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各地传统医学 > 民族医药 > 瑶族
编号:156650
火灸疗法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一、灯草炙

    灯草火灸,是用灯芯茶油,点燃后快速在特定穴位的皮肤进行烧灼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价、快捷的特点。

    施灸方法:首先选好穴位,并作记号。局部消毒后,取灯芯草3-4cm长一根,将一端浸于茶油中(若蘸油太多可用吸水纸吸去浮油以免油滴上烫伤皮肤)。术者用右手拇食指、捏住末浸油的一端,将蘸油的一端点燃,待火略变大时,即迅速烧灼穴位,一触及皮便立即离开,此时常有“啪”的声响,火即灭。灸处多有粒状伤痕,应注意清洁,防止感染。一般两天内即可自行愈合,如下愈者,局部可涂万花油或烫伤药膏即可。

    适应症及取穴:

    1.婴儿腹泻:长强穴。

    2.小儿吐泻腹痛:神阙(以盐填满,在盐上灸之),于背脊对肚脐两旁各5分处,大敦、脐周、长强、内关。
, 百拇医药
    3.小儿惊风:百会、印堂、人中、承浆、脐周、神阙(隔姜灸)、曲池、合谷、少商、中冲。

    4. 小儿夜哭:百会、印堂、哑门、喉下、脐周、合谷、太阳、风池、心俞、风府、神门、中冲。

    5. 小儿生倒竹,于根、尾及分叉处灸之。

    6. 扁桃腺炎:角孙、力高。

    7. 流行性腮腺炎:角录穴。

    8.鼻衄:少商穴。

    9.发热:少商、中冲、十宣、大椎、合谷、曲池。

    10.惊阙:人中、合谷、太冲、足三里、印堂、大椎、风池。伴有昏迷加十宣。

    11. 咳嗽:百劳、风门、肺俞、膏盲、肾俞、中脘、列缺。
, 百拇医药
    12. 心悸:内关、膻中、神门、间使、足三里。

    13. 昏厥:人中、少商、中冲、内关。

    14.全身水肿:内关、脾俞、肾俞、期门、建里、水分、天枢、气海、章门、阳陵泉、腹溜、内关、照海、公孙。

    15.头面虚肿:上星、人中、合谷。

    16.腹水:支沟、膈俞、肾俞、中脘、期门、水分、天枢、气海、章门、腹溜、三里、内关、公孙。

    17.四肢浮肿:曲池、内关、合谷、水分、期门、章门、足三里、腹溜、内迁、陷谷。

    18. 咳嗽:百劳、风门、肺俞、膏盲、肾俞、中脘、列缺。

    19. 哮喘:定喘、肺俞、膏盲、天突、中府、俞府、膻中、三里、丰隆。
, 百拇医药
    20. 呼吸困难:天突、膻中、内关、列缺。

    21.头痛:百会、风池、太阳、合谷。

    22.偏头痛:攒竹、头维、率谷、风池、百会、列缺、公孙及手背、与食指次节关的中点。

    23.前额头痛:上星、头维、印堂、攒竹、合谷。

    24.枕后头痛:攒竹、头维、风池、后顶、后溪、天柱及手背、与无名指次节关节的中点。

    25.巅顶头痛:攒竹、头维、百会、四神聪、上星、至阴、太冲及手背、与中指本节关节的中点。

    26.眩晕:攒竹、上星、百会、风池、内关。

    27.咳血、吐血:百劳、大杼、风门、上星、膏盲、肝俞、列缺、至阴。
, http://www.100md.com
    28.呕吐:鸠尾、手足心或天突、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内关、支沟、膈俞、脾俞、胃俞、足三里、绝骨。

    29.吐酸:风市、大杼、上脘。

    30.呃逆:内关、中脘、天突、人中、少商。

    31.胃脘痛:大陵、内关、足三里、大都、公孙及拇趾节背侧关节处。

    32.胃十二指肠溃疡:中脘、建里、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

    33.胃下垂:百会、中脘、合谷、足三里、梁丘、气海及胃上穴。

    34.慢性胃炎:中脘、下脘、期门、气海、天枢、合谷、足三里。

    35.遗精,白浊:膏盲、心俞、肾俞、气海、天枢。
, 百拇医药
    36.中风不省人事:风门、合谷、内关、申脉。

    37.半身不遂:肩井、肩髃、手三里、曲池、阳溪、脘骨、合谷、环跳、风市、阴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绝骨、申脉。

    38.痢疾:腹痛、天枢、气海、外陵、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公孙、内庭。里急后重加阳陵泉。

    39.泄泻腹痛:中脘、天枢、气海、石门、关元、足三里、大肠俞、三阴交、公孙。

    40.便秘:神门、大肠俞、足三里、里内庭。

    41.急性肾炎:三焦俞、肾俞、阴陵泉。

    42.慢性肾炎:三焦俞、肾俞、命门、腹结、水道。

    43.肾盂肾炎:三焦俞、肾俞、命门、膀胱俞、中极、三阴交、会阴。
, 百拇医药
    44.隆闭:关元、中极、水道、合谷、关冲、阴陵泉、三阴交、膀胱俞。

    45.脱肛:百会、天枢、内关、命门、承山、长强。

    46.风气:太阳、眼小角、地仓、合谷、内关、曲池、鱼三里、长强、肩胛上、肩胛下,人中,承浆。

    47.月经不调:照海、天枢、气海、中极、带脉、肾俞、足三里、行间、三阴交。腹痛加天枢。

    48.闭经:关元、带脉、太冲、三阴交、隐白、水泉、合谷。

    49.崩漏:百劳、鸠尾、曲池、合谷、子宫、血海。或隐白、三阴交、足三里、曲骨、急脉、梁丘、阳陵泉、中极、关元、气海或大敦穴。

    50.白带:曲骨、天枢、三阴交、大中极。
, 百拇医药
    51.胎盘或死胎不下:中极、内关、三阴交、至阴、照海、合谷。

    52.产后风:乳根、上人丹田、曲池、三里、关元、关元旁、照海。

    53.乳痛肿痛:肩井,鱼际、少泽、临泣、合谷、太溪。

    54.外阴瘙痒:下关元、中极、曲骨、会阴、血海。

    55. 乳汁不足:膻中、乳根、三阴交。

    56. 皮肤瘙痒:至阳、屋翳。上身加手三里,下身加血海,皮疹瘙痒加局部。

    57. 头痛:角孙。

    58. 急性结膜炎:耳垂或太阳穴。

    59. 麦粒肿:背部皮疹。
, 百拇医药
    二、药条灸

    将动、植物药焙干,研粉,先取一半药粉加水煎成浓汁,过滤去渣,再加入另一半药粉调成膏状,待温度适宜时,用手工搓成艾条大小的药条,晒干备用。

    施灸方法:本疗法采用温和灸法,将药条的一端置火上烤热后,直接灸于患病局部的皮肤或特定的穴位上,至病人感到有灼热感时提起,灼热感过后再灸,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天施灸1-2次。用于寒湿引起的疾病,如非炎症性肿块,顽癣及皮肤瘙痒,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等,一般5-7天可以痊愈。

    三、骨 灸

    是以药用动物的骨头烤热后,快速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穴位的皮肤上。本疗法多用于治疗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等。

    四、药棍灸(又叫神火疗法、火功疗法)
, 百拇医药
    瑶话叫“人苗”。

    药棍:是用某种植物药如吹风藤,铭吻藤,毛杜仲藤,牛耳枫枝叶等的根或茎枝,砍25厘米长左右,晒干后浸泡入特制的药液中49天,取出阴干备用。

    施灸方法:把药棍的一端置于炉火,或酒精灯,或蜡烛火上燃烤,吹息明火,留下暗火,用3-5层纸包上暗火,隔纸灸于患病局部或特定的皮肤穴位上。至病变局部有灼热感时离开,灼热感过后再灸,如此反复多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患者有舒适感为止。

    适应症:本疗法常用于治头痛,风湿痛,骨质增生,乳腺小叶增生,肩周炎,落枕,四肢麻痹、瘫痪,腹痛,健鞘囊肿,脂肪瘤,感冒发痧,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妇女月经不调,带下病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