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信息
编号:124282
凝血酶原基因突变可缩短移植肾的存活期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3日 医学空间
     (Am J Kidney Dis 2001;38:1061-1064,1115-1117)

    WESTPORT,11月27日(路透社医学新闻)据11月出版的《美国肾脏疾病杂志》报道,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可增加移植肾衰竭的危险。

    研究人员解释说,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可导致循环凝血酶原水平显著上升,继而出现高凝状态,但目前尚不清楚这将如何影响肾移植的预后。

    德国雷根斯堡Klinikum大学的Michael Fischereder博士比较了270例肾移植受者的移植肾存活情况,其中9例(3.7%)已被证实G20210A核苷酸置换为杂合性。

    G20210A型患者移植肾的中位存活期要比野生型患者短一半以上,两组分别为65.9个月和149个月(p=0.02)。在G20210A组发生移植物衰竭的5例患者中,有3例源于血栓形成事件。

    杂合性G20210A状态可使移植肾存活期缩短的危险性增加2.95倍。在首次接受移植的受者中,该危险性可增加至3.48倍。而其他公认的危险因素在两组间并无差别。因此应考虑将凝血酶原基因G20210A突变作为移植物失活的重要危险因素。

    Fischereder博士告诉路透社医学新闻记者,“血栓形成倾向是同种异体移植失败的危险因素。”他认为,在采集患者病史时应仔细询问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情况。

    研究人员指出,“考虑到这些资料和血栓形成倾向对移植受者的移植物存活和发病率的影响,我们认为应当进行有关肾移植后抗凝治疗的前瞻性试验。”

    Fischereder博士说,“我不赞成在具有血栓形成倾向但无先前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无限制地应用抗凝治疗,但是一些研究者已采用了这种治疗方法。”

    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的Barbara Murphy博士在相关评论中指出,“对疾病易感基因决定簇的识别不仅为我们按各人需要制订治疗方案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明确发病机制和确定新的治疗方案。”, 百拇医药


    参见:首页 > 药学版 > 药物手册 > 西药大全一 > 自身活性物质药理 > 生化制剂,生物制品 > > 凝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