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内科 > 呼吸内科
编号:145918
药可治病,也可致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2月19日 网易
     半个世纪以来,医药事业迅猛发展,新药品种层出不穷。据报道,约有75%的疗效是通过药物治疗来实现的。然而,若使用不当,或滥用、误用,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出现不良反应。轻则延误病情,重则招灾惹祸,使机体的某些器官或组织受到损害,发生一些新的疾患。这种由药物诱发的疾病,在医学上称为“药源性疾脖,或“药疗事故”。

    许多新药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它们的不良反应却往往要经过若干年后才能发现。有的并不严重,停药后即可自行消失,可有的却已形成灾难性的后果。

    早在1983年,美国出售一种磺胺药,在较短时间内,竟使238人中毒,107人死亡。1954年法国用二碘二乙基锡治疗疖肿与炎症感染,造成神经毒、中毒性脑炎及失明等270人,110人死亡。1959~1962年,美国用三苯乙醇降血脂,引起1000余人患白内障及脱发等症。1960~1966年,英国、澳大利亚在使用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治疗哮喘时,由于过量使用造成心律紊乱、心动过速而死亡3500人。另外1966~1972年,在美国发现300多名少女患有阴道腺癌。经调查探明,她们的母亲在怀孕期间都曾用过人工合成保胎药己烯雌酚,这样便埋下了“定时炸弹”。

    最为骇人听闻的要数50年代的“反应停事件”。当时西欧市场上出售新药“反应停”,作为镇静剂广泛应用于妊娠呕吐反应,结果在20多个国家发现,由该药而引起1200多个胎儿畸形,他们缺臂少眼,手足直接与身体相连,俗称“海豹式畸胎”,而且大都活着。还有日本因长期使用抗疟药氯碘喹,竟造成万余人失明及下肢瘫痪。这些惨痛事件引起了各国极大的震惊,于是纷纷采取措施,以防不测。

    近些年来,我国药源性疾病也在不断发生,且有上升趋势。据有关部门报道,在全国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涉及品种246个,竟为传染病死亡人数的10倍。致残者也不少见,按1990年全国统计,有聋哑儿童182万人。其中滥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已造成中毒性耳聋的患儿逾百万,并以每年2~4万人递增。同时,它们引起的肾损害也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可分为两类:一类由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与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其发生率高,但死亡率较低;另一类属异常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难以预测,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很高。为防患未然,病人就诊时应说明有无过敏史或耳聋、溶血等家族史。用药后要密切观察,若有发热、皮疹、瘙痒等现象,应立即停药去医院治疗。,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