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
临床表现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日。起病多急骤,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在流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往往需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 http://www.100md.com
3.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②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③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④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⑤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I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4.诊断分类: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检查符合②或③或④或⑤。
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流感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除了注意收集流行病学资料以外,通常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而普通感冒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②其它全身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
1.隔离患者: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 http://www.100md.com
2.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早期(起病13天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在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大多数能有效改善症状。病程已晚或无条件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可对症治疗,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有两类:即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M2阻滞剂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治疗患者中约有30%可分离到耐药毒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
, http://www.100md.com
1.离子通道M2阻滞剂:有金刚脘胺(amantadine)1~9岁5 mg/kg/d, 分2次,10~16岁100 mg,每天2次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13~16岁100 mg,每天2次。
其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微头痛等,其中金刚脘胺较金刚乙胺的发生率高。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这些副作用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可迅速消失。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金刚脘胺的剂量在肌酐清除率≤50 ml/min时酌量减少,并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停药,血透对金刚脘胺清除的影响不大。肌酐清除率<10 ml/min时,金刚乙胺推荐减为l00 mg/d。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目前有2个品种,即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我国目前只有奥司他韦被批准临床使用。奥司他韦:成人75 mg,每天2次,连服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儿童体重15 kg者用30 mg,15~23 kg者用45 mg,24~40 kg者用60 mg,超过40 kg者用75 mg。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 百拇医药
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一般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有腹痛、头痛、头晕、失眠、咳嗽、乏力等不良反应的报道。对肌酐清除率 < 30 ml/min的患者,应将奥司他韦减量至75 mg,每天1次。
背景资料
流感在人类历史上已存在很长时间,早在1580年就有了全球性流感流行的记录。在20世纪共有4次流感暴发,即1918-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2000万人丧生),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150万人丧生),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
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流感疫苗开始被广泛应用,1966年金刚烷胺出现,能有效治疗甲型流感。1999年科学家发现,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可以在细胞水平上阻止流感病毒的释放,于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问世,该药于1999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2001年9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流感。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流感多发地,基本上每年都有局部爆发流行。为此,卫生部已将流感列为“十五”期间重点监控的疾病之一。为配合监控,中华医学会倡议从今年起,每年12月的第2周为流感教育宣传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了《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并于近日颁布。, 百拇医药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1~3日。起病多急骤,主要以全身中毒症状为主,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明显。发热通常持续3~4天,但疲乏、虚弱可达2~3周。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肺炎型、中毒型、胃肠型。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是诊断流感的主要依据之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不难诊断,但在流行初期,散发或轻型的病例诊断比较困难。确诊往往需实验室检查。主要诊断依据如下:
1.流行病学史:在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或医院门诊、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增加。
2.临床症状:急起畏寒、高热、头痛、头晕、全身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可伴有咽痛、流涕、流泪、咳嗽等呼吸道症状。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腹痛、腹胀、呕吐和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婴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见高热惊厥;部分患儿表现为喉气管支气管炎,严重者出现气道梗阻现象;新生儿流感虽少见,一旦发生常呈脓毒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常伴有肺炎,病死率高。
, http://www.100md.com
3.实验室检查:①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加。②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③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度有4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④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⑤标本经敏感细胞过夜增殖I代后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4.诊断分类:疑似病例:具备流行病学史和临床症状;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同时实验室检查符合②或③或④或⑤。
鉴别诊断
①普通感冒:流感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相混淆。除了注意收集流行病学资料以外,通常流感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重,而普通感冒呼吸道局部症状较重。②其它全身或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流感治疗的基本原则
1.隔离患者:流行期间对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和空气消毒。
, http://www.100md.com
2.及早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只有早期(起病13天内)使用,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3.加强支持治疗和预防并发症: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饮食要易于消化,特别在儿童和老年患者更应重视。密切观察和监测并发症,抗生素仅在明确或有充分证据提示继发细菌感染时应用。
4.合理应用对症治疗药物:早期应用抗流感病毒药物,大多数能有效改善症状。病程已晚或无条件应用抗病毒药物时,可对症治疗,应用解热药、缓解鼻黏膜充血药物、止咳祛痰药物等。儿童忌用阿司匹林或含阿司匹林药物以及其他水杨酸制剂,因为此类药物与流感的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即Reye综合征相关,偶可致死。
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
现有抗流感病毒药物有两类:即离子通道M2阻滞剂和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其中M2阻滞剂只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效,治疗患者中约有30%可分离到耐药毒株。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均有很好作用,耐药发生率低。
, http://www.100md.com
1.离子通道M2阻滞剂:有金刚脘胺(amantadine)1~9岁5 mg/kg/d, 分2次,10~16岁100 mg,每天2次和金刚乙胺(rimantadine)13~16岁100 mg,每天2次。
其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有神经质、焦虑、注意力不集中和轻微头痛等,其中金刚脘胺较金刚乙胺的发生率高。胃肠道反应主要表现为恶心和呕吐,这些副作用一般较轻,停药后大多可迅速消失。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剂量调整:金刚脘胺的剂量在肌酐清除率≤50 ml/min时酌量减少,并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必要时可停药,血透对金刚脘胺清除的影响不大。肌酐清除率<10 ml/min时,金刚乙胺推荐减为l00 mg/d。
2.神经氨酸酶抑制剂: 目前有2个品种,即奥司他韦(oseltamivir,达菲)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我国目前只有奥司他韦被批准临床使用。奥司他韦:成人75 mg,每天2次,连服5天,应在症状出现2天内开始用药。儿童体重15 kg者用30 mg,15~23 kg者用45 mg,24~40 kg者用60 mg,超过40 kg者用75 mg。1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
, 百拇医药
奥司他韦不良反应少,一般为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也有腹痛、头痛、头晕、失眠、咳嗽、乏力等不良反应的报道。对肌酐清除率 < 30 ml/min的患者,应将奥司他韦减量至75 mg,每天1次。
背景资料
流感在人类历史上已存在很长时间,早在1580年就有了全球性流感流行的记录。在20世纪共有4次流感暴发,即1918-1920年的西班牙流感(造成2000万人丧生),1957年的亚洲流感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150万人丧生),1997年香港发生禽流感。
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流感疫苗开始被广泛应用,1966年金刚烷胺出现,能有效治疗甲型流感。1999年科学家发现,通过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可以在细胞水平上阻止流感病毒的释放,于是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问世,该药于1999年10月获美国FDA批准,2001年9月获中国药监局批准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流感。
有资料显示,我国是流感多发地,基本上每年都有局部爆发流行。为此,卫生部已将流感列为“十五”期间重点监控的疾病之一。为配合监控,中华医学会倡议从今年起,每年12月的第2周为流感教育宣传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了《流行性感冒临床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并于近日颁布。,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