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编号:157776
大学生诉苦看病难 记者暗访高校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02年4月12日 汉网
      武汉晨报讯 记者 裴道彰

    我市某高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一学生去校医院看病,学生刚说:“医生,我感……”话还没说完,医生就说:“哦,感冒了,就吃速效伤风胶囊吧。”学生急了,补充道:“我感觉肠胃不舒服。”

    近日,记者走访了武汉几所高校的医院。发现高校医院有三大毛病:药品单一低廉、常规病检查不仔细、服务态度欠佳。

    甲医院:不诊断就开处方

    记者先翻阅了几份学生病历,发现与感冒沾边的病,用速效伤风胶囊;与发炎有关的病,用乙酰螺旋霉素或者磺胺;咽喉有问题,用四季润喉片。

    通过一知名药店,记者得知以上药品的价格很便宜:“速效”7角一板,还可打折;“乙酰”2元一盒;“磺胺”1.5元一盒;润喉片9毛一盒。

    当日,记者和小A一起到该医院治咽喉。小A坐下后,医生开始问话:怎么了?几天了?有什么症状?严重吗?最后叫小A张开嘴“啊”一声。医生边问边写处方,只略微抬头看了一下小A。

    果然,开的又是四季润喉片。记者还看到,一外科男医生边开处方边吸烟。

    乙医院:上班时间科室不开门

    按规定,医院下午2时上班,但记者等到下午2时20分,好几个科室没有开门。记者到五官科“看病”,对面一个医生叫记者3时再来。记者问另一位男医生:“医生叫我3时再来,怎么回事?”这个男医生不耐烦地说:“叫你3时来你就3时来!”

    在划价处,一男医生不时接听电话,每次通话时间不下5分钟。

    记者还走访了另外两所高校医院,问题与前面大致相似。学生普遍反映,只有病得相当严重,医生才会开比较好的药。有个学生说,有一次,他跟医生吵了一架,才被允许输液。所以家庭环境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一般在学校外的小诊所治病,但小诊所也让人不放心。

    高校医院“病”在何处?

    据了解,高校医院不愿给学生开好药,主要是受经费制约。因为每个学生每年医药费有限———一般只有几十元。而医生态度不好、诊治不仔细,则与部分医生责任心不强有关。有学生诉苦:“校医院医生认为我们没得选择,所以不怎么把我们的病当回事!”,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