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青春期保健
编号:124105
Aids发病机制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9日 网易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是通过包膜蛋白gp120与细胞表面的受体CD4相结合,gp120结合CD4的活性位于422-437氨基酸之间,417是关键氨基酸。而CD4与gp120结合的关键残基为CD4氨基酸177残基,37-159氨基酸。HIV可感染任何膜上有CD4分子的细胞,主要为CD4T淋巴细胞(即辅助性T细胞TH),其它如单核巨噬细胞某些皮肤细胞以及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等。HIV进入细胞内至少有三种途径:不依赖CD4的吞噬作用,依赖CD4的内存作用和与胞浆膜融合。除gp120外,有些病毒成份例如gp41对病毒与细胞膜融合是需要的,但精确机制不明。

    HIV的遗传物质为RNA,其复制涉及RNA(+)链基因组反转录DNA,形成环状前病毒,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sc敏感区域内的碱基对中,并潜伏下来。病毒在T细胞内可潜伏数月至数年。

    在感染初期,病毒并不引起广泛在T细胞损伤,且复制率较低。在出现血清学变化后的不同时间里,可测出抗原血症的存在,通常大多数在血清学变化后8~12个月以后,呈进行性下降。在发AIDS前可测出第二峰的Ag血症(大约14个月左右)且Ab水平开始下降(特别是p24抗体),最后Ag血症可再次呈下降趋势,反映了CD4细胞群的完全耗竭。
, 百拇医药
    感染早期,大多数AIDS病人能产生针对HIV的抗体。但并不能阻止病毒的增殖,原因有三:①AIDS病毒由于其能整合到宿主细胞的DNA内,并处于不活化的状态,可长期不被转录和翻译。因此很难成为体液免疫反应的有效靶细胞。②HIV有多种血清型,其突变率相当高,主要发生于与中和抗体相应的gp120表位,从而逃避免疫反应。③HIV病毒在免疫系统的关键细胞群体内增殖和生存。这些细胞正常时能破坏这些病毒,如T细胞和巨噬细胞。

    HIV病毒的复制似依赖于激活的T细胞,当无关的附加抗原(精子感染等)刺激T细胞时,这些已感染的T细胞能产生某些细胞因子,如NF-KB,再结合到IL-2及IL-2受体基因的KD成分上。已知这种特殊的KB成份亦存在于HIV,故当NF-KB之类的蛋白质与HIV增强子相互作用后,启动了mRNA的转录。忆形成的HIV前病毒经mRNA转译为病毒蛋白,形成新病毒。从细胞膜芽生,再侵入其它T细胞,进而引起进行性的CD4细胞的耗竭。在CD4细胞总数低于300/mm3时发展为AIDS的危险性就增加了。
, 百拇医药
    HIV对CD4细胞的致病作用并引起耗竭的原因包括:①病毒芽生使受感染细胞膜破坏。②感染的R细胞形成合胞体(syntitia)。③感染细胞的胞浆内大量非整合的病毒DNA、分散不均匀的RNAs和病毒核心蛋白积聚,干扰了细胞功能。④针对HIV感染的T细胞所产生的免疫反应(由细胞毒T细胞和ADCC机制所介导)导致感染细胞死亡。⑤HIVgp120与胞内CD4分子形成复合物。

    AIDS形成后引起的显著的免疫抑制,除上述T细胞耗竭外,尚可通过一系列机制阻断免疫应答。这些投机包括:①因gp120有的3个区域与Ig基因超家族成员同源,(gp41亦含有与Ig基因成员相似的区域),则释放出的gp120与CD4分子相结合,进而阻断CD分子与MHCⅡ类抗原的相互作用,使抗原提呈细胞不能对辅助性T细胞产生有效的刺激作用。②与病毒Ag相关的免疫复合物和对应的Ab在抑制免疫反应过程中可能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细胞毒性T细胞、NK细胞活性和B细胞的免疫应答也可受到影响。易发生细菌感染,这一情况在小儿发生较早。虽然在HIV感染中B细胞系统似乎一直处于多克隆激活状态,血清Ig水平呈升高现象,但B细胞的体外激活和对主动免疫应答能力则相当低下,这可能与辅助/诱导细胞(Th/Ti)缺损有关,其他细胞免疫应答的低下主要也是因缺少辅助所致。,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