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两性时空 > 疾病与性 > 艾滋病 > 更多1
编号:134872
中国人更易感染艾滋病病毒?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13日 广州日报
     艾滋病至今尚无回天良药。面对这一严重的世界性瘟疫,全世界科学家使出18般武艺,寻找致病线索和治疗药物。

    科学家已经知道动物细胞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在美国也有些人群令科学家迷惑不解:他们吸毒或是同性恋者,常与艾滋病患者接触却没有受到感染。这表明,另有其它因子在艾滋病的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996年,《自然》、《科学》、《细胞》等三个科学杂志先后刊出美国等多家实验室的论文,论文称,那些幸免于难的极少数人,得益于自身体内CCR5基因缺失了32个碱基,使他们的机体获得了天然的抵抗艾滋病病毒的屏障。这一发现被认为是艾滋病研究发展史的里程碑。CCR5△32基因突变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影响,如果能人为地剔除这段碱基,岂不可使人类拒艾滋病于千里之外?

    当时,科学家已鉴定出在美国白人和欧洲后裔中,CCR5△32等位基因突变率约为10%,在全欧洲、中东和印度为2%~5%。中国人群中与艾滋病相关的抗性基因的状态如何呢?1997年王福生教授的课题组开始相关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人该基因突变率为0.119%,其中维吾尔族最高,为3.48%,蒙古族人为1.12%,汉族人仅发现6例,突变率为0.16%。

    所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也有个别人对艾滋病有抗性,但绝大多数中国人并未得到老天爷的特别垂怜,较欧美人更易感染艾滋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