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关注艾滋病患者 > 正文
编号:131883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30日 搜狐
     2001年11月5日,“中国第三届性病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研讨会”在湖北宜昌结束。

    来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卫生部的官员,科学家、记者纷纷打道回府。

    小李独自坐在停靠在江边的一艘游轮顶层酒吧的吧台前,一杯接一杯地喝啤酒

    20多岁的小李,是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科学院院士曾毅旗下的“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基金会”的网站编辑,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的顾问。

    他的另外一个重要身份,是艾滋病志愿者。他在上高中时,因输血感染艾滋病,至今已经7年。

    尽管在几天的会议中,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国家卫生部的官员和72岁高龄的科学家曾毅,都和小李交成了朋友。大家和他拥抱、交谈,吃着小李夹的菜。但是在最后的时刻,小李仍然没有彻底地融入他曾经拥有的世界。

    专家说,在中国的艾滋病群体中,他们的身份遍及几乎所有的职业,外企白领、经理、农民、政府公务员、国企职工,甚至医生、记者。

    即使是数年来一直关注艾滋病人的记者和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一个正常人竟然面临着巨大的潜在威胁——这缘于志愿者小李安排的一个游戏。

    他让所有的人站成一个圈,面朝外。小李在圈子中间,悄悄拍了三五个人的背,被拍的人假定感染了HIV病毒或者是患者。然后大家转过身来,随意地互相握手(每一次握手代表一次高危行为,输血、性接触),被假定的感染者在与他人握手时在对方的手心轻轻抠一下,被抠的人下一次握手时,可以选择不握,也可以选择抠对方手心。20秒后,握手停止了。

    在20秒的时间里,几个“感染者”或“携带病毒者”,已经将三分之二的人俘获。

    游戏继续。一位女记者也被人抠了手,事后她说:“我突然感到浑身发冷。”

    游戏告知大家,感染者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单位要开除你,没有了收入;父母孩子配偶如何解释;你想让社会做什么……一个参加者说,“突然之间,我感到了社会的脆弱和人的脆弱,我被假定后,觉得很孤单、无依无靠。"

    但是,这种虚拟的游戏却正在现实中被以几何数字递增的速度克隆着艾滋病感染者。小李说,他不代表中国的60万艾滋病毒感染者,他认为自己是幸运的,除了无法遏止的痛苦,没有受到歧视。

    他说,我不知道我的身体还允许我做多久,但只要我不倒下,我就会更努力地参与到防艾知识的传播工作中。希望病友们更坚强地面对疾病;更希望我的努力可以使一部分人远离艾滋,健康、平静、幸福地生活。

    他很想成立一个类似于感染者的自助组织,希望它的名字是“金色阳光健康传播与帮助中心”,“如果可能,它是一个感染者自助组织,同时又面向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小李在知道自己患艾滋病后写了一首诗,诗的名字叫《一种声音——致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首诗深深感动了参加中国首届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的人们。有一种感觉叫受伤

    有一种心情叫绝望

    我终于知道

    在某个阳光灿烂的早上

    我站在现代化的城市里

    却感觉不到阳光

    也看不到希望

    我站在人前

    销蚀得只剩下一团悲伤……

    ——《一种声音——致一个特殊的群体》

    (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