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保健 > 食疗药膳 > 食物大全 > 瓜菜类 > 丝瓜
编号:162851
丝瓜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丝瓜

    【拼 音】:SIGUA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或霜后干枯的老熟果实(天骷髅)。

    【功 效】:清热解毒

    【主 治】:治热病身热烦渴,痰喘咳嗽,肠风痔漏,崩带;血淋,疔疮,乳汁不通,痈肿。

    【性味归经】:甘,凉。①《纲目》:“甘,平,无毒。”②《本经逢原》:“甘,寒,无毒。”③《医林纂要》:“甘咸,寒。”入肝、胃经。①《得配本草》:“入手太阴经。”②《本草求真》:“入经络,兼入肠、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2~4两);或烧灰研末。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用药忌宜】:①《滇南本草》:“不宜多食,损命门相火,令人倒阳不举。” ②《本经逢原》:“丝瓜嫩者寒滑,多食泻人。”

    【别 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瓜(《普济方》)、鱼鰦(《奇效良方》)、天吊瓜、纯阳瓜、倒阳菜(《滇南本草》)、天络丝(《医学正传》)、天罗布瓜(《妇人良方补遗》)、虞刺、洗锅罗瓜(《纲目》)、夭罗絮(《群芳谱》)、纺线(《医林纂要》)、菜瓜(《植物名汇》)、水瓜(《岭南采药录》)、缣瓜(《中国药植志》)、絮瓜、砌瓜(《广州植物志》)、坭瓜(《广西中兽医药植》)

    【药用部位】:以上两种植物的根(丝瓜根)、茎(丝瓜藤)、茎中汁(天萝水)、叶(丝瓜叶)、花(丝瓜花)、瓜蒂(丝瓜蒂)、果皮(丝瓜皮)、老瓜内的纤维(丝瓜络)及种子(丝瓜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丝瓜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粤丝瓜栽培于广东及广西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嫩丝瓜于夏、秋间采摘。老丝瓜(天骷髅)须于秋后采收。

    【拉丁名】:原植物丝瓜 Luffa cylindrica(L.) Roem.粤丝瓜 Luffa acutangula Roxb.

    【考 证】:出自《滇南本草》《纲目》:“丝瓜,唐宋以前无闻,今南北皆有之,以为常蔬。二月下种,生苗引蔓延树竹,或作棚架。其叶大如蜀葵而多丫尖,有细毛刺,取汁,可染绿。其茎有棱,六,七月开黄花,五出,微似胡瓜花,蕊瓣俱黄。其瓜大寸许,长一、二尺,甚则三、四尺,深绿色,有皱点,瓜头如鳖首。嫩时去皮,可烹可曝,点茶充蔬。老则大如杵,筋络缠纽如织成,经霜乃枯,惟可藉?履,涤釜器,故村人呼为洗锅罗瓜。内有隔,子在隔中,状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叶卷须,皆可食也。”

    【中药化学成分】:丝瓜的果实含皂甙、丝瓜苦味质(Luffein)、多量粘液与瓜氨酸(Citrulline)。籽苗含葫芦素 (Cucurbitacin)。丝瓜的汁液含皂甙、粘液、木聚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C、 B。粤丝瓜全植物有杀昆虫作用。果实对鱼毒性很大,未发现有鱼藤酮(Rotenone),但含有氢氰酸。,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