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事药政 > 各家评论
编号:144860
“入世”促使我们加快改革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9日 国医网
     我非常盼望早日加入WTO,因为作为医生,并曾当过院长,我深深知道,目前像北大口腔医院这样一批公立医院的问题太多。希望“入世”能成为催化剂,促进改革的深化。

    改革开放20年来,医院获得了巨大发展,但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若不改革,势必阻碍医院的发展。1988年我担任院长时,医院年收入不足500万,每做一付假牙要赔120%,原因是医院不搞成本核算。后来我们开始算经济账,逐步放开价格,医院开始扭亏为盈,不合理的收费制度开始改变。再如分配机制,要打破平均主义,向一线医生倾斜,阻力也很大,这个阻力必须打破。

    在人们对医院的服务仍不满意。如正畸科,一年只挂两次号,布告贴出后,排队挂号者把道路交通都堵塞了。这说明我们的医疗服务仍不能满足社会需要。现在北大口腔医院的门诊量为日均2400人,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但仍有许多人挂不上号。这一方面说明老百姓信任我们,另一面反映了老百姓看病仍很不方便。在一些发达国家,只要打个电话,牙医就会上门服务。这就是体制问题。病人都集中到大医院,对医院本身而言也不是好现象。作为国家级大医院,任务不仅是看病,还承担着教学、科研等任务,要培养医生,发展口腔医学,确立我国口腔医学在国际上的地位。而现在,由于补偿机制不到位,医院只能鼓励医生多看病,多收入,否则医院无法维持。结果医院的科研、教学工作受到削弱。这说明医院的内部运行机制还不完善,医院管理体制的改革还不到位,许多深层次的矛盾还未解决。加入WTO后,国外好的管理经验会在国内医院中实现,也会促进人才流动,促使国内医院的领导思考如何深化改革,提高竞争力,加快自身发展。

    现在我国口腔科医生与人口比约为14万。而国外的情况是:美国11000;北欧1800;日本11200;其他国家12000~3000。据科学预测,每3500~4000人有一名牙科医生是最理想的。按照目前北京市的收入情况,每1.7万人可以养活一个牙科医生而不需要国家投入,医生可以从为病人服务中得到补偿。但现在的机制不行。医生不足,国家又拿不出么多钱设立诊所。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速度惊人,而带来的问题是学校规模很小,资金很少,设备也很差。据预测,我国的口腔医学系需要增加到70个才能满足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对口腔医生的需求(而目前我国只有40多个)。国家显然不可能拿出那么多钱建立口腔系。因此,应当允许开办民营的口腔系、口腔诊所,以满足社会需求。否则,加入WTO后,服务市场开放,这块市场肯定

    会被外国人占领。

    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张震康,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