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研究动态 > 信息
编号:141019
大黄作用浅议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694期
     一、大黄能祛胃家实大黄性味苦寒,苦能祛实,寒能清热,这是大黄全部功能的概括。大黄的临床应用,始于《伤寒论》,《伤寒论》中阳明承气汤诸方,均以大黄为主药,《伤寒论》中谓阳明病为“胃家实”,“胃家”的含义,不但包含整个大小肠,而且以胃能统六腑。谓胃为六腑之主,胃和则六腑俱和。这个胃的主要生理功能,以下行为顺,以通降为和。一旦发生热病,胃的通降下行失职,便成里实热证的胃家实。用大黄能恢复其下行通降功能,所以能祛胃家实。胃家实就是大黄的适应证。

    二、适应证广泛胃失其下行通降功能,为临床常见症状,所以大黄的适应证甚为广泛,不但是急腹症,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出现胃实热证,用大黄悉能转危为安。心脑血管病,中风排除脱证,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只要辨证无误,用大黄后危笃症状立即缓解;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胃实热而喘嗽多痰者,用大黄后能止嗽定喘消痰;其他如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尿路感染结石等,如伴见胃热实的,用大黄无不获效。还有如狂犬病,破伤风,毒蛇咬伤等许多疑难杂症,更不胜枚举。其适应性之广,疗效之卓越,引起现代学者的关注,但用肠源性感染和肠源性内毒血症来解释,是不能说明问题的,特别是骨伤、外科急症,例如挤压综合症用大黄的卓效,绝不是用感染所能解释的。
, 百拇医药
    三、少量应用大黄的作用大黄用少量无明显泻下,临床上常用于慢性胃炎与消化性溃疡,由于胃肠的下行通降功能失职,发生腹胀纳减,用少量大黄以恢复其下行通降功能,使胀消纳增。所谓大黄健胃,实际上就是促使胃肠下行通降的一种动力作用,适用于热证。常见一些慢性病,因病程日久而体力渐衰间有发生胃实热者,可以用大黄少量轻投以图缓效,或通过炮制以削减其苦寒性,成药如清宁丸、酒制军等均可选用,或因人制宜,配制成丸或煎膏服,常见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动脉硬化等,用少量大黄以保持大便通畅为度,就能获得降压、降脂、减肥等作用。若单纯肥胖症用大黄、亦必胃实热者有效。因为中医谓肥人多阳虚、多气虚、多痰湿,若阳虚、气虚、痰湿之体用大黄无异落井下石。

    四、大黄的行瘀止血作用行瘀止血,亦须分寒热虚实,辨证论治。大黄的行瘀止血,也可以说大黄苦寒清热祛实的作用的一个方面。例如泻心汤治吐衄,其出血必在上部,常见上消化道出血,如胃炎,消化性溃疡,门静脉曲张破裂,肺痨咯血、支扩咯血、鼻衄及倒经等,审其胃实者为气火上逆,用大黄苦寒下行通降,直折其火热,效如桴鼓。如出血见于下部,乃结热迫血妄行,见尿血、便血、痔血与妇女经水淋沥或下血块,或产后恶露不净,用大黄清热行瘀止血,桃仁承气汤证可以为证。又妇女血瘀经闭、痛经用大黄。余听鸿《诊余集》治一女闭经用大黄获效,谓“若不用大黄,用归、桃、棱、莪千剂亦徒然”。可见大黄祛瘀与一般祛瘀不同也。近人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多数伴便秘,用大黄通腑即能改善。笔者尝治不孕症多例,伴见胃家实者,用大黄亦即能获效。
, 百拇医药
    大黄祛瘀又为伤科所常用,伤科早期常用复元活血汤、大成汤、黎洞丸等均以大黄祛胃实,胃实去而损伤易康复,特别是胁肋损伤,或胸腰脊椎骨折而腹胀便秘,用大黄泻下后立即缓解。

    五、虚证忌用大黄大黄适应症虽广泛,疗效又卓著,但是不能离开中医辨证,不能片面夸张。用之得当能起死回生,用之失当则祸不旋踵。大黄适应于实热证,虚证忌用。慢性病日久,如肺痨症的潮热咯血,神经衰弱的失眠头昏,肺心病的喘嗽多痰,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往往因久病而体力虚弱,但若见胃实热便秘,仍可使用大黄,但是虚证则不然。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病在阳明用大黄效如桴鼓,若进入太阴,见痞满腹痛,食不下,呕吐便溏的脾虚证则忌用大黄。正如王叔和说的“大黄入腹,阴盛则毙”。误用大黄则阳气侵亡,虽不似药物中毒的危症立见,其伤残阳气,绝对不能漠视。民间有句谚语:“人参杀人无怨,大黄救命无功”,从这话也可以看出误用大黄伤人的祸害是深入人心的。, http://www.100md.com(牟允方)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草药汇编 > 中药大典 > 根茎类 > 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