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针骨专业 > 针灸治疗 > 针灸知识
编号:152361
四、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与观点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28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学习实验针灸学不但要听、要读、要自己动手做实验,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人的创新创造能力是指人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新的想法,创造出新的理论、新的技术,制造出新的产品的能力。因此,人的创新创造能力的本质是创造性思维,学习实验针灸学要理解前人包括古人解决问题特别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怎样产生的,努力掌握创造性科学思维的方法,要进入积极的思维尤其是创造性思维状态,并尽可能在解决实际问题(如课题研究)中应用所学的科学思维方法。这是学习实验针灸学的基本方法,要运用好这些方法还需要具备以下几个必要的基本观点:

    (一)局部与整体统一的观点

    传统中医对人体的研究方法主要不是解剖人体这个"黑箱",而是通过无数次的反复观察这个"黑箱"对给定的输入信息所出现的效应--输出信息,通过对输入-输出的对应关系的分析,推导出人体"黑箱"里面的各个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及其作用规律。这种宏观的综合观察方法对人体及其疾病整体一般性质(如以八纲为代表的机体的典型反应状态)的了解掌握,比单纯的分析解剖式的研究方法要正确得多。但这种研究方法所得到的知识比较笼统,为了更确切、更明白地认识整体,就需要在中医整体观念的指导下,打开人体"黑箱",采用微观分析的研究方法,把生物体及其对针灸的反应这种十分复杂的东西,从结构上、功能上把阴阳对立的总体分解为它的各个方面,然后逐一加以比较研究,以了解其特殊性。因此,实验针灸学研究往往把整体水平的宏观观察与器官系统乃至细胞、分子水平的微观分析结合起来,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分析性研究,在微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宏观的、整体的综合,从而不断加深对针灸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的认识。必须强调的是,人体是个统一的整体,虽然可以分为若干脏腑、系统或局部进行研究,但他们都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学习、研究中必须始终注意各脏腑之间、各系统之间、各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和相互影响,从整体联系的观点认识局部,才能更好地了解局部。
, http://www.100md.com
    (二)功能与形态结构结合的观点

    中医理论认为,每一个有生命活动的人,他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与其相应的形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形者,神之体;神者,形之用。"没有阴精就无以产生阳气,而没有阳气就无以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不断地化生阴精。换言之,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是密切结合,互相依存的。所以,在实验针灸学的学习与研究中,特别强调功能与形态结构相结合的观点。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听讲、读书可以获得一些知识,也是必要的,自己动手做实验是初步联系了实际,学会捕捉自己所萌发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提出创造性的设计思路,独立完成某项课题,尤其是与防病治病有关的课题,是进一步地联系了实际。显然这里所说的联系实际,其主要目的是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超越阶段去探讨临床或重大的科研问题。

, 百拇医药     (四)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相结合的观点

    临床实践是传统针灸学发生、发展的源泉,肯定疗效、提高疗效是实验针灸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按照实验设计要求开展的临床实验研究,不仅可对针灸的实际疗效和辨证论治的规律作出确切的评估,而且还可以初步揭示针灸取效的作用途径乃至具体的作用原理,其所得的结论也比较容易推广。但临床实验的条件不易控制,而且多数的针灸作用原理研究又往往需要运用工具或者药物才能进行深入的分析。例如,为了分析针灸的作用途径,经常使用药物或手术手段切割、损毁某一神经通路或核团,这种实验会给人体带来损伤,甚至危及生命,难以在人体上直接进行;有些实验虽可在人体上进行,但需时过长,如针灸延缓衰老实验若按人体自然过程,每代观察需以年计。这就需要在动物体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人为地控制各种条件,以便从各个方面对针灸的各种作用、作用规律和作用原理进行深入的动态的观察。但不少人类的病证在动物体上只能复制出近似的模型,而且动物与人虽有共性但也有个性,因此动物实验的结论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时要特别慎重。由于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各有优缺点,故实验针灸研究常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互相验证,互相补充。
, http://www.100md.com
    (五)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观点

    传统中医学包括传统针灸学是一门定性科学,目前正处在向定量科学过渡的阶段。因此,学习实验针灸学、研究针灸的理论和技术就不可避免地要与数量打交道。例如,理论研究观察指标和临床诊疗技术的量化,观察资料的数理统计等。从发展的角度看,理想的指标应该是客观的、可测量的,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指标都是有数量的。量反应的指标,如温度的高低、心率的快慢可以用数量表示;而质反应的指标,如惊厥还是不惊厥、劳倦还是不劳倦则只能反映现象的出现与否,对这类指标只能通过累计现象的频率(如阳性反应的百分率)或按阳性反应的程度,人为地区分为若干级来使质反应的指标数量化。与此同时,目前大量的针灸理论和技术参数的描述还处于定性阶段。例如,经络理论的描述,尽管已经出现了一些定量研究,如在循经感传的研究中,采用数学方法建立模型,用计算机语言输入计算机进行仿真研究,再通过实践逐步修正模型以期精确地揭示经络现象中呈现的数学规律。但这类定量研究还尚处于探索阶段,整个经络理论从总体上看还处于定性描述阶段。因此,学习实验针灸学、研究针灸的理论和技术,常常需要把定性与定量结合起来考虑。

    (林文注 王 佩),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