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胃疾病 > 胃溃疡 > 应激性溃疡
编号:137244
应激性溃疡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7日
     由于外伤、大手术、颅脑部疾病、严重感染、药物等因素引起的胃肠道粘膜急性损伤、出血、糜烂、坏死而形成的溃疡称应激性溃疡。

    【诊断】

    1、病史

    发病前有外伤、大手术(心血管、胸腹部、泌尿系等,多在术后7~10日之后发病)、颅脑疾病(脑血管意外、颅内外伤、颅内感染)、严重感染(如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型肺炎、流脑)等病史。

    2、临床表现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多于应激后10日左右发病。主要表现为无预兆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即呕血、黑便,发病多突然,常无前驱征兆且出血不易止住,可导致出血性休克。出血停止后常易复发。此外,可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反酸等消化系统症状,但较一般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为轻。
, http://www.100md.com
    3、纤维胃镜检查

    争取于出血开始12~24小时内检查,对本病有重要诊断价值。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点片状糜烂、出血,大小不一的多发性溃疡,溃疡面有新鲜出血或血凝块,边缘整齐,可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

    4、X线钡剂检查 由于应激性溃疡多为浅表性故不易发现,如作气钡双重造影,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5、腹腔内脏血管造影 对上述检查阴性而应激性溃疡的诊断又不明确者,可考虑作腹腔内脏血管造影,可帮助确定出血部位。

    【治疗】

    1、预防性治疗

    现倡用对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有高危因素者如大面积烧伤(>35%的二度烧伤)、严重的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及多脏器衰竭等,除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纠正水、电解质失衡,治疗原发病外,可口服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初步剂量可按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量,待病情逐渐稳定后停用。疗程约1~2周。
, http://www.100md.com
    2、止血

    下胃管抽吸胃内容物后,用冰盐水洗胃,再灌注止血剂,如去甲肾上腺素、阵氏溶液等,或口服止血药,如凝血酶口服2万u(加入牛奶100ml),以后2万u口服,每2小时1次。

    3、给予中和胃酸的药物

    大剂量的氢氧化铝胶、镁乳可中和胃酸,使胃液pH值>5.0,可有一定疗效。若单用中和胃酸药物无效,胃液pH值不能上升至5.0以上,可加服抗胆碱能或以下药物。

    4、抑制胃酸分泌药物

    在出血严重情况下,可缓慢静脉注射法莫替丁20mg,每12小时1次。或将雷尼替丁以每小时25mg速率,缓慢静脉滴注50mg,每隔6~8小时可重复1次,可连续应用,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法,剂量为150mg,2次/日。或用甲氰咪胍200mg,缓慢静脉注射,2次/日,以后改为口服,400mg,2次/日。H2受体阻断剂对应激性溃疡疗效较佳。若按此剂量应用12~24小时不见疗效,应抽取胃液测定pH值后调整剂量再用药,或应考虑诊断是否正确。

    5、胃镜下止血 可采用喷洒止血剂、高频电凝、激光止血等方法。

    6、治疗原发病 积极治疗创伤、感染,停用加重应激性溃疡的药物。

    7、手术治疗

    多数患者可用内科治疗止血,但仍有少数患者需作胃大部切除等手术。手术指征为:①出血量多且迅速出现休克,经内科治疗无效者;②内科止血后于48小时内又大出血者;③伴有穿孔或有动脉硬化不易止血者;④近期内有反复上消化道大出血史者。,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