勒这一条绿洲带是生命线,是南疆发展的最有利的地方。而现在塔河中游所威胁的重点就是这个地方。而解决塔河下游水的最好方案是改造盐渍盆地的地下水,提取盐渍盆地的地下水,解决盐渍盆地的盐渍化问题,把开都河、孔雀河用在盐渍盆地农业的水用地下水来大量的补偿,而把博斯腾湖的水放3亿-5亿立方米到塔河下游去。
, http://www.100md.com
    新疆石河子大学严以绥教授

    针对扇缘带的生态环境建设谈了自己的观点。提出将山地的羊群转移到次生扇缘带上。本来是扇缘带,建立了人工绿洲后,水位上升,产生次生盐渍化,结果弃耕,就形成次生扇缘带。我们提倡荒漠保育,但对一些次生盐渍化土地,盐碱度在5%以上,自己恢复就非常困难,需要我们帮助它重建。我们可在次生盐渍化土地上种植抗盐碱的岌岌草,它的根可达3米,用农田节水灌溉甚至可以用排碱区的盐水灌溉或城市污水灌溉,发芽后即可不灌溉。造纸厂的污水含有短的蛋白和纤维,灌溉后草地上会结一层皮,这层皮对地面水的散失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

    魏江春院士

    谈到了准噶尔盆地的沙漠保育问题,提出生物结皮现象。认为生物结皮现象是自然现象。80年代人工用秸秆设障,固定流沙,然后种植灌丛,最后灌丛死亡,但那些地方产生了生物结皮现象。通过研究发现结皮中含有苔藓、地衣和藻类,且地衣占相当优势。在有结皮的地方,发现了昆虫和蚂蚁,蚂蚁窝可以解决水的下渗问题。结皮很结实,种子特别草本植物的种子发芽顶不出来,蚂蚁窝也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对结皮的生物特性研究,将这些微小的生物进行人工繁殖,可以加速结皮现象的形成。生物结皮不是资源的利用,而完全是治理问题,防和治的问题。生物结皮现象在防沙治沙方面的作用很大。并且魏院士希望在咨询项目的9个项目中加上这一方面的内容。,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