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图表)
安微省精神卫生中心 万兴松 宋晨霞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龚桂平 陈大年 摘要:对36例高血压病人(I期)运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精神症状的分布和抑郁情绪进行调查。结果提示,SCL-90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SDS也提示大部分因子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提示高血压病与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高血压病 SCL-90 SDS 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易继发心脑肾等器官疾病,危及生命。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起很大作用[5~8]。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建立高血压病的社区保健网络提供理论指导,我们对36例I期高血压病人的精神症状分布和情绪抑郁进行了调查。 1 资料和方法 1.1 入组标准 测血压在21.3/12.6kPa以上的I期高血压病人[1],辅助检查没有发现心、肾和内分泌等客观证据,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 1.2 研究对象 于1995年2月~4月,到安医附院门诊心血管科就诊病人。根据入组标准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符合标准36例病人,男27例。女9人;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3岁,平均56±10.21岁;血压平均为24.6±3.12/13.6±1.87kPa,收缩压最高28.1kPa、最低22.OkPa,舒张压最高17.3kPa、最低12.8kPa。本次研究未将职业、家庭因素、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性等考虑在内。 1.3 调查工具及统计方法 抑郁自评量表(SDS)[2,3],共20项目,按四个等级评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4],共90项目,分五个等级评分。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SDS因子与常模[2]相比较 除体重减轻、无价值感没有显著差异外,无用感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项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1)。表1 SDS单项分与常模单项分比较(x±s) 常模组研究组tP忧郁1.50±0.732.81±0.869.36<0.01晨重晚轻2.31±1.192.50±0.176.33<0.01易哭1.16±0.481.56±0.653.64<0.01食欲减退1.74±1.073.08±0.849.64<0.01失眠1.60±0.853.78±0.8914.50<0.01性欲减2.33±1.213.47±0.887.6<0.01体重减轻1.26±0.631.33±0.590.72NS便秘1.23±0.592.47±0.848.81<0.01心悸1.24±0.582.64±0.8310.00<0.01易倦1.48±0.783.53±0.6518.64<0.01思考困难1.72±1.032.94±1.255.81<0.01能力减退1.81±1.093.19±0.988.62<0.01不安1.50±1.242.98±0.8419.36<0.01绝望1.99±1.052.64±0.934.06<0.01易激惹1.56±0.812.83±0.779.77<0.01决断困难2.24±1.042.72±0.943.00<0.01无用感2.00±1.052.44±1.082.44<0.05空虚感1.96±0.962.56±1.083.33<0.01无价值感1.18±0.581.33±0.541.61NS兴趣缺1.69±0.982.01±0.887.60<0.01 2.2 SCL-90各因子与常模[4]相比较 强迫、偏执、精神病性没有显著差异,恐怖有显著差异(P<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2)。表2 SCL-90单项分与常模比较(x±s) 常模高血压病组tP躯体化1.37±0.481.82±0.644.21<0.01强迫1.62±0.581.72±0.721.01NS人际关系1.65±0.612.48±0.529.58<0.01抑郁1.5±0.593.85±0.7518.8<0.01焦虑1.39±0.432.03±6.176.19<0.01敌对性1.46±0.551.85±0.425.57<0.01恐怖1.23±0.411.47±0.532.72<0.05偏执1.43±0.571.52±0.511.06NS精神病性1.29±0.421.31±0.361.32NS 3 讨论 3.1 高血压的病因有多种假说,心理状况对血压的影响早就有研究,情绪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长期持续紧张和焦虑,使血管紧张性增加,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同时,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形成高血压病[5,6]。还有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①下丘脑血管收缩,神经活动亢进,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升高。②下丘脑功能失调,重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加,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水钠潴留,血压升高。③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多,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3.2 高血压病人在不适感、情绪、生活满意度、自我评价、工作状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都不如健康人,特别在睡眠和记忆方面更为明显[7]。在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研究中,Oken发现,过分谦虚、抑制愤怒的人血压高于自由表达情绪的人。Obb等发现,易导致精神紧张职业的人员中,高血压发生率增高明显[8]。 3.3 本文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的研究,发现部分症状与上述相符。还发现多数病人具有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症状等(这些症状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尚难确定)。从前人及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可能互为因果。也就是说,预防高血压要先纠正不良心理因素,或者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要治疗不良的情绪等心理症状。 高血压病要彻底治愈必须纠正各种心理症状,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医生要走向社区,建立心理卫生保健网络,针对个体的靶症状进行个别治疗,将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4 参考文献(略), 百拇医药
关键词:高血压病 SCL-90 SDS 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很高,易继发心脑肾等器官疾病,危及生命。心理因素在高血压病的发生中起很大作用[5~8]。为进一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为建立高血压病的社区保健网络提供理论指导,我们对36例I期高血压病人的精神症状分布和情绪抑郁进行了调查。 1 资料和方法 1.1 入组标准 测血压在21.3/12.6kPa以上的I期高血压病人[1],辅助检查没有发现心、肾和内分泌等客观证据,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 1.2 研究对象 于1995年2月~4月,到安医附院门诊心血管科就诊病人。根据入组标准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符合标准36例病人,男27例。女9人;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3岁,平均56±10.21岁;血压平均为24.6±3.12/13.6±1.87kPa,收缩压最高28.1kPa、最低22.OkPa,舒张压最高17.3kPa、最低12.8kPa。本次研究未将职业、家庭因素、文化程度和生活习性等考虑在内。 1.3 调查工具及统计方法 抑郁自评量表(SDS)[2,3],共20项目,按四个等级评分。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3,4],共90项目,分五个等级评分。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性。 2 结果 2.1 SDS因子与常模[2]相比较 除体重减轻、无价值感没有显著差异外,无用感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各项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1)。表1 SDS单项分与常模单项分比较(x±s) 常模组研究组tP忧郁1.50±0.732.81±0.869.36<0.01晨重晚轻2.31±1.192.50±0.176.33<0.01易哭1.16±0.481.56±0.653.64<0.01食欲减退1.74±1.073.08±0.849.64<0.01失眠1.60±0.853.78±0.8914.50<0.01性欲减2.33±1.213.47±0.887.6<0.01体重减轻1.26±0.631.33±0.590.72NS便秘1.23±0.592.47±0.848.81<0.01心悸1.24±0.582.64±0.8310.00<0.01易倦1.48±0.783.53±0.6518.64<0.01思考困难1.72±1.032.94±1.255.81<0.01能力减退1.81±1.093.19±0.988.62<0.01不安1.50±1.242.98±0.8419.36<0.01绝望1.99±1.052.64±0.934.06<0.01易激惹1.56±0.812.83±0.779.77<0.01决断困难2.24±1.042.72±0.943.00<0.01无用感2.00±1.052.44±1.082.44<0.05空虚感1.96±0.962.56±1.083.33<0.01无价值感1.18±0.581.33±0.541.61NS兴趣缺1.69±0.982.01±0.887.60<0.01 2.2 SCL-90各因子与常模[4]相比较 强迫、偏执、精神病性没有显著差异,恐怖有显著差异(P<0.05),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敌对性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见表2)。表2 SCL-90单项分与常模比较(x±s) 常模高血压病组tP躯体化1.37±0.481.82±0.644.21<0.01强迫1.62±0.581.72±0.721.01NS人际关系1.65±0.612.48±0.529.58<0.01抑郁1.5±0.593.85±0.7518.8<0.01焦虑1.39±0.432.03±6.176.19<0.01敌对性1.46±0.551.85±0.425.57<0.01恐怖1.23±0.411.47±0.532.72<0.05偏执1.43±0.571.52±0.511.06NS精神病性1.29±0.421.31±0.361.32NS 3 讨论 3.1 高血压的病因有多种假说,心理状况对血压的影响早就有研究,情绪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长期持续紧张和焦虑,使血管紧张性增加,阻力加大,血压升高;同时,交感神经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久之形成高血压病[5,6]。还有可能与下丘脑功能紊乱有关:①下丘脑血管收缩,神经活动亢进,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心排出量增加。血压升高。②下丘脑功能失调,重体——肾上腺皮质轴活动增加,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水钠潴留,血压升高。③垂体加压素分泌增多,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醇系统导致水钠潴留。 3.2 高血压病人在不适感、情绪、生活满意度、自我评价、工作状况和社会支持等方面都不如健康人,特别在睡眠和记忆方面更为明显[7]。在人格特征和行为方式研究中,Oken发现,过分谦虚、抑制愤怒的人血压高于自由表达情绪的人。Obb等发现,易导致精神紧张职业的人员中,高血压发生率增高明显[8]。 3.3 本文对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况的研究,发现部分症状与上述相符。还发现多数病人具有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躯体症状等(这些症状是原发的还是继发的尚难确定)。从前人及我们的研究中可以看出,心理因素与高血压病可能互为因果。也就是说,预防高血压要先纠正不良心理因素,或者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要治疗不良的情绪等心理症状。 高血压病要彻底治愈必须纠正各种心理症状,指导病人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医生要走向社区,建立心理卫生保健网络,针对个体的靶症状进行个别治疗,将能有效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病。 4 参考文献(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