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国内信息
编号:159231
我国大面积烧伤研究和临床救治获进展304医院提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效果好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6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本报讯 (驻地记者 张献怀) 304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所长郭振荣教授在著名创(烧)伤专家盛志勇院士的指导下,通过对618只烧伤动物模型的系列研究和对178例烧伤患者的临床观察,提出了“大面积烧伤休克期切痂”的概念,经国内33家医院推广应用,均取得显著疗效。这一研究日前获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

    在这178例中,休克期切痂组98例,手术开始时间平均为伤后24小时;对照组80例,手术开始时间平均为伤后112小时。两组在年龄、伤情、入院时间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休克期治疗方案也相同。结果发现,休克期切痂组同对照组相比,4天内累计输液量减少3240 ml左右,2周内累计输血量减少700 ml左右,伤后第14天休克期切痂组血红蛋白平均为129g/L,红细胞比积平均0.45,与对照组的120 g/L和0.43基本相同。由此证明,在切痂手术同时施行抗休克治疗与不做手术抗休克治疗无显著差异。而此后休克期切痂组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为15.6%,远远低于对照组的53.5%。血浆内毒素伤后第7天即明显降低,对照组伤后第21天仍居高不下。休克期切痂由于创面封闭提前,感染减轻,与对照组相比,应用抗生素种类为5 ∶8,病死率为5.3%∶14.7%(P< 0.05),创面愈合时间为32.4天 ∶39.7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他们采用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组织学检查等方法分别对小型猪和大鼠烧伤模型进行观察,发现炎性介质及粘附分子的表达在伤后12-24小时达到峰值,并随焦痂存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升高。伤后8小时和24小时切痂组,于伤后96小时即恢复正常水平;而96小时切痂组至伤后一周仍居高不下。表明尽早切痂避免了内皮细胞大量合成粘附分子,减轻了由粘附分子介导的中性粒细胞扣押对内皮细胞的进一步损害。他们将两组小型猪于伤后12天活杀,对内脏器官作组织学检查,发现非休克期切痂组病理改变明显重于休克期切痂组,表明休克期切痂对内脏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他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和提出了休克期切痂时机的7项临床指标,供没有条件监测血流动力学的基层单位参考:(1)第一个24小时入量每1%烧伤面积2.6-3.0 ml/kg,(2)尿量80-100 ml/h,(3)意识清楚,(4)口渴明显减轻,无恶心、呕吐,(5)心率100-110次/min左右,(6)血红蛋白150 g/1,(7)红细胞比积0.5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