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蚕
http://www.100md.com
神农网
【药 名】:地蚕
【拼 音】:DIC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或全草。
【功 效】: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主 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①《饮膳正要》:“甘,平,无毒。”②《贵州草药》:“性平,味甘微辛。”归肺,肝,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0.5~1两,根1~2两;浸酒或焙干研未。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别 名】:地蚕(《日用本草》)、甘露子、滴露(《饮膳正要》)、甘露儿(《救荒本草》)、土蛹(《余冬录》)、宝塔菜(《中国植物图鉴》)、蜗儿菜(《江苏植药志》)、土虫草(《陆川本草》)、地牯牛草、地纽(《贵州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拉丁名】:Stachys sie-boldii Miq.
【考 证】:出自《本草会编》①《救荒本草》:“甘露儿,人家园圃中多栽。叶似地瓜儿,叶甚阔,多有毛涩,其叶对节而生,色微淡绿,又似薄荷叶,亦宽而皱。开红紫花。其根呼为甘露儿,形如小指,而纹节甚稠,皮色?白”。②汪颖《食物本草》:“地蚕,生郊野麦地中。叶如薄荷,少狭而尖,纹微皱,欠光泽。根白色,状如蚕,即今甘露子也。四月采根,水满和盐为菜,茹之。”③《纲目》:“草石蚕,荆、湘、江、淮以南野中有之,人亦栽莳。二月生苗,长者近尺,方茎对节,狭叶有齿,并如鸡苏,但叶皱有毛耳。四月开小花成穗,一如紫苏花穗,结子如荆芥子。其根连珠状如老蚕,五月掘根,蒸煮食之。味如百合,或以萝卜卤及盐葅水收之则不黑。亦可酱渍、蜜藏,既可为菜,又可充果。陈藏器言石蚕叶似卷柏者,与此不同也。”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水苏碱(Stachydrine)、胆碱(Choline)、水苏糖(Stachyose)。, http://www.100md.com
【拼 音】:DICAN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唇形科植物草石蚕的块茎或全草。
【功 效】:解表清肺,利湿解毒,补虚健脾。
【主 治】:治风热感冒,虚劳咳嗽,小儿疳积。
【性味归经】:①《饮膳正要》:“甘,平,无毒。”②《贵州草药》:“性平,味甘微辛。”归肺,肝,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全草0.5~1两,根1~2两;浸酒或焙干研未。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别 名】:地蚕(《日用本草》)、甘露子、滴露(《饮膳正要》)、甘露儿(《救荒本草》)、土蛹(《余冬录》)、宝塔菜(《中国植物图鉴》)、蜗儿菜(《江苏植药志》)、土虫草(《陆川本草》)、地牯牛草、地纽(《贵州草药》)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浙江等地。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春、秋采收。挖取块茎,洗净,晒干。
【拉丁名】:Stachys sie-boldii Miq.
【考 证】:出自《本草会编》①《救荒本草》:“甘露儿,人家园圃中多栽。叶似地瓜儿,叶甚阔,多有毛涩,其叶对节而生,色微淡绿,又似薄荷叶,亦宽而皱。开红紫花。其根呼为甘露儿,形如小指,而纹节甚稠,皮色?白”。②汪颖《食物本草》:“地蚕,生郊野麦地中。叶如薄荷,少狭而尖,纹微皱,欠光泽。根白色,状如蚕,即今甘露子也。四月采根,水满和盐为菜,茹之。”③《纲目》:“草石蚕,荆、湘、江、淮以南野中有之,人亦栽莳。二月生苗,长者近尺,方茎对节,狭叶有齿,并如鸡苏,但叶皱有毛耳。四月开小花成穗,一如紫苏花穗,结子如荆芥子。其根连珠状如老蚕,五月掘根,蒸煮食之。味如百合,或以萝卜卤及盐葅水收之则不黑。亦可酱渍、蜜藏,既可为菜,又可充果。陈藏器言石蚕叶似卷柏者,与此不同也。”
【中药化学成分】:全草含水苏碱(Stachydrine)、胆碱(Choline)、水苏糖(Stachyose)。, http://www.100md.com