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护理天地 > 临床护理 > 皮肤科护理
编号:125298
物理性皮肤病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8日 林琳护理网
     日光皮炎

    又称日晒伤,是强烈接受日光照射后引起的皮肤炎症。

    1。病因

    是由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线强烈照射引起皮肤的急性红斑、水疱性炎症反应。

    2、临床表现

    日晒后数小时至十余小时,受晒皮肤出现境界清楚的水肿性红斑,严重者可发生水疱,甚至大疱。患处有明显的烧灼感或刺痛。症状在24小时内达高峰,以后红斑、水肿减退,继之出现糠秕样或大片脱屑。

    3、治疗与护理

    经常适当地使皮肤接受日晒,能促进黑色素的形成,从而加强对紫外线的防御能力。曝晒前15分钟在露出皮肤部位上涂布遮光剂,如5%对氨基苯甲酸酒精、5%二氧化钛乳剂。此外,最好避免光照射最强的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在户外活动。已发生日晒伤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皮质激素类制剂。
, http://www.100md.com
    多形性日光疹

    为反复发作的慢性多形性光感性皮肤疾患。

    1、病因

    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迟发性变态反应,其致病光谱主要是中波紫外线。

    2、临床表现

    多见于青年女性。春末夏初开始发病。光照几小时至数日后,局部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好发于面、胸前和上肢。自觉瘙痒。病情变化与日光照射密切相关,病程缓慢。

    3、治疗与护理

    (1)一般护理:经常参加户外活动,但要避免强烈日晒。小剂量的紫外线照射皮肤,逐渐增强光照量,可逐步提高机体对光线照射的耐受能力。外出时注意遮光或搽防光剂,如5~10%对氨基苯甲酸酊剂或乳剂、5%二氧化钛霜等。
, 百拇医药
    (2)药物治疗:口服氯喹,每次0.25g,每日1次,见效后可递减隔日1次,每次0.125g。也可用反应停,200~400mg/天,控制后减为50~400mg/天,持续2~6个月。

    痱子

    是高温潮湿环境下,出汗过多引起的小水疱或丘疱疹。

    1、病因

    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腺分泌过多和汗液蒸发不畅,致使汗管口部角质浸渍、变软,堵塞汗孔,汗液滞留,汗管破裂,汗液外逸而形成小水疱。

    2、临床表现

    初起时皮肤发红,继之发生密集的针头大丘疹或丘疱疹,内含透明浆液,周围有轻度红晕。好发于肘窝、颈部、躯干、股内侧、女性乳房及小儿的面部。自觉痒、刺痛感。皮疹常成批发生,气候转凉,数日内即可干涸脱屑而愈。
, http://www.100md.com
    3、治疗与护理

    住处或工作场所宜通风,避免过热,衣服宜宽大。夏天婴儿睡时应多翻身,常洗浴,浴后扑痱子粉。治疗时局部用温水洗净,揩干后外扑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等。避免热水、肥皂洗烫,忌用软膏、糊膏及油类制剂。

    冻疮

    是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

    1、病因

    由于长时间的寒冷刺激引起皮下小动脉收脉,久之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瘀血,使局部血液循环不良而发病。

    2、临床表现

    当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廓等处受凉后,局部发生紫红色水肿性斑,边界不清,触之较冷,压之褪色。有痒感,受热后更剧。重者可发生水疱和出血性大疱,破后可形成溃疡。
, 百拇医药
    3、治疗与护理

    (1)一般护理:在严冬保持手足干燥,注意保暖。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烤烘及热水浸泡。

    (2)内服药物:口服烟酸等血管扩张剂。口服维生素E,每日600mg,也有一定疗效。

    (3)外用药物:未破溃的冻疮可外用10%樟脑醑或辣椒酊,促进血液循环。破溃液时,先用3%硼酸水湿敷,渗出好转后外用10%鱼石脂软膏。

    手足皲裂

    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手足部皮肤干燥和开裂。

    1、病因

    掌跖部无皮脂腺,角质层厚,冬季汗液分泌少,皮肤干燥,加之各种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理性刺激,使皮肤弹性和韧性减低,当局部活动或牵力较大时,即可引起皮肤开裂。
, 百拇医药
    2、临床表现

    轻者皮肤干燥、裂口,无任何感觉,裂隙深入真皮时有轻度刺痛,当皲裂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时,常引起出血和触痛或灼痛。好发于指屈面、手掌、足跟、足跖外侧等。

    3、治疗与护理

    劳动后洗净手足,冬季外用油脂保护,并注意保暖。外用10~20%尿素霜、0.05%维甲酸软膏。

    鸡眼和胼胝

    是由长期麻擦和受压引起和角质增生性损害。

    1、病因

    由于长期麻擦和受压引起角质增生,还与素质、足畸形或职业有关。

    2、临床表现

    鸡眼好发于青年人,为嵌入皮内的圆锥形象质栓,多见于足跖前中部、小趾外侧或拇指内侧缘,压痛明显。胼胝为境界不清的淡黄色局限性角质肥厚,中央较厚,一般无自觉症状,严重时有压痛,好发于手足。

    3、治疗和护理

    (1)护理要点:减少摩擦和挤压,不穿紧硬的鞋子,鞋内衬以较厚的棉垫和海棉垫。

    (2)治疗:鸡眼可用各种腐蚀药,也可手术挖除。胼胝厚者可用热水浸泡后,用刀削薄,或外用角质剥脱剂如水杨酸火棉胶、维甲酸软膏等。

    , http://www.100md.com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皮肤科 > 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