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动态 > 理论研究
编号:141082
精神病学的遗传学研究(之二)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24日 科技日报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通过对精神疾病的生理、生化、影像、药物治疗以及社会家庭、环境等方面的观察,对精神疾病的发病机理作出了各种假说和推断。长期以来对家系、双生子及寄养子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基本都支持精神疾病致病机理中存在遗传因素,而80年代中后期对精神疾病遗传流行病学的大规模调查,更充分显示了精神疾病的遗传基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遗传因素对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生明显是重要的,尽管目前的结果并不足以解释整个发生模式,对其致病的遗传机制还知之甚少。

    很长时间内由于研究手段的限制,对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病因学研究一直都未取得较大进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遗传学理论和手段的进步给精神疾病的研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各种分子遗传学研究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使研究者能够借助许多遗传疾病的研究手段对精神疾病进行研究。

    从1985年开始,对精神疾病的大量的参数、非参数连锁分析以及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报道,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提示:6号、8号和22号染色区域可能蕴藏易感基因位点,而5-HT2a、DRD3、NOTCH4、COMT、DISCI、DISCII等基因被认为是热点候选基因;对双向情感障碍的研究提示:6号、16号、18号、21号、22号和X染色体可能蕴藏易感基因位点,而 S ERT基因被认为是热点候选基因;对迟发性阿滋海默病的研究提示:1号、19号、10号和19染色体可能蕴藏易感基因位点,而A2M、ACE和APOE基因被认为是热点候选基因。

    由于精神疾病的诸多复杂之处,对精神疾病的遗传研究,无论是家系基础上的定位克隆,还是大量的在群体基础上的对候选基因和候选区域的关联分析,并未取得多少成功,其最大的问题是,一项研究的结果不能被更多其它的研究所重复,但是这些研究无疑将对将来最终阐明精神疾病的致病机理打下了基础。,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