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国内信息
编号:159194
哈医大第二附属医院研究皮质下失语症获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1年8月16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本报讯 (特邀记者 于海源)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应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及其定量分析技术,对CT证实为皮质下病变患者的语言行为进行研究,探明了“皮质下失语症”产生机制,为其临床诊断、治疗及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失语症是由脑损害引起的语言能力的丧失或受损,是脑血管病的常见症状。国内外在失语研究方面已取得许多成果,但对“皮质下失语症”的产生机制尚无定论。传统观念认为,失语症总是与大脑皮层语言中枢的损害联系在一起,但随着CT技术应用于失语研究,人们发现皮质下结构、远离皮层的深部组织的病变也能导致失语,即“皮质下失语”。

    该院金刚副教授、赵永波教授等应用SPECT局部脑血流断层显像及定量分析技术,对CT证实为皮质下病变的34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语言功能研究,探讨了皮质下失语的存在及严重程度与皮质血流减少的关系,同时对CT诊断阴性及CT证实为皮质语言区梗塞的失语患者的语言行为及SPECT局部脑血流(rCBF)改变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单纯左侧皮质下病变可引起失语,程度较轻;大多数皮质下病变失语者(2/3)存在左侧皮质血流灌注减少,失语相对较重,此失语表现是皮质下病变与皮质语言区血流灌注减少共同作用的结果。皮质血流灌注减少是“远隔效应”所致;非皮质下病变失语患者失语严重程度与皮质语言区血流灌注减低程度有关; rCBF显像为失语症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手段,早期改善皮质语言区血流灌注可有助于失语症的治疗。

    这一研究方法除该院外,已分别在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院(156例)和黑龙江省林业医院(27例)临床应用,均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