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 成长校园 > 信息
编号:130915
没有大四的我们很无奈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0日 亚洲医药网
      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许是因果报应,或许是命该如此,黑色的七月,我们沿着摇摇欲坠万人争过的独木桥,跟在别人屁股后面,来到了并不是芳草遍地的彼岸——专科学校。于是,我们就成了一个特殊的群落——专科生。

    社会上谈起我们称我们是大学生;在落榜的难兄难妹眼中,我们也是“幸运儿”。可是每当看招聘广告,却让我们不得不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招聘条件学历栏中都有简单的两个字:本科。就连一个小小的打字员也是非“本”不取,专科生则免提。本科院校的学生们提起我们也是一脸的不屑,特别是一谈到工作,类似的话语总是怦然而出:“唉!现在本科生找工作都困难,你们……”虽然说的是实话,可是那神情、那语气让我们感觉倒不如退学干苦力算了。

    看课外书时,总是有几个字刺得我们心痛又眼红:“大四那一年……”我们的大学生活三年就寿终正寝了,“大四”对我们来说就是“社一”(社会大学第一年)。于是很想把书从六楼上扔下去,让他们自由落体,把那几个字砸得粉碎。而自己则在这个过程中独自品尝没有大四的苦涩。

    毕业前夕,我们也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只不过这道风景没有人注意。当本科院校的毕业生见面问:“考研还是工作?”俨然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一点出发,两条道路。”而我们则是直奔同一个主题:“找到了吗?”四处奔波一无所获的我们往往总是摇摇头,那一刻似乎中华五千年的沧桑都写在了脸上。家书又在催问“工作找得怎么样?”不说辛苦只说甘甜“有两家公司让我去应聘,我可以选择一家”。美丽的谎言既安慰家人又安慰自己。信发出,感到空空的,手里和心里。忽然间又感到愧对父母,十年寒窗不仅自己苦,父母也过得很苦,本该让他们轻松一些了,可自己成了推销不出去的热山芋。

    再想想人才交流会上的招聘人员,看了看我们好不容易取得的毕业文凭,一句冷若冰霜的客气将我们拒之门外:“对不起,我们不要专科生。”似乎他那个破破烂烂的小厂也是生产航空母舰的跨国公司。

    仔细想想,我们是否真的和本科生相差十万八千里。三年来,我们也是整天泡在图书馆,我们的课程也不少,WINDOWS、PHOTOSHOP、INTERNET我们也能运用自如。我们知道社会竞争很激烈,我们也把知识塞满了脑袋,那个美丽的“大四”难道真比我们学多很多知识吗?专科自有专科生的优势,或许我们做工作更踏实。特殊群落的我们有我们特殊的悲哀,没有大四的我们常常很无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