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内科 > 消化
编号:159591
Hnpcc 在结肠癌中所占比例不到1%
http://www.100md.com 2002年1月3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本报讯 美国盐湖城的Samowitz等对结肠癌病人进行微卫星稳定性分析发现,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肠癌(HNPCC)在结肠癌中所占比例较小(0.86%),低于以往大多数临床研究结果。

    HNPCC是一种遗传性肿瘤,特点是发病年龄小(<50岁)、多位于右半结肠。根据临床特点很难可靠地与散发性结肠癌区分开来,故计算出的HNPCC在全体结肠癌中所占比例差异较大。

    近来研究显示,几乎所有的HNPCC均有微卫星不稳定,而只有大约10%~15%的散发性结肠癌显示出微卫星不稳定;HNPCC的遗传学基础为错配修复基因(>90%为hMLH1和 hMSH2)的种系突变,而散发性结肠癌的遗传学基础为获得性hMLH1高度甲基化,并非错配修复基因突变。故依据分子遗传水平来定义HNPCC,即通过筛查结肠癌病人错配修复基因的突变来鉴定HNPCC,可以对其在全部结肠癌中所占比例做出更加准确的估计。近来芬兰研究者通过上述遗传学鉴定方法得出HNPCC占所有结肠癌的3%(样本量>1000例),而来自斯洛文尼亚的研究则表明遗传学定义的HNPCC占全部结肠癌的1%。(Gastroenterology 2001,121 ∶830)

    Samowitz等对1066例结肠癌病人(30~79岁)进行微卫星稳定性分析,再对有微卫星不稳定者的错配修复基因hMLH1和 hMSH2的编码区进行序列分析,依据基因突变以确定HNPCC在全部结肠癌中所占比例。

    结果显示,16%(171/1066例)的肿瘤显示出微卫星不稳定性。7例病人被鉴定出有错配修复基因的种系突变,另外6例有无确定意义的错义氨基酸改变。研究者计算出HNPCC占本组全部结肠癌的比例为0.86%。与无种系突变的肿瘤病人相比,有这些基因突变的病人较年轻、有结肠癌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较多、一级亲属早发结肠癌者较多(P< 0.01)。

    小知识

    微卫星(microsatellite,MS):是指DNA基因组中< 10个核苷酸的简单重复序列,不仅可用于基因组遗传连锁图的构建以及基因的定位与克隆,而且可用于遗传性疾病的连锁分析和基因诊断。微卫星不稳定是指由于复制错误引起的简单重复序列的增加或丢失。

    DNA错配修复:从细菌、酵母到人体细胞都存在一种能修复DNA碱基错配的安全保障体系,后者由一系列特异性修复DNA碱基错配的酶分子组成,被称为DNA错配修复系统(DNA mismatch repair system,MMR)。人体细胞中由于MMR系统的存在,可保持遗传物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郭涛),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