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河豚
【拼 音】:HETUN
【来 源】:为魨科动物弓斑东方魨、虫纹东方魨、暗色东方魨的肉。
【功 效】:补脾、强筋壮骨、杀虫。
【主 治】:治脾虚、腰痛、胃脘痛、中气不足。
【性味归经】:甘,温,有毒。①《食疗本草》:“有毒。”②《日华子本草》:“凉,有毒。”③《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本品剧毒,经特殊加工后做食用。
【用药忌宜】:患疮、疥、脚气者忌服。”《本经逢原》:“其毒入肝助火,莫有甚于此者,患痈疡脚气人切不可食。”
, 百拇医药
【药物配伍】:品汇精要》:“反荆芥。燕尾者杀人。去睛并脊血。忌梁上挂尘。”《纲目》:“煮忌煤落中。与荆芥、菊花、桔梗、甘草、附子、乌头相反。宜荻笋、萎蒿、菘菜。畏橄榄、甘蔗、芦根、粪汁。”“按陶九成《辍耕录》,凡食河豚,一日内不可服汤药,恐犯荆芥,二物大相反。亦恶乌头、附子之属。又按《物类相感志》言,凡煮河豚,用荆芥同煮五、七沸,换水则无毒。二说似相反,得非河豚之毒入于荆芥耶。
【别 名】:赤鲑、FEI鱼(《山海经》)、鯸鮧鱼(《金匮要略》)、鯸鲐(《吴都赋》)、鲑鱼(《山海经》)郭璞传)、鹕夷鱼、嗔鱼、規鱼(《本草拾遗》)、為鱼、吹肚鱼、鹕鮧(《日华子本草》)、河魨鱼(《日用本草》)、气泡鱼(《纲目》)、胡夷鱼(《纲目拾遗》)
【药用部位】:以上动物的眼睛(河豚目)、卵(河豚子)、肝油(河豚鱼肝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弓斑东方魨 分布我国沿海及珠江、长江、辽河等河内。②虫纹东方魨 分布我国沿海。③暗色东方魨 分布我国东海和黄海。
, 百拇医药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沿海地区,全年可以捕获。内地则以春、夏为主。煮食外,亦可腌制成干。煮食河豚,须除去内脏、生殖腺、两目,洗净血液,刮去表面粘液或剥去外皮,并宜烹煮较长时间,以防中毒。
【拉丁名】:①弓斑东方魨 Fugu ocellatus (Osbeck)②虫纹东方魨 Fugu vermic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③暗色东方魨 Fugu obscurus (Abe)
【炮制方法】:“河豚子必不可食,曾以水浸之,一夜大如芡实也。世传中其毒者,以至宝丹或橄榄及龙脑浸水皆可解。复得一方,惟以槐花微炒,与干胭脂等分同捣粉,水调灌之。”《本草求原》:“河豚,海中者大毒,江中者次之,淡水中者又次之(散子必入淡水,得咸则肥,得淡则瘦,其毒渐泄也)。有二种:背淡青黑、腹白无斑者可食,颇暖中,但助湿发毒,动风,患脚气痈疽忌之;若有赤黄斑、赤嘴赤翅者,大毒杀人。制食,须去子及嘴、目,与脊中肝内恶血,并周身脂膜,以滚盐水泡去涎。煮、忌煤火及煤落入。”
, http://www.100md.com
【考 证】:出自《日华子本草》;”《纲目》:“河豚,今吴、越最多。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背色青白,有黄缕纹,无鳞、无鳃、无胆,腹下白而不光,率以三头相从为一部。彼人春月甚珍贵之,尤重其腹腴,呼为西施乳。”
【中药化学成分】:河豚肉每100克含水分79.8克,粗蛋白质18.7克,粗脂肪0.26克,灰分1,2克。又含维生素 B1 20 微克,B2 100微克。河豚的毒性物质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或 Spheroi-dine)和河豚酸(Tctrodonic acid)等。河豚的种类颇多,体内大都含有不同量的有毒成分,无毒者极少;不同的种类及不同的组织器官,其毒性的强弱亦有差异,以卵巢及肝脏的毒素为最多,肠及皮肤次之,肉则几乎无毒,即使具有猛毒的河豚,其肉中所含毒素亦甚少。冬春之间,为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味最美,但体中的毒素亦最多。, 百拇医药
【拼 音】:HETUN
【来 源】:为魨科动物弓斑东方魨、虫纹东方魨、暗色东方魨的肉。
【功 效】:补脾、强筋壮骨、杀虫。
【主 治】:治脾虚、腰痛、胃脘痛、中气不足。
【性味归经】:甘,温,有毒。①《食疗本草》:“有毒。”②《日华子本草》:“凉,有毒。”③《开宝本草》:“味甘,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本草撮要》:“入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本品剧毒,经特殊加工后做食用。
【用药忌宜】:患疮、疥、脚气者忌服。”《本经逢原》:“其毒入肝助火,莫有甚于此者,患痈疡脚气人切不可食。”
, 百拇医药
【药物配伍】:品汇精要》:“反荆芥。燕尾者杀人。去睛并脊血。忌梁上挂尘。”《纲目》:“煮忌煤落中。与荆芥、菊花、桔梗、甘草、附子、乌头相反。宜荻笋、萎蒿、菘菜。畏橄榄、甘蔗、芦根、粪汁。”“按陶九成《辍耕录》,凡食河豚,一日内不可服汤药,恐犯荆芥,二物大相反。亦恶乌头、附子之属。又按《物类相感志》言,凡煮河豚,用荆芥同煮五、七沸,换水则无毒。二说似相反,得非河豚之毒入于荆芥耶。
【别 名】:赤鲑、FEI鱼(《山海经》)、鯸鮧鱼(《金匮要略》)、鯸鲐(《吴都赋》)、鲑鱼(《山海经》)郭璞传)、鹕夷鱼、嗔鱼、規鱼(《本草拾遗》)、為鱼、吹肚鱼、鹕鮧(《日华子本草》)、河魨鱼(《日用本草》)、气泡鱼(《纲目》)、胡夷鱼(《纲目拾遗》)
【药用部位】:以上动物的眼睛(河豚目)、卵(河豚子)、肝油(河豚鱼肝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动植物资源分布】:①弓斑东方魨 分布我国沿海及珠江、长江、辽河等河内。②虫纹东方魨 分布我国沿海。③暗色东方魨 分布我国东海和黄海。
, 百拇医药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沿海地区,全年可以捕获。内地则以春、夏为主。煮食外,亦可腌制成干。煮食河豚,须除去内脏、生殖腺、两目,洗净血液,刮去表面粘液或剥去外皮,并宜烹煮较长时间,以防中毒。
【拉丁名】:①弓斑东方魨 Fugu ocellatus (Osbeck)②虫纹东方魨 Fugu vermicularis (Temminck & Schlegel)③暗色东方魨 Fugu obscurus (Abe)
【炮制方法】:“河豚子必不可食,曾以水浸之,一夜大如芡实也。世传中其毒者,以至宝丹或橄榄及龙脑浸水皆可解。复得一方,惟以槐花微炒,与干胭脂等分同捣粉,水调灌之。”《本草求原》:“河豚,海中者大毒,江中者次之,淡水中者又次之(散子必入淡水,得咸则肥,得淡则瘦,其毒渐泄也)。有二种:背淡青黑、腹白无斑者可食,颇暖中,但助湿发毒,动风,患脚气痈疽忌之;若有赤黄斑、赤嘴赤翅者,大毒杀人。制食,须去子及嘴、目,与脊中肝内恶血,并周身脂膜,以滚盐水泡去涎。煮、忌煤火及煤落入。”
, http://www.100md.com
【考 证】:出自《日华子本草》;”《纲目》:“河豚,今吴、越最多。状如蝌蚪,大者尺余,背色青白,有黄缕纹,无鳞、无鳃、无胆,腹下白而不光,率以三头相从为一部。彼人春月甚珍贵之,尤重其腹腴,呼为西施乳。”
【中药化学成分】:河豚肉每100克含水分79.8克,粗蛋白质18.7克,粗脂肪0.26克,灰分1,2克。又含维生素 B1 20 微克,B2 100微克。河豚的毒性物质为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或 Spheroi-dine)和河豚酸(Tctrodonic acid)等。河豚的种类颇多,体内大都含有不同量的有毒成分,无毒者极少;不同的种类及不同的组织器官,其毒性的强弱亦有差异,以卵巢及肝脏的毒素为最多,肠及皮肤次之,肉则几乎无毒,即使具有猛毒的河豚,其肉中所含毒素亦甚少。冬春之间,为河豚的产卵期,此时其肉味最美,但体中的毒素亦最多。,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