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53673
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代表委员谈医论药观点集萃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13日 医业网
     ★ 何秉贤:“药品招标,那是徒有虚名!”

    3月6日,人大代表何秉贤在新疆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太严重了。现在开始搞药品招标,那是胡扯蛋,是徒有虚名!厂家头一天走通了医院的药政科长,第二天就能中标。况且通过招标购买的药品可能只占20%。药价是降了,药厂嫌利润太低,不卖降价药;医院嫌赚得太少,不进降价药,结果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实惠。

    他说:“我在国外许多医院工作、考察过,没听说过有药品招标的。我国现在只有《物价法》,没有《成本法》。本来很便宜的药材,经过并不需要高技术含量的加工,就卖得非常贵,与成本相比,价格高得太离谱了!” 人民网 (2002年3月09日)

    ★ 方廷钰:“罚款处罚罚不到领导头上”,不行!
, http://www.100md.com
    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外语部主任,来自医卫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方廷钰在大会发言中直指事弊:在如今的医药市场,“欺”字当头不在少数。

    方廷钰引用的一些调查结果,不少令人大吃一惊:去年主管部门对药品和医疗服务开展专项检查,查出违价金额13多亿元,受到公开曝光的有11家医院,全是大名鼎鼎的头牌国营医院,哪家恐怕都早被冠以“三甲医院”的称号,而且家家都一定设有物价监督科室——

    “一边是许多老百姓看不起病,一边是高收费、乱收费,这也不就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原因吗?”方廷钰直抒胸臆地呼唤:“罚款处罚罚不到领导头上,真希望医药主管部门动点真格,让那些搞欺诈的人下岗,看看以后谁还敢欺人”。 人民网 (2002年3月04日)

    ★ 吕树文:“农民一年的收入就做了一个核磁共振”
, 百拇医药
    青联界别的吕树文委员在4日的小组讨论中谈到了他去年随政协视察团到基层视察时看到的一些情况。他说他看到有些地方“专家义诊”的广告非常多,还说是“北京某某医院的专家在进行义诊”,而到一些医疗机构实际调查之后却发现根本不是。

    他还介绍了一个令他震动很大的例子:一个农民住了两天院就办理了出院手续,问他怎么两天就出院了?他说我一年5000多元的收入到这个医院里就给做了一个核磁共振,只是一个检查,连治疗都没有治疗。这个农民眼泪汪汪地说,凭一般医生的经验看就是一个萎缩性胃炎,但医院说下一步还要给他检查癌细胞。我已经没有治疗的钱了。

    吕树文委员表示,本来好多原始可以诊断的东西,但有些医生为了个人的收入,做大检查有些提成,就不顾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给患者安排大检查。经过视察我们发现,像这样的不正之风在医疗界仍然存在。他今年带了几个提案也主要是反映这方面情况的。 人民网 (2002年3月05日)
, 百拇医药
    ★ 王孝涛:封杀“江湖医疗骗子”

    “去年我们48位委员提了这个提案,在随后的一年里我特别留意了一下媒体上医疗、药品和保健品广告。国家有关部门确实加大了打击非法医疗保健药品广告的力度,国家药监局一年就驳回药品广告申请近8000份。但现在的非法医疗保健药品广告与前几年的相比,手段更狡猾,操作更隐蔽。比如一种药没有申请到广告批文,就用另一种药的广告批文蒙混过关,发布时故意略去批准文号;保健品就更绝,动不动就请出医生、专家或者消费者为其产品作广告。”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王孝涛说。

    去年国家组织的一次检查中,其中违法或涉嫌违法医疗服务广告比例高达70.34%,占检查发现违法广告总量的62.72%。被检查药品广告违法或者涉嫌违法药品广告比例为54.47%,占检查发现违法广告总量的24.34%。去年10月9日,卫星电视广告监测显示,药品广告的违法率达34.76%,占违法广告总量的一半以上;医疗器械广告的违法率达53.99%,占违法广告总量的9.4%;医疗服务广告的违法率达78.33%,占违法广告总量的7.53%。
, 百拇医药
    “发布虚假非法医疗药品、保健品广告屡禁不止,有比较深层次的原因。医疗、药品、保健品,这些都与大家的生活紧密相关。只要我当一天政协委员,只要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没有让群众满意、百姓放心,我就会和其他委员一道,通过递交提案等各种方式呼吁解决。”(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王孝涛) 《京华时报》 (2002年3月6日)

    ★ 贾丹兵:改善医疗风气 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贾丹兵是一位曾获20项各类科技进步奖和有8部专著的药学专家。在她谦逊和气的谈话中,看不出她身后竟有着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妇女”、“全国三八红旗手”等15项重大荣誉。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211医院的院长,贾丹兵关心的是如何改善医疗风气,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问题。

    “要改变医院在患者和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只能以‘医德’为突破口,改变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提高医院的服务意识。”她为医疗行业开了这样一张药方:“在全社会都在关注道德建设的今天,身为医疗这个特殊行业中的一员,医护人员一定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才能养成自觉的服务意识。”

    “我们坚持要求员工遵守医德规范,弘扬雷锋精神,坚持为患者服务的宗旨。在医院的门诊手册上,我们作了5项承诺:不吃请,不收红包,不搭车开药,不向其他医院介绍病人,奖励举报人并严惩违反医院规定的医护人员。”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2年03月08日),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