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编号:150723
中药优良品种产业化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4日 现代中药网
    中药优良品种产业化

    建国后,中药的产品出口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95年达6.55亿美元。据估计,加上边贸,总出口额可达10亿美元。但出口以原料药为主,且在国际草药市场所占值很小(约4%)。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传统的中药优良品种并未真正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一、现状

    近1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药制药工业有了迅猛发展。到

    1996年底中药生产企业已达1059家,中药商业法人机构11360个,商业网点 35 339个。其中国家大型企业

    41家,中型企业141家,产值超亿元的中药生产企业33个。1996年,中药生产总产值达

    235.4亿元,占全部医药产品总值的
, 百拇医药
    21.5%左右。中药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完成

    230.8亿元,比 1995年增长 36.2%;中药工业利税额额计完成

    37亿元,比1995年增长

    36.5%;本着保竣工、保续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投资效益的原则,1996年共安排国家级技术改造项目40个,其中续建项目18个,新开项目22个,总投资10.8亿元,当年投资达787亿元。

    二、存在的问题

    我国在中药产业化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单品种重复生产现象严重

    目前,严重阻碍我国中药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单品种的重复生产,即一个品种,多家生产。例如,生产牛黄解毒处方的企业竟然多达150家,这种单品种的重复生产,导致中药企业无法实现品种的产业化生产规模。
, 百拇医药
    2.中药品种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1986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统计的全国中药品种(产品)目录已多达5

    000余种。(新药审批办法)执行后,从

    1987年到 1996年9月批准的新药品种已达536种。按此计算,中药品种目前已接近

    6 000种。纵观这6

    000多种药品,不仅治疗同类疾病的品种非常多,而且质量不高、疗效不佳、销路不畅的品种也不少。甚至有些品种才诞生不久,就已停止生产,过早地退出了医药市场。由于品种种类过于繁多,而质量过硬的品种所占比例又太小,因此,中药品种的产业化很难实现。

    3.生产企业规模小,工艺及设备落后
, 百拇医药
    计划经济时代,医药行业有责任市场,一个地区的医疗市场由一两个医药企业负责药品供应。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后,这种局面已不复存在,因此,国有中药企业面临着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全国中药制药企业出现亏损的有

    399家,占总数的

    37.7%,亏损额占实现利税的比重为18.9%。造成这种局面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中药企业未能形成规模经济。1996年的统计资料表明,中药行业内182家大中型制药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6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

    53.5%,它们的销售利润率、上缴利税率、资金利税率、劳动生产率四项指标均高于行业平均值,表明中药制药企业大规模经营具有优越性。

    目前影响我国中药企业发展规模经济的主要问题一是中药企业规模过小,二是企业品种多、产量小、产品结构不适应走规模经济发展的道路。我国中成药生产企业已发展到
, 百拇医药
    1059家,多数企业都是多剂型、多品种的全能厂,中成药剂型已发展到40余种,不少企业即使剂型比较少,品种也多在几十种、上百种。由于中成药厂家多,许多中小型企业设备简陋,技术力量薄弱,生产多是在低水平上进行,有的为了降低成本参与竞争,在用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不能严格按药典标准执行,致使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造成投资浪费、资源浪费、能源浪费、企业经济效益下降。

    三、建议与对策

    优良的中成药品种应该具有明确的、良好的临床疗效,使用安全,质量可以控制。一个优良的中成药品种要达到产业化,就必须形成生产的规模化和效益的规模化,前者应该作到原料基地化和工艺工程化,后者则要求能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中药优良品种的产业化、规模化对开拓国际传统医药市场,逐步加大我国在国际草药营销市场中占有的份额和加速我国的中药现代化进程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1.继续执行目前新药统一审批的政策
, 百拇医药
    新药审批部门一定要严格审批新药,对于疗效不明确的或疗效不优于目前在临床纤玫耐嘁┢返男乱┢分郑笛槭一蛄俅惭橹つ灸苤っ髌浒踩缘男乱┢分忠约爸柿靠刂撇荒艽锏奖曜嫉男乱┢分郑σ宦刹挥枧迹徊⒂绦剐乱┮浦玻患峋龆啪谐梢┎返牡退街馗础?/span>

    2.组建中央集权的“药品评估办公室”

    该机构的功能有别于新药审评机构,主要是对已在;临床上使用的同类药品,定期根据其疗效、安全性及质量的可控性进行重新审评,优胜劣汰,保留优良品种,淘汰劣质品种,逐渐净化目前的中成药市场,为品种产业化创造有利条件。

    3.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规模经济

    支持企业打破部门行业和地区的界限,通过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优化组合,引导现有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走专业分工或集约化生产的道路,使目前的近千家较小的中药生产厂家逐步合并成上百家较大的中药生产集团。在行业内选择若干家骨干中药企业予以扶持,使之建设成为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
, 百拇医药
    4.中药行业实施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

    建立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的规范化母子公司管理体制;注意发挥大集团、大公司整体优势,发展中药规模经济;重视大集团、大公司发展战略的研究;国家应从宏观上进行调控,抓大放小,要在搞好大中药集团企业的同时,放活小的中药企业。

    5.促使药品生产企业建立以品种为中心发展方针

    优先支持具有自己特有优良新品种的生产企业发展,限制没有自己特有品种的生产企业的发展,不再批准没有自己特有优良新品种的新厂投产。

    在发展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需要调整产品结构(包括剂型结构),但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特点,而产品结构的调整往往涉及到诸多问题,如企业的实力、剩余生产能力、今后的经营方向、投资目标、主要产品在产品结构中的比重、名牌产品新产品开发的情况等等。
, 百拇医药
    产品结构调整必须发挥企业自身优势。调整产品结构首先要弄清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大型企业在人才、资金、技术方面实力比较雄厚,应以高科技含量的产品为主要产品,如在剂型上开发缓释剂型、靶定向系统、粉针剂型等;在品种上应开发一些疑难病、多发病的药品,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艾滋病等用药。

    根据医疗市场需求的变化,调整治疗药与保健药的比例。近年来,人们在医疗保健上从有病及时治疗发展到无病积极预防,使社会上对保健药品的需求相对增加。而我国一些大型中药企业过去一直以传统的治疗药物为主要品种,保健药品很少,且都是药酒、口服液等传统剂型。如天津中药集团,年销售额10多个亿元,保健品只有少数几种。如何发挥大企业的技术优势,开发技术含量高的保健药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使保健药品形成一定的规模,这是企业在优化产品结构过程中应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依靠科技进步,结合新产品开发,调整产品结构。目前大多数中药厂都引进了较先进的技术设备,一些中药厂也可以生产新型的中药剂型,如哈尔滨制药厂的双黄连粉针剂、天津中药六厂的速效救心丸等,此外,还有~些正在开发的缓释剂、靶向剂等。这些高新技术产品由于具有疗效迅速、可靠、服用量小等优势,一进入市场就受到青睐,成为畅销产品,产量也随之上升,形成一定的规模。速效救心丸目前已达到年销量上亿元,而天津中药集团公司第六中药厂由于品种少批量大,已经显示出规模经济效益。对于一般企业在资金普遍紧缺的情况下,开发是一个大问题,尤其是开发真正创新的一、二类中成药,国家有关部门应结合产业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一、二类药品的立项要在资金上给予支持,使得企业在优化产品结构中,开发更多的技术含量的新品种。

    以系列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开发一个一、二类中成药新品种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投资,而利用中成药独有的特点,以系列产品来代化中成药结构是一种捷径和方向。中成药系列产品可以分为品种系列和剂型系列,相对来说品种的系列开发价值更大,因为品种系列是以疗效为主,利用中医理论将疾病根据不同症候群分成不同的类型,再按中成药的组方原则,开发系列产品,如辽宁本溪制药三厂开发的胃疼系列药品。另一种系列产品是按照剂型来开发,这也是调整产品结构的一个方面。

    6.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争取使产值超亿元的名牌中成药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到2010年,争取出现一批可达到产业化规模的中成药名牌品种进入国际医药市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