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国内信息
编号:159342
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探索阿米巴病诊断新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01年10月18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本报讯 北京友谊医院热带医学研究所郭增柱研究员等用多种方法检测阿米巴病原,既降低了疾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又有效地减少了药物资源的浪费,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阿米巴病原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有致病性的溶组织内阿米巴(E. histolytica,Eh),另一类是无致病性的的斯巴内阿米巴(E. dispar,Ed)。郭增柱研究员等首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试验(ⅡP)和斑点免疫结合试验(DIA)3种方法检测肠阿米巴病、肠外阿米巴病及各种非阿米巴性肝、肠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血清抗阿米巴抗体。结果为:对肠阿米巴病ELISA的阳性率达96.6%[57/59例,几何平均滴度(GMRT)为1∶599~1∶1612];DIA达100%(21/21例,GMRT为1∶101);ⅡP亦达100%(21/21例,GMRT为1∶368)。肠外阿米巴病的检测结果为:三法的阳性率均为100%;ELISA的GMRT最高,达1∶7000以上。各种非阿米巴性肝、肠疾病患者的阿米巴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1%、7.7%和1.1%,其阳性抗体滴度均很低;未从正常对照者中查到特异性抗体。

    其次,研究者用ELISA法检测粪便、脓液及血清中的Eh抗原。42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中,41例脓抗原阳性(97.6%);35例血清抗原阳性(92.9%),检出的最小抗原量为2.5 μg。小样本粪抗原检测结果亦很好。

    再次,研究者用PCR法检测粪便中的Eh和Ed包囊诊断和调查阿米巴病。结果显示,32例经光镜诊为Eh/Ed带囊者,6例为Eh、25例为Ed、1例为Eh/Ed混合感染。此与受检者的临床表现及血清学结果相一致,而与其它各种肠道原虫(结肠内阿米巴等)无任何交叉反应。

    最后,研究者用PCR法检测肝脓液和血清中的Eh基因片。结果,42例阿米巴肝脓肿患者中Eh 30 KD蛋白基因的检出率为100%,rRNA基因的检出率为33.3%,SSG基因的检出率为24%,SSG基因还显示了Eh感染虫株具有株的特异性。没有检出Ed的相关基因。提示可用PCR从肝脓液中扩增Eh 30 KD蛋白基因的方法诊断阿米巴肝脓肿。

    上述研究对确定和排除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提供了可靠的依据,降低了阿米巴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戴培红,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