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半夏 |
半夏 |
【药 名】:半夏
【拼 音】:BANXIA
【英文名】:Pinellia Tuber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功 效】: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
【主 治】: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
【性味归经】:辛,温,有毒。①《本经》:“辛,平。”②《别录》:“生微寒,熟温,有毒。”③《药性论》:“有大毒。”④《日华子本草》:“味?辛。”⑤《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性温,味辛苦。”入脾、胃经。①《汤液本草》:“入足阳明、太阴、少阳经。”②《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③《本草经疏》:“入足太阴、阳明、少阳,手少阴经。”④《本草汇言》: “入手阳明、太阴、少阴三经。”⑤《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 http://www.100md.com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一切血证及阴虚燥咳、津伤口渴者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射干为之使。恶皂荚。畏雄黄、生姜、干姜、秦皮、龟甲。反乌头。”②《药性论》:“忌羊血、海藻、饴糖。柴胡为之使。”③张元素:“诸血证及口渴者禁用。孕妇忌之,用生姜则无害。”④《医学入门》: “凡诸血证及自汗,渴者禁用。”
【药物配伍】:配橘皮,共奏燥湿化痰,健脾和胃,理气止呕之功;配茯苓,是治疗痰饮湿浊的常用药对;配黄芩,清肺化痰,燥湿降逆;配硫黄,温肾逐寒,通阳泄浊;配枇杷叶,下气降逆,燥润相兼,寒温并施;配皂荚,祛风痰,开关窍;配天南星,祛风痰效著;配天麻,化痰熄风;配栝蒌,化痰散结,宽胸消痞;配黄连,辛开苦降,舒理气机,调和胃肠,寒温并施。
【别 名】:地文、水玉(《本经》)、守田、示姑(《别录》)、羊眼半夏(《唐本草》)、和姑(《纲目》)、蝎子草(《植物名实图考》)、地珠半夏(《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麻芋果(《贵州民间方药集》、三步跳、泛石子(《湖南野生植物》)、地鹧鸪、地茨菇(《广西中兽医药植》)、老黄嘴、老和尚头、野芋头、老鸹头(《江苏植药志》)、捉嘴豆子、地已豆(《河北药材》)、无心菜根、天落星、老鸹眼、麻芋子(《山东中药》)、地雷公、老瓜蒜、狗芋头(《中药志》)、珠半夏(《广西中药志》)、裂刀菜(《辽宁经济植物志》)、麻草子(安徽《土农药介绍》)。原植物半夏又名:三叶半夏
, 百拇医药
【处方名】:半夏、半下、清半夏、法半夏、姜半夏、水半夏、仙半夏、青盐半夏、竹沥半夏、苏半夏、宋半夏、清夏、法夏、姜夏、生半夏、制半夏等生半夏为原药材去外皮及须根,晒干生用入药者。生半夏有毒,很少用于内服,多作外用药。处方中写半夏、半下指制半夏或水半夏、姜半夏。为生半夏用生姜汁、白矾制过入药者。制后毒性降低,和胃止呕作用增强。法半夏又称法夏、法下、黄法夏、京法夏、京夏、京半夏。为生半夏用白矾、甘草、石灰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清半夏又称清水半夏、清夏、清下、清夏片。为生半夏用白矾加工炮制后入药者。毒性及燥性降低,化痰作用增强。仙半夏又名仙露半夏。为生半夏用甘草、五味子、青陈皮、枳壳、枳实、川芎、沉香等14味中药煎汁浸泡,待药汁吸干,再烘干入药者。毒性降低,理气化痰作用增强。青盐半夏又称盐半夏。为清半夏用青盐水浸拌,晒干入药者。毒性降低,清热化痰作用增强。竹沥半夏为清半夏用鲜竹沥淋洒拌匀,待竹沥被吸尽,晒干入药者。清热化痰止咳作用增强。苏半夏又称苏夏。为清半夏再经加生姜、朴硝、甘草、皂角在水中浸泡取出,再用甘草、青盐、党参、川贝等进一步加工,晾干入药者。宋制半夏又称宋半夏、京半夏或苏半夏。为清半夏用陈皮、苏子、青礞石、枇杷叶等药的煎汁拌和,使之吸尽晒干入药者。降气化痰平喘作用增强。
, http://www.100md.com
【商品名】:半夏,以个大、形圆、色白、皮净、干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动植物资源分布】: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7~9月间采挖,洗净泥土,除去外皮,晒干或烘干。
【拉丁名】:药材Rhizoma Pinelliae原植物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炮制方法】:生半夏:拣去杂质,筛去灰屑。法半夏:取净半夏,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其颗粒大小,斟酌调整浸泡日数。泡至10日后,如起白沫时,每半夏100斤加白矾2斤,泡1日后再进行换水,至口尝稍有麻辣感为度,取出略晾。另取甘草碾成粗块,加水煎汤,用甘草汤泡石灰块,再加水混合,除去石灰渣,倒入半夏缸中浸泡,每日搅拌,使其颜色均匀,至黄色己浸透,内无白心为度。捞出,阴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2斤,甘草16斤,石灰块20斤)姜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另取生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生姜25斤,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清半夏:取拣净的半夏,照上述法半夏项下的方法浸泡至口尝稍有麻辣感后,加白矾与水共煮透,取出,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晾干。(每半夏100斤,用白矾12斤8两,夏季用14斤8两)① 《雷公炮炙论》:“修事半夏四两,用捣了白芥子末二两,头醋六两,二味搅令浊,将半夏投于中,洗三遍用之,半夏上有鄛涎,若洗不尽,令人气逆,肝气怒满。”②陶弘景:“半夏,用之皆先汤洗十许过,令滑尽,不尔戟人咽喉。”
, 百拇医药
【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 ①《御药院方》:“法制半夏,清痰化饮,壮脾顺气。用大半夏汤洗七次,焙干再洗,如此七转,以浓米泔浸一日夜。每一两用白矾一两半,温水化浸五日,焙干。以铅白霜一钱,温水化,又浸七日,以浆水慢火内煮沸,焙干收之。每嚼一、二粒,姜汤送化下。”“红半夏,消风热,清痰涎,降气利咽。大半夏汤浸焙制如上法。每一两入龙脑五分,朱砂为衣染之。先铺灯草一重,约一指厚,排半夏于上,再以灯草盖一指厚,以炒豆焙之,候干取出。每嚼一、二粒,温水送下。”②《本草图经》:“由跋绝类半夏,而苗高近一、二尺许,根如鸡卵,大多生林下,或云即虎掌之小者,足以相乱。”③《中国医学大辞典》:“姜半夏,有寒痰者宜之。”“竹沥半夏,痰之偏于黄稠者宜之。”“宋半夏,其性质与仙半夏相近,而较法半夏为纯,虚体有痰者宜之。”“法制半夏性质介于姜半夏与竹沥半夏之间,痰之不寒不热者宜之。”④《增订伪药条辨》:“苏州戈制半夏,其色黄亮,气香有肉桂气,性温燥,炳章实验,治寒湿痰上壅气喘确效。凡治阴虚热痰气喘,苟误服之,必因燥热而咳血自汗。”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半夏,全草有毒。中毒症状:食少量可使口舌麻木,服多量则致喉舌烧痛,肿胀,呼吸迟缓而不整,痉挛,最后麻痹而死亡。解救方法:服蛋清或面糊,果汁或稀醋。对症治疗:痉挛时给解痉剂,针刺人中、合谷、涌泉;出现麻痹则给兴奋剂。民间验方用:一.醋一至二两,加姜汁少许,内服或冷漱;二.生姜一两,防风二两,甘草五饯,用四碗清水煎成二碗,先含漱一半,后内服一半。”
, 百拇医药
【生药材鉴定】:干燥块茎呈圆球形、半圆球形或偏斜状,直径0.8~2厘米。表面白色,或浅黄色,未去净的外皮呈黄色斑点。上端多圆平,中心有凹陷的黄棕色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须根痕,下面钝圆而光滑。质坚实,致密。纵切面呈肾脏形,洁白,粉性充足;质老或干燥过程不适宜者呈灰白色或显黄色纹。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主产四川、湖北、安徽、江苏、河南、浙江等地;以四川产量大、质量好。除上述品种外,尚有同属植物掌叶半夏 Pinellia peda-tisecta Schott 的块茎,在江苏、河南、河北、山西等地亦作半夏使用。与半夏的主要区别点为:掌叶半夏的块茎较大,通常直径3~4厘米;叶片掌状,有小叶9~11枚。参见“掌叶半夏”条。显微鉴定: 粉末:淡黄白色。①淀粉粒单粒类球形,直径4-3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三叉状或星状,大粒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由2-8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众多,成束存在于椭圆形粘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纤细长20-144μm。此外,有螺纹、环纹导管,非木化或木化。
, http://www.100md.com
【中药化学成分】:块茎含挥发油、少量脂肪(其脂肪酸约34%为固体酸、66%为液体酸、淀粉、烟碱、粘液质、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B一氨基丁酸等氮基酸、B一谷甾醇、胆碱、B一谷甾醇一B一D一葡萄糖甙、3,4一二羟基苯甲醛,又含药理作用与毒芹碱(Coniine)及烟碱相似的生物碱、类似原白头翁素(Protoanemonin)刺激皮肤的物质。嫩芽含尿黑酸(Homogentisic acid)及其甙。未发现有镇吐作用的第三胺生物碱;尚含高龙胆酸(homogentisic acid)、草酸钾等无机盐和天冬氨酸、谷氨酸、精氨酸、β-与γ-氨基丁酸、半乳糖、粘液质、少量挥发油、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三萜类化合物、原儿茶酸等;还分离出一种结晶性蛋白质为半夏蛋白Ⅰ(pinellin)[1,2]。关于半夏的辛辣刺激性物质,普认为是草酸钾晶体和高龙胆酸,现认为是原儿茶醛,原儿茶醛可与许多金属盐类形成络合物;关夏炮制中以明矾解除辛辣刺激性物质,可能与之有关。
【中药化学鉴定】:(1)取本品50%乙醇温浸液,适当浓缩后,进行以下试验:①滤液加0.2%茚三酮试剂,煮沸数分钟,溶液显蓝紫色。②取滤液点于圆形滤纸上,以甲醇展开,喷0.2%茚三酮试剂,80℃烘数分钟,显蓝紫色斑点。(检查氨基酸)(2)薄层层析:取本品石油醚冷浸液点样于硅胶G薄层板上,用氯仿-甲醇(9.5:0.5)展开,10%磷钼酸乙醇液显色,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在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有灰蓝色斑点,其余斑点亦均显灰蓝色。,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