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性研究 > 性心理 > 性欲
编号:133473
女教授,面对丈夫和旧恋人……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22日 导医网
     F是我国北方某名牌大学的教师,她专心学问,崇敬名家。L教授是这所大学的著名学者,以研究古文化蜚声学术界。F在这所大学毕业后随即在L门下当研究生,于是一场师生恋便开场了。原先F有不少追求者,但她只钟情于同学许某。遗憾的是许某不热心学问,却向往经商。“士不言商”,F很清高,中断了与许的来往,心里也留下了多少空虚。这时L教授发起进攻了,他对F说:“你做得对!我们这类人是精英,生活就要脱俗,你对他的拒绝就是第一世界对第三世界的否定!嫁给我吧,我会给你想得到的一切1他们举行婚礼了。L教授虽年纪比F长26岁,但已丧偶多年,这段婚姻无可非议。

    从此,校园里多了一道风景:每天黄昏人们都见到他们相亲相爱地在林荫道或湖边散步,口里说着英语、法语,笑声飞扬。师生恋,老夫少妻,多么脱俗的一对埃更叫人刮目相看的是,F婚后在学术上突飞猛进,36岁便被破格评为副教授。她也成了学校里的知名人物。

    但是谁也不知道她的内心充满了苦涩。婚后她就发现,丈夫几乎不能完成夫妻关系中的那种份内事。开始她拼命往学术里钻,“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想以事业的成就补回这方面的缺失。但她错了,外面世界的吸引,春心的萌动,她静不下心来。学术里没有男女间的春天,此苦向谁诉?她的女友了解她的痛苦、孤独后,试探着提出:是不是和旧恋人许某见一次面?她脸上飞红,答应了,条件是绝不能让L教授知道。
, 百拇医药
    许某这时仍未结婚,对这种见面很热心。在一次校庆活动中,许某和F见面了。在她家的客厅里他们谈了好久,不期L教授回来了,当面斥责他们。不管F如何申辩,L教授都压不下心头火,许某几乎是被赶出去的。F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侮辱。这些她都忍下了。在以后的日子里,最使她难于接受的是,L教授常常以施舍者的面目,以名教授的高姿出现在她面前。他大度地在自己的文稿上签上F的名字,送去学术刊物发表,然后对F说:“我会使你成为名女人的1她这时才完全发现,他们的婚姻像一种交易!

    越是痛苦、孤独,她越想跟许某再见面。在女友的安排下,但没有事先预约,她来到了许某那套空置的房间。不巧,这一天许某带着一女友也来了。F赶快躲进了里间,听着他们的谈话,她瘫倒在地上。他们发现了她,许的女友乘机把她奚落了一顿,说:“我知道你是谁,要装正经就装到底,干吗又在这里露面?”许某制止她,和她扭打起来。F满脸羞赧,悄悄地走了。她觉得被戏弄了,这个世界尽是虚伪之徒,险恶的嘴脸。许某以后找到她,说这完全是误会,他是真诚地爱她的。但行为比语言更有力,许某的话是诚实的,但这时却分外苍白。
, 百拇医药
    L教授知道了这件事,但他愤而不怒,和他的两个女儿仍谈笑风生,仍挽着F去散步。在外人的心目中,他们仍是恩爱夫妻。而F呢,她觉得自己已走进一条死胡同,她反复地对自己说:“我怎么能离婚?我怎样才能对得起自己?我该怎么办?”最后她给女友写了一封信:“我该有勇气面对真实的我了。他想利用名利和恩赐换得我整个生命,献上他的祭坛,这真是用文明的绳索杀人……”

    她有了一种清醒,但又陷进了另一种迷茫,她找不到出路,终于向湖里纵身一跳……第二天人们发现了她的尸首。她知道要成为祭坛上的牺牲品,可是她仍向着祭坛走去……

    写完这个故事,我自己也震惊了。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答案是她的精神枷锁太多,太沉重了。她至少有三具精神枷锁。

    一是腐朽的贞节观。封建主义要求妇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从一而终。这早已是埋进历史垃圾堆的东西了,但如今仍有一些人信奉着它。没有正常生理基础的婚姻理所当然是不能成立的,F如果要取消这种婚约,法律是支持的,舆论也会支持的,可是她至死仍在问自己:“我怎么能离婚?”她怕什么?她怕“离婚”这恶名。为摆脱苦闷、孤独,跟当初恋人会会面,谈谈心,这本来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可是她要偷偷摸摸。怕什么?怕“不贞”这一恶名。
, http://www.100md.com
    第二具枷锁是名利、唯有读书高思想。L教授正是用这点来笼络她的,“我可以使你成为名女人”,“我可以给你想得到的一切”,这些诺言使她心甘情愿地搭上L教授这辆顺风车。只是最后她才承认,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种交易。她的“唯有读书高”想法也是必然的,为此她清高地拒绝了热烈追求她的许某。

    第三具枷锁是爱面子,一种虚伪的自尊。她的女友曾公开揭穿她和L教授的所谓学问,不过是一些虚玄的无实际意义的东西。她承认是这样,但却哀求女友不要去揭穿它。她知道她和L教授的恩爱是做给人看的,但仍依顺着一次又一次地在众人面前表演。给她面子的是“学术”和这个“家”,怎么能揭去它的外表,让人看见丑陋的内部?她情愿去投湖,只要保住面子。她这样做了。一些东西,只要我们不自觉,或者自觉了又不愿摆脱它,就会成为精神枷锁;沉重的精神枷锁会使人不能自拔。女副教授留下的教训多么深刻。

    要能摆脱精神枷锁,理智很重要,即要清醒地看到自己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中,碰到了什么问题。还需要勇气,即一旦明白精神枷锁所在,就有勇气和决心去冲破它,挣脱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敢于正视现实,不躲避它,更不听任它摆布。F对自己的遭遇,是有许多清醒认识的,甚至已意识到自己将成为祭品。可是她缺乏勇气和决心,终于不能自拔。其实她只要抛开名利、清高,抛开那些虚伪的自尊,她就自由了。这叫自我解放。她至死下不了这个决心,拿不出这种勇气解放自己。她以死来逃避这一切。

    还有一点,她不知道自己有了心理障碍,更不知道要去求助心理医生。她长期的痛苦体验已构成慢性焦虑。焦虑的生理反应基础是植物神经系统的高度兴奋,心理反应则是理性思维削弱,并形成“思维固着”——想不开,钻牛角尖。焦虑中有一种称为“道德性焦虑”,她正是在“离婚是不是道德”、“找旧恋人是不是偷情”这些道德问题上钻牛角尖,想不开的。她焦虑不堪,最后是精神衰弱得不堪负荷了,只存下一个死的念头。心理医生是完全能帮助她解除这一切心理障碍的,但她自始至终不知道这样做。这再次告诉人们,心理健康的重要,开展心理咨询的重要。,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