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2368
经论方的突起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18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正当《局方》及刘、张诸大家的时方盛行时,尊张仲景为医圣,奉《伤寒论》《金匮要略》为医经,于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都成了经论方。这一别具含义的“经方”之风,竟俨然与时方成为对峙之局。据《外台秘要》所集,古代研究伤寒论有成就的凡八家,张仲景、王淑和、华佗、陈廪丘、范汪、《小品》、《千金》、《经心录》,独张仲景有书流传,经宋臣林亿等的校刊,尤其是经金人成无己的注解后,《伤寒论》竟得以风行弗替。由于《伤寒论》本身的实用价值很大,便引起人们对《伤寒论》作者张仲景的尊敬。如郑佐说:“夫扁鹊、仓公神医也,神尚矣,人无以加于仲景,而称仲景曰圣。”刘完素说:“仲景者,亚圣也,虽仲景之书未备圣人之数,亦几乎圣人。”既然把仲景尊为医中之圣,当然《伤寒论》便成为医书中的经书了。早在晋初的陈延之《小品方》里,就有称《金匮要略》为仲景经的。从成无己《注解伤寒论》起,以后喻昌、张志聪、周扬俊、钱潢、徐大椿等诸大家,无不以《伤寒论》为经,特别是张志聪在他著的《伤寒论宗印》自序里说:“不获变通‘经’理者,究未可医也。……而本‘经’之旨,非惟伤寒为然,……近世又以本‘经’文义深微,……本‘经’立法甚活,……重释全‘经’,不集诸家训诂,以‘经’解‘经’,罔敢杜撰。”既称仲景之书为经,其中的方剂,便得称为“经方”了,所以徐大椿一而再的指出:“其方则皆上古圣人历代相传之经方,仲景间有随证加减之法,真乃医方之经也。”“惟仲景则独祖经方,而集其大成,惟此两书,真所谓经方之祖。” 从发展进程来看,宋以来之所谓经方,实际上就是指仲景之方而言,不存在其他的含义。

    总而言之,六朝至唐宋,经验方流行很甚。在宋以前,经方学派是指经验方的积累,而宋以后,由于张仲景《伤寒论》的盛行,凡用仲景方治病者,亦称为经方,而形成经论方一派,与以前之经验方的含义迥然不同。由于经论方的出现,后世凡非仲景之方,悉名时方,以后则渐有时方派之称。因此,对经方学派的认识,应有两个含义。但要看到,经方与时方,均能治病,其疗效的高低,取决于医者的正确运用与否,故不能以经方时方分优劣,应当取长补短,正确运用。,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