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理论 > 辞书参考
编号:152530
第一节基本概念的产生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1月19日 中国传统文化网
     经络学说来源于医疗实践,其形成和发展是与我国独特的医疗保健方法如针灸、按摩、气功等的应用分不开的。其基本概念的产生,在《内经》之外还可追溯到一些非医学著作,可见其渊源有自,现即从“血气”等词以探究其由来。

    一、血气、脉、经络等名词的出现

    经络主运行血气,关于“血气”一词,在春秋时期不少著作提到。记载孔子言论的《论语·季氏》篇,讲到人的一生分三个阶段:少年时是“血气未定”,壮年时是“血气方刚”,老年时是“血气既衰”,说明那时已把“血气”变化看成是生命的主要特征。《管子·水地》篇还说,:“水者地之血气,如筋脉之通流者也”,这里既提到“血气”又提到“筋脉”,并认为“筋脉”是通流“血气”的。还把地面上的水流比方作人体内的“血气”,地上的水应当作流通,人体内的“血气”也需要流通。《吕氏春秋·达郁》有进一步的论述:“凡人三百六十节、九窍、五藏、六府,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这里提到了人体的一些基本名词,“肌肤”意指皮、肉,“血”与“脉”相联系,“筋”与“骨”相联系, 也就是医书中所说的皮、肉、脉、筋、骨(五体)。关于“精气”,在《管子·内业》中已有讨论,说:“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从“气”推论到“精气”,对生命理解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
, 百拇医药
    以上内容,我们可结合《灵枢·经脉》的一段话来理解:“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谷(饮食)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这里把“精”(精气)看成是最基本的东西,而且与脑髓有密切的联系。从内到外,骨、脉、筋、肉、皮肤、毛发,构成了整个形体。饮食物进入胃肠,化生血气,通过“脉道”而运行周身。由此可以看出,作为《黄帝内经》的组成部分《灵枢》,已将当时的有关人体生理的认识作了系统而全面的论述。

    脉,本义是指血管,《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斜行体者”。脉,原写作“脈”,又作“衇”。从字形的构造已说明,古人是将水流现象比拟血流。

    “经”、“络”名词的出现较“脉”为晚,它是对脉作进一步的分析。经,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线的意思;络,则是网络的意思。《灵枢·脉度》说:“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所说就是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作“经脉”、“络脉”和“孙脉”(孙络)。经、络的名称,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就有“中经维络”一语,意思是病邪侵犯(中)到经、维、络——也可称它是经脉、维脉、络脉(奇经八脉中有阴维、阳维,经筋中有维筋)。将“经络”二字连在一起出现,在《汉书·艺文志》有说:“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络),骨髓、阴阳,表里,经起百病之本……”。这里似乎将“血脉”“经络”作了区分,其原意也许是将“血脉”作为总的名称,而“经”和“络”是指脉的类别。《灵枢·口问》有“经络厥绝,脉道不通”一语,也是将“经络”和脉“并提,意思是经脉、络脉的血气厥逆(经气厥逆)或终绝(经气终绝),脉道也就不通畅了。
, 百拇医药
    经脉、络脉,简称为经络。进一步又按气血虚实和阴阳部位的不同,分别称为“虚经“、“盛经”、 “阴经”“阳经”“阴络”、“阳络”、“大络”、“小络”、“浮络”等。在《素问·调经论》中有较集中的论述,且不到“经隧”一名,说“五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它把“经隧”讲得很重要,正常时运行血气;有病时,诊断、治疗都要掌握(守)这个。“隧”指潜道,“经隧”可理解作经脉内的通道,与脉道意义相似。但《调经论》又说:“气功余,则写(泻)其经隧,无伤其经,无出其血,无泄其气”。它要求针刺泻“经隧”而不要损伤“经”,不要出血和泄气,似乎“经隧”又指“经”外的通道。

    这许多名词的出现,总的是为了分析各种各样的气血运行通道。这通道最为具体而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血管,也就是脉,但古人由此而扩展出来的许多概念,实际上已大大超出了脉的应用范围。关于脉字的本义,东汉时许慎的《说文解字》解释作“血理分斜行体者”;到了五代时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则补充作“五藏六府之气血分流四肢也”。从单纯“血”补充为“气血”,并指出其在脏腑与四肢之间的相通关系,这大概是吸收了医学理论的结果。
, http://www.100md.com
    二、对气血运行的认识

    人体上气血运行的现象是形成经络概念的客观依据。气血运行现象,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血流现象,更有一些不易于分析、较为复杂多样的气行现象。“血之与气,异名同类”(见《灵枢·营卫生会》),古人把两者统一起来考虑的。那么从哪些方面认识气血运行的的呢?根据《内经》各篇记载,可能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针刺、按摩的感应

    针灸和按摩都属于外治方法。最初阶段的针灸治疗,大概是按病痛的局部取穴进行针刺和艾灸,即《灵枢·经筋》所说的“以痛为输”;此外还可以找一些并不是压痛,而是按压之后感到舒服的部位进行针刺和艾灸,即所在地说的“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见《灵枢·五邪》)。针刺有可能出血,出血后病症减轻了,出现“见血立已”的效果(见《灵枢·杂病》)因而就有专找郁血、充血部位来针刺的,即所说“取血者”(见《素问·藏气法时论》);最关重要的是针刺时还可能出现各种感觉传导现象,即所说“气行”。气行的情况因各人的类型不同而有不同。《灵枢·行针》分析这种情况:“或神动而气先针行(过敏),或气与针相逢(正常);或针已出,气独行;或数刺乃知(迟钝)……”针刺要求气到,《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说明掌握气至现象是取得针灸疗效的关键。
, 百拇医药
    按摩,后人又称推拿,古代与针刺结合应用。针前的取穴和去针之后都要用按摩。如《灵枢·杂病》说:“按已,刺按之立已”。意思是先按压再针刺,针刺后再用按压,病痛就能止住。按压的过程也能出现气行现象,如《素问·调经论》说:“按摩勿释,著(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根据《甲乙》和《太素》的本子,原“不足”的“不”字是误添的,应当是“移气于足”。杨上善《太素》注说:“以手按摩之,邪气得泄,神气得通,……何得须以针斥(推)之。按摩使神气至踵……”意思是用按摩手法使感觉传导到了脚跟,疾病就可康复。针灸、按摩所出现的感传现象,可能是描述经络循行的主要依据。

    (二)气功的“行气”

    气功,古称导引、行气。《灵枢·官能》说:“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认为肢体灵活,心平气和的人可让他掌握导引、行气的方法给人治病。导引要运动肢体,行气则要调整呼吸,即《庄子·刻意》所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能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者之所好也。”战国初期的文物有一佩玉,上刻有文字,名《行气玉佩铭》。铭文说:“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这是关于气功行气过程的描述,意思是呼吸深沉使气积蓄(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后人称这种现象为“小周天”。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有一幅画有各种姿势的“导引图”与记载“十一脉”的文字连在一起,在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简书中,则称这方面的内容为《引书》和《脉书》,这均说明导引、行气与经络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 百拇医药
    (三)疾病的症候

    针灸、按摩、气功等方法都是用于治病,从疾病症候的表现可反映气血运行的异常现象。如出现上下相连、内外相应的病痛等。《灵枢·经脉》说的:“当脉所过者热、肿”;《灵枢·周痹》说的:“上下移徙随脉”,“随脉以上,随脉以下”;《素问·藏气法时论》说的:“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膺背肩甲间病,两臂内痛。”这些都是把病痛出现的部位直接与“脉”联系起来,构成了上下内外相通的病理概念。所以,每一经脉或络脉,于循行路线之后都有记述其有关病候,这早在《脉书》中有类似的记载。

    (四)穴位的主治症

    针灸治疗,从局部取穴的“以痛为输”发展到根据穴位的作用来选穴,即所说“治主病者”(见《素问·厥论》),这在认识上是一个飞跃。“治主病者”已是掌握了穴位主治的一定的规律性,认识到穴位非仅能治疗局部的病痛,还能治疗有关的远隔部位的病痛。如《灵枢·终始》说:“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为什么上病可以下取,下病可上上取,头病可以取足,腰病可以取腘,其中必然存在一定的联系途径。经络所表述的循行路线,可能是结合了这方面的认识。这种联系主要是指四肢部穴位与头身之间的主治联系,以及头身部穴位与脏腑、五官之间的主治联系。不同部位各有一些代表性穴位,这些归属一定类别的经穴,近人把它总称为特定穴,这是各经络的基本穴。

    (五)解剖的知识

    《灵枢·经水》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可外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灸,各调其经气”。须加注意的是,这里首先讲到对正常的人可能通过外部的测量、按压、抚摩而探知经络气血的活动;其次才讲到对于死人还可以解剖开来观察。应当认为,前者(度量、切循)是主要的、易于做到方法,后者(解剖)则是配合性的、不易于做到的方法。说明古人认识经络不是以解剖观察为主,而是以按摩、针灸等方法为主,在临床上发现若干规律性现象,进而把它结合到一定的解剖知识来进行描述。,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