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分类新闻 > 国内信息
编号:159787
我国慢性难愈合创面修复研究获进展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7日 中国医学论坛表
     本报讯 (驻地记者 张献怀) 解放军304医院创伤外科研究室主任付小兵教授在著名创(烧)伤外科专家盛志勇院士的指导下,报告了中国人群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流行病学特征,提出组织修复细胞支架改变、修复细胞过度凋亡、生长因子与靶细胞受体间信号转导“失偶联”以及多种因子间网络调节“失控”,是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的发生机制,建立并改进了相关生长因子治疗方法,使许多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创面得到愈合。这一成果日前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在国际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慢性难愈合创面是长久以来创(烧、战)伤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付小兵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全军“九五”医学科研基金的资助下,从1995年开始,在全国15所医院,对3万余例外科住院病人中580个典型溃疡创面进行研究,搞清了中国人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疾病在病因学、高发人群、发病部位以及治疗方式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

    在此基础上,他们在大鼠与家兔背部体表成功复制出创伤、创伤加感染以及糖尿病加创伤三种符合临床发病因素和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体表创面愈合延迟发生的动物模型。他们发现,溃疡创面纤维连接蛋白(Fn)基因表达水平较正常皮肤与瘢痕组织通常减少1/3~1/2,表明Fn减少除与传统的观念认为是相应蛋白酶分解增加有关外,更重要的原因是Fn基因表达下调,使Fn产生减少,导致组织修复细胞的移动支架遭破坏,创面愈合延迟。他们还发现,慢性难愈合创面抑制凋亡基因Bc1-2表达比正常对照组下降约60%,上皮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数目增加,证明组织细胞过度凋亡是创面延迟愈合或难愈合的重要细胞学基础。
, 百拇医药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慢性难愈合创面之所以难愈合,其分子与基因调控在以下两个方面发生改变:一是早期即刻基因C-fos与C-jun在炎性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加,由此使激活的中性粒细胞等释放大量蛋白酶,导致胞外基质溶解,使创面不愈或难愈;二是与调控创面愈合密切相关的生长因子的定位并没有改变,但创面生长因子靶细胞上的受体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改变,使其由高亲和力向低亲和力转变,因而使因子难与其相应受体正常结合而发生信号传导失控。他们提出,生长因子在高浓度环境下,与靶细胞相应受体结合障碍并由此导致信号传导受阻,是创面愈合延迟或不愈合的重要调控机制。

    他们还创立了针对人体表烧伤残余创面和慢性难愈合创面发病机制新的生长因子疗法——“冲击”治疗,即在清创、抗感染以及改善循环的基础上,早期采用比常规剂量大1~2倍的用药量以达到对创面修复细胞的“冲击”作用,启动内源性修复机制。据对一组33例由创伤、糖尿病、放射性等不同原因引起的体表慢性难愈合创面临床研究报告,应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剂量为180~270活性单位/cm2创面(传统推荐剂量为60~90活性单位/cm2创面),每天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除2个较大放射性创面在第6疗程愈合外,其余31个创面均分别在第2、3、4疗程内愈合。

    他们据此阐明了冲击疗法的促修复机制,确定了最佳应用时机与最佳剂量,监测和研究了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为这一疗法在临床安全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参考依据。100余例用其它方法久治不愈的慢性溃疡创面、其中最长的已达10年,经采用“冲击”疗法进行治疗,创面全部愈合。,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