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临床进展 > 肿瘤科
编号:156264
我国科学家追踪P16基因获重要成果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5日 医学空间
     P16基因(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物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近年的逐步研究发现它也是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但是,它的作用机理及调控尚不清楚。

    北京大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童坦君、张宗玉十多年来潜心研究衰老分子机理,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特别是近年来,他们领导的课题组对人类细胞衰老的主导基因P16作用机理及其调控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关研究的两篇论文,于2001年12月在美国《生物化学杂志》上陆续发表,受到国际医学界的关注。

    该项突破性研究初步阐明了P16基因影响衰老进程的机理,即P16基因是细胞衰老遗传控制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可影响细胞寿命与端粒(人类细胞的生物钟)长度。虽然端粒酶可以合成端粒,但他们证明P16基因并没有影响端粒酶,而是通过影响一种称为Rb的蛋白质分子而起作用。

    Rb蛋白是一种在磷酸化状态就会失去活性的蛋白质,它可抑制多种生命必需基因表达所需要的一种转录因子(E2F)。研究结果表明,抑制P16,可使Rb磷酸化,失去活性,可能由此使转录因子E2F活性增强,多种生命必需基因得以表达。此时端粒缩短较慢,细胞衰老延缓,但无端粒酶活性。由此证明:P16是通过调节Rb的活性,而非通过激活端粒酶来影响细胞衰老进程。

    P16基因在衰老细胞中功能十分亢进,科学上称之为“过度表达”。它在衰老细胞中的表达比年轻细胞高10-20倍。这种现象是怎样造成的,目前并不清楚,但证据表明P16基因的遏制机制随着细胞的衰老而变得越来越弱,这是出现上述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研究人员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构建了可以抑制或增强P16表达的基因重组体。实验表明,抑制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减慢,寿命延长,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减慢;反之,增加P16基因表达,不仅细胞衰老速度加快,寿命缩短,而且端粒长度缩短也加快。这为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调节人类某些细胞的寿命提供了新的依据。

    《光明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