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瓜菜类 > 茄子
编号:152154
茄 子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2月14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茄子为茄科植物茄的果实。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用。

    [功能] 清热凉血,利大便。

    [主治] 肠风下血,乳房皲裂,皮肤溃疡。

    [临床验方]

    1、治肠风下血。经霜茄连缔,烧存性,研细末,每日空腹温酒服6克。

    2、治乳房皲裂:秋茄,阴干烧存性,研末,水调涂。每日3次。

    3、治皮肤溃疡:取茄子煨煅存性,研成细末,加入少量冰片混匀,外用干敷,每日3次。

    [用量用法] 每日50-100克,煨煅存性,研细末用。

    [使用注意] 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营养与药用]

    本品含维生素(A、B、C、P)、脂肪、蛋白质、糖类及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及钙含量比西红柿高3倍多、糖类多1倍,特别是由于茄子富含维生素P,每公斤紫茄子维生素P含量可高达7200毫克以上。这种物质能增强人体细胞间的粘着力,增强毛细血管的弹性,减低毛细血管的脆性及渗透性,防止微血管破裂出血,使血小板保持正常的功能,并有预防坏血病及促进伤口愈合的功效。所以,经常吃茄子,对防治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咯血、紫斑症及坏血病有一定的作用。最近医学专家指出,在茄属植物中,还含有一种名为“龙葵碱”的物质,此物质具有抗癌功效,在动物试验中证实,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因此可以作为肿瘤病人的辅助治疗。茄子还有退癌热之功效。

    [文献参考]

    1、《滇南本草》:“散血,水乳疼,消肿宽肠。烧灰米汤饮治,治肠风下血不止及血痔。”

    2、《饮膳正要》:“动风发疮及痼疾,不可多食。”

    3、《本草纲目》:“茄性寒利,多食必腹痛下痢,妇人能伤子宫。”

    附:

    茄子根和茎: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及止血之效。

    茄蒂:烧炭研细末可治口疮、肠风下血。

    茄花:可医创伤、牙痛等。

    茄叶:晒干研细末,外敷癌肿溃疡而可减轻癌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