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通透因子可使肿瘤细胞凋亡
据武汉大学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中南医院)1月23日披露,该院青年博士李志强等主持的一项科研课题通过省级鉴定,他们通过抑制血管通透因子(也称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生长导致肿瘤细胞凋亡,为治疗胶质瘤开辟了新途径。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国内外资料表明,胶质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4.69%,其综合年龄高峰位于30-40岁,多见于男性。胶质瘤的临床处理迄今为止仍然是世界性难题。
据科技日报报道,李志强博士等的这项科研课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反义寡核苷酸与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通过采取免疫组化 S-P法对48例患者病理标本中的血管通透因子蛋白和增殖性抗原 Ki-67的表达研究,以及对48例实验大鼠血管通透因子、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的检测,证实肿瘤血管通透因子生长与胶质瘤发生、恶性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同时定量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微血管密度这两项指标,为胶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且,他们通过研究证实了血管通透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
专家认为,该项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实验设计和方法合理先进,统计方法正确,结论可信,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同时定量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微血管密度作为胶质瘤病理诊断的依据,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为预防和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新途径,为研究和生产抗肿瘤药物开辟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百拇医药(大洋网)
胶质瘤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国内外资料表明,胶质瘤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4.69%,其综合年龄高峰位于30-40岁,多见于男性。胶质瘤的临床处理迄今为止仍然是世界性难题。
据科技日报报道,李志强博士等的这项科研课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反义寡核苷酸与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通过采取免疫组化 S-P法对48例患者病理标本中的血管通透因子蛋白和增殖性抗原 Ki-67的表达研究,以及对48例实验大鼠血管通透因子、细胞增殖、微血管密度的检测,证实肿瘤血管通透因子生长与胶质瘤发生、恶性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内外率先提出同时定量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指数和微血管密度这两项指标,为胶质瘤的临床病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并且,他们通过研究证实了血管通透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从而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过程。
专家认为,该项研究理论依据充分,实验设计和方法合理先进,统计方法正确,结论可信,在国内外首先提出同时定量检测细胞增殖指数和微血管密度作为胶质瘤病理诊断的依据,具有创新性和科学性,为预防和临床治疗胶质瘤提供了新途径,为研究和生产抗肿瘤药物开辟了新思路,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百拇医药(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