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编号:150623
中医药:体味经济全球化
http://www.100md.com 2001年5月28日 现代中药网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百年来,西医西药主宰着大部分地区。作为一种存在方式,中医药只是在中国境内处于艰难衍生的状态。

    但是近10年,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由于人类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不断探索,西方对历来持排斥态度的中医药开始刮目相看--

    美国医学权威机构NIH在1997年设立了传统医学研究基金会;加州大学医学院设立了中医药研究基金;美国国内卫生研究院曾专门为中国的针灸疗法举行听证会,向国会议员介绍这种古老、神奇的银针。

    因此有人说,小小银针打开了中医中药进军西方的大门。

    这种趋向在世界各个角落迅速蔓延。美、欧各国先后制定了植物药法案;加拿大、澳大利亚、瑞士等国家开始对中医药实行立法;俄罗斯等国后来居上,已经为中成药的进入修正药典、重做文章……

    世界范围内服用中草药的人在快速递增,目前30%的美国人,60%的荷兰人、比利时人,74%的英国人服用过草药或接受过中医治疗。伦敦一个城市,仅中医诊所就有2000多家;据世界13个国家的26次调查表明,当地癌症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平均达31.4%;而在旧金山美国人开的诊所里,随处可以看到扶正、清热、祛邪、解表的中成药制剂,它们因为副作用小而备受欢迎……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的机遇正在来临

    任何代表科学的、进步的东西,是尘埃和浮躁掩盖不住的。历史是公正的,只是时间问题。

    随着人口谱、疾病谱的改变,西方人惯用的治疗手段已经无法解释和对付新的疾病现象。根据美国一份资料显示,49%的疾病西医药无法治疗;20%左右的病人服用西药因出现毒副反应而停药。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已经从单纯的生物体发展到包括心理和社会环境在内的复合因素组成,而这种观念的突破恰恰与中国传统医药学整体的、辨证的、动态的机理不谋而合。为此,中国科学家认为,中医药学在模糊科学或混沌科学的范畴有其先天的优势。

    中医药的机遇因此到来。北欧现代自然疗法协会副主席祝国光教授为此感慨:"市场生产力永远是第一推动力。"目前在国际上,人们已经公认,自工业革命以来,植物制剂的投资将是一次最大的机会。
, http://www.100md.com
    国内一家医药企业--天士力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文,对当前国外制药企业的动向做了这样的分析:首先,西药筛选、合成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可供筛选的化学成分越来越少;西药的实验周期太长,一般要五至八年时间。相比之下,植物药的研制开发,时间和成本要经济得多。

    祝国光教授认为,真正把握未来药物市场内涵的人,会将目光锁定中药,因为用中医药理论发明新药不失为捷径,一般只需要两三年时间,而效益和市场回报要大得多。

    发达国家依仗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已对传统医药发起大规模的开发行动。德国斯瓦普公司一个"EGB761(银杏)"产品,年销售额可达60亿美元,据说,到2002年,这个数字可望达到80亿美元。日本声称要成为世界传统医学的中心,要将汉医学改称为东洋医学。而韩国则对高丽参实行国家专卖,以推行其集中兵力、高价取胜的战略。与此同时,各国在植物药研究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热情空前高涨。德国斯瓦普公司每年用于植物药的研究经费达2000万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九五"期间整个中国中医药事业经费投入的总和。
, http://www.100md.com
    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

    中医药的时代终于到来,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健康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999年,我国中成药的出口额为789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6.6%;而我国中成药的进口额为2516万元,比上年增长59.1%。很明显,洋中药正在向我们张开大口。

    银杏盛产于中国,是千百年来中医药中活血化瘀的常用药。但是进入90年代,有关银杏提取物的全部专利都被德国人锁定。由于掌握了有关银杏产品的主要标准,德国斯瓦普公司的"EGB761"

    产品每吨价格高达2000美元。而我国出口的银杏叶的价格每吨仅为500至700元人民币。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家公司70%的银杏叶是从中国进口的。直至去年,低加工、低附加值的中药材出口依然占到中医药出口总额的64.7%。

, http://www.100md.com     同样,我国清代的名方"补阳还五汤",经过日本人的整改,便有新药"龙心"问世;"六神丸",是中国的传统方子,但是,忽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日本的"活心丹"。我国著名的中医专家、天津中医学院副院长张伯礼教授看得很明白,日本人不过是减一味药、加两味药,真可谓"换汤不换药"。

    一位留洋回国人员十分遗憾地在报纸撰文:尽管针灸在美国已经被普遍接纳,但是,无论是商店还是诊所里,针灸针都是日本和韩国生产的,"小小银针却为别国打开了市场。"

    据考证,我国近年来陆续丢失的中药方子已经有200多个。

    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还保留着传统医学的完整体系。有关资料统计,近年,外国在中国的自然科学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一直排在第一位,约3000人左右。相反,据我国一些中医学院的院方反映,中国的学生则普遍表现出对西医的热衷,并对自己的本业抱着淡出甚至放弃的态度。
, http://www.100md.com
    在我国,沿袭多年的体制一直是重西轻中,8%的经费、10%的人员,承担了30%多的任务。

    在我国上千家中药企抵校「患窗驳淖鞣恍奶嗟逼毡椤R患矣校矗埃岸嗄昀返闹幸┥笠担涤辛街终涔笾幸卑倌杲共淮螅对睹挥邪倌昵盎曰汀MV共磺暗脑颍皇欠阶咏峁垢丛樱侨狈Υ罅孔式稹?/span>

    不能再以不变应万变

    一位医学教授在中西医双方强烈的反差之中,产生了一个深刻的感触:"你不变,人家在变。"

    中国人必须以最快的速度解决中医药与现代化的技术的全面整合。

    我们有资源优势:1.1万多种植物药材;祖上流传的30万个经典方子;敦实丰厚的文化背景;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人。
, http://www.100md.com
    在国外,目前研究中医药的大多是华人。我们的关键是用什么办法吸引住现有的人才。这是民族,也是企业未来前途的根基。

    最近欣闻,一位能将中医语言与现代语言对接的人才被上海抢到了。为得一才,上海市党政领导亲自接见。此事已在国外华人圈引起关注。

    中医药在没有完成与现代化嫁接之前,还有很多欠缺。说白了,就是没有跟上世界发展的标准。这里包括:药材标准、实验标准、生产标准、临床标准等。这些以GAP、GLP、GMP、GCP等英文字母构成的标准是世界公认的通行办法。我们过去的差距就在这里。因此,中医药现代化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将整个过程按照这些标准系统规范起来,也就是说,用现代语言对中药进行科技化的"包装"。我国企业中已萌生了一批能以现代语言包装中药的佼佼者。天士力集团从1996年开始,先后建立了丹参、三七、天然冰片三个药源基地,并承担国家丹参GAP标准的起草工作。他们对丹参从形态、显微、理化等方面进行了鉴别,并用DNA基因型鉴定方法完成了不同产地药材的基因特征;并探索基因型与有效成分含量的关系,找出含量最高的药材基因特征……

    毫无疑问,中医药在中国会有希望。中医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也会绽放灿烂光芒!(袁

    苑)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