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骨科
编号:159310
胸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
http://www.100md.com 2001年9月27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黄韧带骨化(OLF)在欧美文献仅有少数个案报告,但在我国和日本发病率较高。该病在颈、胸、腰椎均可发生,但以胸椎特别是下胸椎多见,是胸椎管狭窄症及随之而来的瘫痪的常见原因,多数患者因此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胸椎黄韧带骨化临床症状较复杂,易与其它脊髓病混淆,加上普通影像学检查难以发现,因而诊断困难。由于骨化范围广,且各节段骨化程度及大小不一,手术盲目性较大,效果较差。

    病因

    胸椎黄韧带骨化病因至今未明。研究表明,可能与全身因素、局部力学因素、遗传因素、种族差异、饮食及环境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

    胸椎黄韧带骨化症多表现为胸髓压迫症状。主要症状为下肢麻木、无力,间歇性跛行,步态异常。从出现症状起仅1~2年即可导致不同程度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严重者出现上运动神经元性截瘫,发生排尿功能障碍者比例较高。神经系统检查可见下肢痉挛性麻痹,腱反射亢进,髌、踝阵挛及病理征阳性。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可确定胸椎黄韧带骨化的范围和程度,是指导手术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由于肩部遮挡及普通X线影像的局限性,X线侧位片很难发现上胸椎黄韧带骨化及程度较轻的黄韧带骨化。

    CT扫描典型黄韧带骨化表现为两侧椎板前缘呈"V"形高密度影像突入椎管内,双侧骨化可以不对称,双侧骨化也可互相融合或与椎板及后关节囊融合,严重时可使椎管呈三叶草状或窄菱形。也可以表现为单侧骨化,较大的单侧骨化可占据半侧椎板。一些骨化边缘不光滑,骨化组织内密度不均匀,呈低密度影像,提示骨化可能不完全;另一些骨化边缘光滑,骨化组织内密度均匀,呈高密度影像,提示可能完全骨化。

    MRI的T1及T2加权矢状面图像上,黄韧带骨化常为三角形或半圆形,呈低信号影突向椎管,使硬膜外脂肪移位,连续性中断,脊髓受压形成切迹。MRI可以确定黄韧带骨化的形状、范围及脊髓受压的程度以及骨化的成熟程度,目前已成为黄韧带骨化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手段。

    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支架、药物等)对黄韧带骨化造成的脊髓压迫无效,早期手术治疗是解决脊髓压迫的最佳方法。由于压迫来自脊髓后方,多采用后方入路进行减压。单纯的全椎板切除往往无法达到彻底减压目的,必须将小关节内侧的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也同时切除。切除的范围不应限于引起症状的节段,还应该包括该节段的上、下各一节椎板。如果合并后纵韧带骨化,可能还需行前路减压。骨化范围广泛及骨化倾向明显者往往还需要多次手术治疗。, http://www.100md.com(周方党耕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