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价仍需“减肥” 药费才能减轻
药品价格一度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相当一段时间,我国药品市场价格秩序混乱,价格大幅度上涨,社会医药费负担过重。从1999年5月31日开始,医药管理部门汇同物价部门连续8次降低部分药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药品价格上涨势头,广大患者从中得到一定实惠。最近一次是5月11日,国家计委审定公布阿莫西林等69种化学药品的价格,并将分期分批审定公布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药品的价格。但有关专家指出,尽管经过了3年的整治,药品虚高定价和购销中的高额折扣问题仍未获根本解决,药品实际出厂价与批发价、零售价之间的差距仍然过大,药品价格仍需“减肥”。
国家连续8次降低了几百个品种和规格的药品零售价,降价的幅度也不算小。但许多人反映药费负担并没有真正降下来。究其原因,一是物价部门降价的药品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日常药;二是药店包括一些医院的药房在进药时,倾向于选择尚有降价空间或有足够利润可图的药品,以逃脱物价检查视线;三是一些生产企业转向或停止生产降价幅度太大的医疗急救药品,使医院在此类药品供应上出现短缺,迫使其高价购进;四是医院部分医生在给病人开处方时,从个人利益出发,有意使用高价药。
, 百拇医药
一药多名称让人分不清
国家发布的降价药品大部分只用化学名称,而不用商品名称,不少人由于分辨不清,丧失了购买降价药品的机会。
现在的药品名称已不同于十几年前的“去痛片”、“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时代。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迅速,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生产、经营、进口不断增多,药品的商品名、别名不断增加,有的多达十几个,这就造成消费者分不清药名。比如,国家公布降价药品的名称为羟氨苄青霉素,可是百姓知道的却是“阿莫西林”、“广林”、“益萨林”、“阿莫仙”等等,根本不知道它们就是羟氨苄青霉素!抗心绞痛药“硝酸异山梨脂”为化学名,商品名又叫“心痛治”、“消心痛”、“安其伦”、“宁托乐”等,别说是普通患者,就是医务人员也未必都能说清楚。
针对药品降价,一些药厂采取了同药异名的手段,将同一种药换个别名,猛登广告,提高价格,以“新药”的身份再现市场,功效与原来基本相同,而价格相差悬殊。另外,三资企业药品的价格往往比同类国产药品价格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如调价前的环丙沙星,零售价为16.2元,而不少厂家的出厂价仅为1.8元,一些医疗机构进价不足2元,医院售价却升至16.2元。同类药品叫“特美力”的价格为144.9元,叫“西普乐”的150.65元。
, 百拇医药
降价药不开高价药猛上
哪些药品价格降了,患者知之不多,但医生心中有数。如果医生有意不开降价药,患者就很难感受到降价带来的实惠。部分医疗部门、少数医生在以药看医、以药找医思想的影响下,在药品回扣、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愿开降价药,而热衷于开高价药。
大连物价部门接到这样一则投诉:一位药品管理部门的同志领着儿子去大连市一家医院看病。头一天打的针剂是氧氟沙星,降价前一支49元,降价后仅为10元,吃的氧氟沙星每盒15.80元;而第二天又去看病时,另一医生开的针剂是甲磺酸培氟沙星,又称“维宁佳”,售价61元,吃的药为“贝泰”,价格为38.3元。比较起来,前一天划价为25.80元,第二天则为99.30元。在家长提出疑问后,医生将处方改了过来。
无独有偶。钟女士患感冒到一家医院就诊。她平时开的是青霉素注射剂。而这次医生并没有问是否有青毒素过敏史,就直接开了另一种针剂,说是“新药”,一划价70多元。已下岗的钟女士拿着划价单要求重新开青霉素,结果花了不足20元。一前一后相差50多元。由此看来,一些医生对患者的经济条件不闻不问,一味开“好药”、“新药”,也是患者感受不到降价药品好处的另一重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降价打埋伏百姓难了解
尽管物价部门将国家有关药品降价的文件下发到医疗单位和药品经销部门,但仍有一些单位并没有按规定日期执行降价。更有一些医院和药店,时至今日还在偷偷地按原价销售降价药品,尤其是降价幅度大的药品迟迟不能真正兑现。
魏先生跑遍北京大街小巷,就是买不到“利君沙”。他问西单金象大药房的售货员为什么不进货?售货员回答说,降价后厂家嫌利润低,可能不生产了,现在厂家也没货。后来他终于在南小街一家药店买到“利君沙”了,但一看价格却是每盒15元,而国家公布的降价目录里,“利君沙”由每盒15元降至了10元。一家药店的经营者说了句心里话:“老百姓只知道有降价这回事,但降的是哪一种,降多少,其实一点不清楚。真要降价幅度大了,药店少挣不少钱。”
实事求是地讲,国家几次调价幅度是相当大的,但老百姓感受不是十分明显,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家每次下发降价药品文件,标明的只是降价后的价格,而不标明降价前的“原价”。消费者看到的现价依然很高,却不知道降价前更高的价格了。
, 百拇医药
药品的几次降价,都是在不降低企业的实际出厂价的前提下,以各地调查的药品实际价格为基础,重新核定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砍掉其中的“水分”。这些药品价格的调整,有的是一步到位,有的则是逐步到位的。如氨苄青霉素胶囊1999年降价至16.80元,2000年又降为11元。如果医院和药店在标签上注明原价和现价,消费者就一目了然,对药品降价就感受更深了,这样做也有利于对药品价格的社会监督。
不购降价药紧跟新特药
有的患者感受不到药品降价的实惠,是因为他们盲目追求新药、特药、高价药,以为药一旦便宜,药效就要差。消费者往往盲目地相信广告,赶时髦,出什么新药便买什么药,换个药名、打个广告就能招徕一个消费群体。试想,一种药品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元的广告投入,不从药价里出又从哪儿出呢?
有位医院院长介绍,有些患者经常让医生“开点好药”,好像便宜药治不了病似的。医生也投其所好,尽开价高的药。譬如一位胃溃疡患者,偏要开上百元的药。实际上国家已降价的治胃病的雷民替丁片剂每盒仅为2.10元,100盒才210元。而高价的新药疗效基本一样,200元钱都不够开上两盒的。本来花小钱就可以治大病,可一些患者接受不了这种观念。药品降价对他们来说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们的消费心理是畸形的。
, 百拇医药
一位药厂厂长说:“有很多地产药,疗效好,价格便宜。如此低价药想搞更多的广告投入是不太可能的。但不少消费者只顾跟“明星”跑,跟着广告走,专买高价药。不要说医院,就是各大药房,谁不愿卖高价药,药价越高,单位效益越好。”
“虚高”是顽疾改革方治本
卫生部经济研究所调查表明,从1990年至1997年,我国居民人均药品消费额,从36.6元增加到131.3元,年增长率为14.5%。在全国物价持续下降或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药品是少数几个不降反升的物品之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位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要花费79元,住院需花费2891元。不同医院的医疗费用也相距甚远。如在卫生部直属医院,平均每一门诊人次医疗费用为163元,住院费用为7961元。而在普通县级医院,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9元和1508元。以上两项费用中,药费分别占60%和47%,这说明医疗费用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药品价格上涨造成的。
据报道,从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里,我国居民患病率增加了7.3%,但却有50%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就诊率比5年前下降了18.8%,一些中小城市30%的住院病人宁肯在家服药治病,因为住院费用太高,家庭负担不起。
, http://www.100md.com
药品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呢?按规定,医院和药店可以在药品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价15%零售给患者,这是正常差价。但实际情况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制药企业从50年代的5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家,其中合资企业达1500家。市场供过于求十分严重,迫使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推销药品。目前,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已发展到1.7万家。过多过滥的批发企业竞相向医疗单位推销药品,药品市场竞争演变为折扣的竞争。这使得医院可以用比国家定价低许多的价格买到药品,然后按国家确定的批发价加15%的价格卖给患者,从中牟取暴利。
药品是特种商品,关系着人的生命问题。老百姓希望政府更多地进行指导和干预,降价的范围广一些,幅度大一些。毕竟过去降价药品的数量太少了,一万多种药品,只降了几百种,而其中治疗心脑血管病、老年病、慢性病等疗效较好的药品则鲜有降价。
要使虚高的药价有效降低,除了继续下调定价外,还应加快医疗保险和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培养竞争机制,从源头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目前,国家计委提出,可以扩大定点药店、定点医院的范围,定点药店直接提供与医院药房竞争的可能,定点药店范围越大,竞争机制作用的范围就越大;逐步实行“医药分开”,形成合理的医疗补偿机制,减少甚至取消药品销售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功能,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直接利益关系,从根本上为竞争创造条件,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
宋维家 郭宏鹏《法制日报》 2001年6月02日, http://www.100md.com
国家连续8次降低了几百个品种和规格的药品零售价,降价的幅度也不算小。但许多人反映药费负担并没有真正降下来。究其原因,一是物价部门降价的药品有相当一部分并非日常药;二是药店包括一些医院的药房在进药时,倾向于选择尚有降价空间或有足够利润可图的药品,以逃脱物价检查视线;三是一些生产企业转向或停止生产降价幅度太大的医疗急救药品,使医院在此类药品供应上出现短缺,迫使其高价购进;四是医院部分医生在给病人开处方时,从个人利益出发,有意使用高价药。
, 百拇医药
一药多名称让人分不清
国家发布的降价药品大部分只用化学名称,而不用商品名称,不少人由于分辨不清,丧失了购买降价药品的机会。
现在的药品名称已不同于十几年前的“去痛片”、“青霉素”、“复方新诺明”时代。我国医药市场发展迅速,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生产、经营、进口不断增多,药品的商品名、别名不断增加,有的多达十几个,这就造成消费者分不清药名。比如,国家公布降价药品的名称为羟氨苄青霉素,可是百姓知道的却是“阿莫西林”、“广林”、“益萨林”、“阿莫仙”等等,根本不知道它们就是羟氨苄青霉素!抗心绞痛药“硝酸异山梨脂”为化学名,商品名又叫“心痛治”、“消心痛”、“安其伦”、“宁托乐”等,别说是普通患者,就是医务人员也未必都能说清楚。
针对药品降价,一些药厂采取了同药异名的手段,将同一种药换个别名,猛登广告,提高价格,以“新药”的身份再现市场,功效与原来基本相同,而价格相差悬殊。另外,三资企业药品的价格往往比同类国产药品价格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如调价前的环丙沙星,零售价为16.2元,而不少厂家的出厂价仅为1.8元,一些医疗机构进价不足2元,医院售价却升至16.2元。同类药品叫“特美力”的价格为144.9元,叫“西普乐”的150.65元。
, 百拇医药
降价药不开高价药猛上
哪些药品价格降了,患者知之不多,但医生心中有数。如果医生有意不开降价药,患者就很难感受到降价带来的实惠。部分医疗部门、少数医生在以药看医、以药找医思想的影响下,在药品回扣、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愿开降价药,而热衷于开高价药。
大连物价部门接到这样一则投诉:一位药品管理部门的同志领着儿子去大连市一家医院看病。头一天打的针剂是氧氟沙星,降价前一支49元,降价后仅为10元,吃的氧氟沙星每盒15.80元;而第二天又去看病时,另一医生开的针剂是甲磺酸培氟沙星,又称“维宁佳”,售价61元,吃的药为“贝泰”,价格为38.3元。比较起来,前一天划价为25.80元,第二天则为99.30元。在家长提出疑问后,医生将处方改了过来。
无独有偶。钟女士患感冒到一家医院就诊。她平时开的是青霉素注射剂。而这次医生并没有问是否有青毒素过敏史,就直接开了另一种针剂,说是“新药”,一划价70多元。已下岗的钟女士拿着划价单要求重新开青霉素,结果花了不足20元。一前一后相差50多元。由此看来,一些医生对患者的经济条件不闻不问,一味开“好药”、“新药”,也是患者感受不到降价药品好处的另一重要原因。
, http://www.100md.com
降价打埋伏百姓难了解
尽管物价部门将国家有关药品降价的文件下发到医疗单位和药品经销部门,但仍有一些单位并没有按规定日期执行降价。更有一些医院和药店,时至今日还在偷偷地按原价销售降价药品,尤其是降价幅度大的药品迟迟不能真正兑现。
魏先生跑遍北京大街小巷,就是买不到“利君沙”。他问西单金象大药房的售货员为什么不进货?售货员回答说,降价后厂家嫌利润低,可能不生产了,现在厂家也没货。后来他终于在南小街一家药店买到“利君沙”了,但一看价格却是每盒15元,而国家公布的降价目录里,“利君沙”由每盒15元降至了10元。一家药店的经营者说了句心里话:“老百姓只知道有降价这回事,但降的是哪一种,降多少,其实一点不清楚。真要降价幅度大了,药店少挣不少钱。”
实事求是地讲,国家几次调价幅度是相当大的,但老百姓感受不是十分明显,其中一个原因是,国家每次下发降价药品文件,标明的只是降价后的价格,而不标明降价前的“原价”。消费者看到的现价依然很高,却不知道降价前更高的价格了。
, 百拇医药
药品的几次降价,都是在不降低企业的实际出厂价的前提下,以各地调查的药品实际价格为基础,重新核定出厂价、批发价和零售价,砍掉其中的“水分”。这些药品价格的调整,有的是一步到位,有的则是逐步到位的。如氨苄青霉素胶囊1999年降价至16.80元,2000年又降为11元。如果医院和药店在标签上注明原价和现价,消费者就一目了然,对药品降价就感受更深了,这样做也有利于对药品价格的社会监督。
不购降价药紧跟新特药
有的患者感受不到药品降价的实惠,是因为他们盲目追求新药、特药、高价药,以为药一旦便宜,药效就要差。消费者往往盲目地相信广告,赶时髦,出什么新药便买什么药,换个药名、打个广告就能招徕一个消费群体。试想,一种药品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元的广告投入,不从药价里出又从哪儿出呢?
有位医院院长介绍,有些患者经常让医生“开点好药”,好像便宜药治不了病似的。医生也投其所好,尽开价高的药。譬如一位胃溃疡患者,偏要开上百元的药。实际上国家已降价的治胃病的雷民替丁片剂每盒仅为2.10元,100盒才210元。而高价的新药疗效基本一样,200元钱都不够开上两盒的。本来花小钱就可以治大病,可一些患者接受不了这种观念。药品降价对他们来说起不了什么作用,因为他们的消费心理是畸形的。
, 百拇医药
一位药厂厂长说:“有很多地产药,疗效好,价格便宜。如此低价药想搞更多的广告投入是不太可能的。但不少消费者只顾跟“明星”跑,跟着广告走,专买高价药。不要说医院,就是各大药房,谁不愿卖高价药,药价越高,单位效益越好。”
“虚高”是顽疾改革方治本
卫生部经济研究所调查表明,从1990年至1997年,我国居民人均药品消费额,从36.6元增加到131.3元,年增长率为14.5%。在全国物价持续下降或保持平衡的情况下,药品是少数几个不降反升的物品之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位居民看一次病平均要花费79元,住院需花费2891元。不同医院的医疗费用也相距甚远。如在卫生部直属医院,平均每一门诊人次医疗费用为163元,住院费用为7961元。而在普通县级医院,这两个数字分别为49元和1508元。以上两项费用中,药费分别占60%和47%,这说明医疗费用的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药品价格上涨造成的。
据报道,从1993年到1998年的5年里,我国居民患病率增加了7.3%,但却有50%的城市居民有病不看,就诊率比5年前下降了18.8%,一些中小城市30%的住院病人宁肯在家服药治病,因为住院费用太高,家庭负担不起。
, http://www.100md.com
药品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呢?按规定,医院和药店可以在药品批发价的基础上加价15%零售给患者,这是正常差价。但实际情况是,我国药品生产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制药企业从50年代的500多家发展到现在的6000余家,其中合资企业达1500家。市场供过于求十分严重,迫使企业采用不正当手段推销药品。目前,我国的药品批发企业已发展到1.7万家。过多过滥的批发企业竞相向医疗单位推销药品,药品市场竞争演变为折扣的竞争。这使得医院可以用比国家定价低许多的价格买到药品,然后按国家确定的批发价加15%的价格卖给患者,从中牟取暴利。
药品是特种商品,关系着人的生命问题。老百姓希望政府更多地进行指导和干预,降价的范围广一些,幅度大一些。毕竟过去降价药品的数量太少了,一万多种药品,只降了几百种,而其中治疗心脑血管病、老年病、慢性病等疗效较好的药品则鲜有降价。
要使虚高的药价有效降低,除了继续下调定价外,还应加快医疗保险和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培养竞争机制,从源头上解决药价虚高问题。目前,国家计委提出,可以扩大定点药店、定点医院的范围,定点药店直接提供与医院药房竞争的可能,定点药店范围越大,竞争机制作用的范围就越大;逐步实行“医药分开”,形成合理的医疗补偿机制,减少甚至取消药品销售对医疗机构的补偿功能,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销售的直接利益关系,从根本上为竞争创造条件,让百姓获得更多的实惠。
宋维家 郭宏鹏《法制日报》 2001年6月02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